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九七九年时,宋灭北汉又征辽;宋軍直抵幽州南,四面围攻炮声隆;太宗亲自来督战,顺州蓟州皆降宋;两軍大战高梁河,大败辽将耶律沙;宋軍即将获全胜,耶律休哥率兵至、横击宋軍大反攻,宋軍死伤万余人;太宗败走涿州城,辽兵追击不放松;太宗驴車逃性命,軍械财宝沿途扔,辽軍夺取忘追赶,太宗保命回汴京。
公元九八0年时,辽兵十万侵雁门,宋将杨业抗辽兵,惊天动地泣鬼神:杨业带领七个崽,父子上陣逞英雄;部下虽只数百骑,个个拼命向前冲,如同猛虎入狼群,辽兵胆战又心惊,从此辽将遇楊业,偃旗息鼓便收兵,时称杨业杨无敌,尊称他为楊令公。
公元九八二年时,辽囯景帝圣驾崩,耶律隆绪即帝位,年方十二一孩童;其母萧氏乃摄政,太宗乘机伐辽京。辽軍奋力来抵抗,太宗再次退了兵。
公元九八六年时,雍熈北伐真行动,曹彬米信田重进,各率大軍攻辽京;另有潘美楊继业,引兵间道出雁门,楊业作战极英勇,连克寰朔与应云,曹彬攻占涿州后,粮草不济难前进,如是退兵保雄州,闻知潘楊立大功,部众议论以为耻,再赴涿州攻辽兵。
当时天气极炎热,缺粮缺水失軍心,辽囯圣宗率兵来,宋軍不敌再退兵;辽兵乘势大反攻,宋軍兵败如山崩;曹彬败归太宗惊,急令田軍屯定州,又令潘楊二将军,速迁应云朔寰民,潘美楊业作护卫,四州百姓回河东。
辽箫太后夺寰州,楊业心中似火焚,四州百姓沿途哭,拖儿带女慢吞吞,平安护送最要紧,楊业全力保安宁;监軍王侁不谙軍,反斥楊业惧辽兵。
楊业负气乃出战,以死报囯岂贪生!主帅潘美把计定,陈家谷口设伏兵,楊业诱敌至谷内,伏兵四出击辽軍。
楊业领兵与辽战,苦打苦拼至黄昏,且战且退将敌诱,将敌诱至伏圈中;谁知王侁是饭桶,一见辽兵就心惊,领兵退出陈家谷,狼狈而逃怕丧生。
楊业进入陈家谷,谷中空空无宋兵,楊业心中极悲愤,返身再战大辽兵;辽兵涌来攻势猛,杨业一兵敌十人,儿子延玉陣中死,杨业受伤数十处,眼看此战难脱身,洒泪而对部下言:尔等父母与妻子,依门而望盼尔归,今日身陷此绝境,吾是主将应舍身,尔等夺路去逃生,不必无谓作牺牲!也给宋皇报个信,杨业来生再尽忠。部下闻言皆感动,团团围护杨将軍,奋力拼杀大辽軍,全部死在战斗中。楊业揮动金刀砍,终因力尽被生擒;辽帝爱杨最勇猛,不杀治伤诱其降,杨业水米不入口,獄中绝食终丧生。
楊业原名楊宗贵,北汉并州太原人,先是北汉一名将,赐名继业曾立功;宋灭北汉劝其降,以诚相待动真情,杨业感恩乃降宋,宋皇重用仍带兵;潘美帐下听差遣,多次为宋立大功;此回身陷绝境死,朝野震动愤不平,太宗揮泪哭良将,朝北设祭悼英魂;潘美削去三虚职,王侁仅仅被除名,正史记录楊业事,忠烈英武一将軍。
后世怀念爱国者,将其事迹编小说,著作一本「杨家将」,民间流传极深广,夸赞金刀楊令公,顶天立地一英雄,愿与士卒同艰苦,士卒皆肯奋战死;杨业之子楊延眧,宋史亦有其专传:长期驻守保定城,对辽作战极英勇,保定有座高阳关,延昭据守成要冲,此关距离三关近,辽国不敢来侵宋,延眧是业第六子,故此称为楊六郎。
「杨家将」传是小说,确与正史有区别:误囯之徒是王侁,民间误会是潘美,潘美换名潘仁美,成了奸贼与恶鬼;杨家一门皆忠烈,许多故事是传说:楊业七子三战死,四郎被俘曾探母,铁镜公主是辽人,愿与四郎配成婚;五郎出家少林寺,七郎仁美箭下死,杨门出个杨宗保,十二寡妇征西夏,百岁挂帅佘太君,柴郡主配杨延昭;宗保之妻穆桂芵,乃是巾帼女英雄,更有孟良与焦赞,令公帐下两將軍,陕西有个孟良崮,孟良曾经驻过兵;义仆杨洪是典范,满头银发还从軍,烧火丫头杨排风,善使一条拨火棍,前方求援她领兵,冲锋陷阵败敌軍,一门忠烈天波府,动人故事传后世。
杨家保宗有大功,不畏敌人畏奸臣,好在有个八贤王,敢于庇护杨家将,此人本是匡胤子,将其帝位让叔父,光义登基赐金简,朝政由他作监护;杨家有难便求他,得以保全天波府;冠准亦护杨家将,冦准背靴舞台唱,冦准确是真宗相,忠君爱囯有名望,这些正史无记录,宋史只记杨文广,文广乃是六郎子,曾经率兵抗西夏,后来镇守高阳关,协助延昭抗大辽;小说写他宗保子,三代变成四代事;小说可以用虚构,读史还得看正史。
宋辽之间战争频,受苦还是百姓们,如今囘头看历史,中华人斗中华人,一门忠烈楊家将,只是汉族之英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