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史之歌第80章:宋、辽、夏、金、元时期经济概述(上)

(2022-05-15 21:58:48)
标签:

杂谈

分类: 古史之歌
  宋辽夏金元时期,皆视农业为国基;正史多记宋朝事,我今略把辽国述:当年大辽统治者,收购耕牛赐贫民,鼓励贫民重农桑,免除赋税大垦荒;农业生产大发展,辽河地区成粮仓;户口达到数十万,耕垦良田千余里,大辽国富又民强,丰衣足食喜洋洋。
说完大辽说西夏,西夏当年也不赖; 西夏政权建立后,亦视农业极重要,河西走廊与河套,灌溉系统配齐了,有水灌溉广种粮,耕作方法学中原,所以当年大夏国,百姓很少愁粮缺。
讲罢西夏说大金,大金当年有能人,金廷进入中原后,多迁汉族去东北,充实户口奖开荒,东北农田盛产粮;南阳县令李囯瑞,推广水田种水稻,水田超过四百顷,有官奏知金宣宗,宣宗下旨大褒奖,连升两级殊荣享;以其事迹树典型,要求官吏皆效仿。
到了大元元世祖,大司农司朝中设,相当近代农业部,农业水利负专责;「农桑辑要」颁全囯,农业科技推广开,粮食作物品种増,棉花种植遍南方;五谷丰登不缺粮,更有棉布制衣裳。
元朝人口繁衍快,曾经超过八千万,农村建立新基层,村社制度曾实行;五十农户为一社,选的社长懂农业;田旁竖碑属谁家,以便社长作检查。
元初重视修水利,南北运河保通畅;疏浚三关淀山湖,关中泾水修大渠,有水灌溉保丰收,元代国庫赋税增。棉花种植很普遍,衣服材料大改变,棉纺织业兴起来,功劳首推黄道婆。
道婆曾做童养媳,不堪虐待逃异地,海南黎族接受她,学会织布纺棉花;道婆天资极聪明,改进技术产量增;后来道婆返故乡,乌泥泾镇属松江,此地即今上海市,道婆精心传技术,既造弹花纺织具,又传错纱配色技,织出被面人人夸,折枝团凤美如画,乡民受教竞相为,棉纺技术广流传,道婆死后人怀念,建祠松江年年祭。
苏杭丝织更出名,手工作坊遍两城;绫罗绸缎品种多,皇室官员作衣着,丝绸之路继续行,中外贸易仍盛兴。
宋辽夏金与元朝,手工工业都盛行,辽囯制铁水平高,铁甲马蹬手工造;西夏冶铁更先进,竖式风箱普遍用;安西榆林夏墓中,壁画绘有「打铁图」;竖式风箱在鼓风,揮锤锻打两铁工,首见古代打铁景,此画至今仍保存。
金囯冶矿具规模,冶铁遗迹阿城多,五十余处被发现,可见当年产铁多。
辽国丝绸品种多,辽民并非只放牧,后人发现辽墓中,刻丝夹被色如金;绚丽图案夺人目,色彩鲜艳仍似新。
西夏手工毛纺业,善于织造驼毛毡,「马可波罗游记」中,西夏都城记见闻:夸赞毛毡品质好,最良毡毯销世上。
五大瓷都北宋建,最著要算景德镇,南宋元朝皆继承,景德制瓷之中心;河北曲阳建定窑,主要是把白瓷烧,饰有印花与刻花,瓷质洁白品位高;河南汝州建汝窑,宫廷用瓷此窑烧,瓷胎极薄却坚细,青中带蓝釉色现;浙江龙泉建哥窑,所产青瓷品质高,河南开封建官窑,瓷器专为皇宫烧;粉青粙色为上品,淡白不及粉青好;河南禹州建钧窑,青中带红曰钧红,古瓷如若留至今,收藏价值已连城。
古瓷也有鉴别法,遇到古瓷要鉴宝:辽国之瓷有特征,鸡冠壶与凤首瓶,以利骑马携带它,沽酒盛水馳黄沙;金国耀州产青瓷,胎釉粗厚殊别瓷,花纹图案绘其上,简洁明快不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