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七爷揮伞赛龙舟
新屋内哭声惊天地(上)
肖佐人带着树人、威人、玲云、筱云、小胖几个到华石去看龙船,毛弟、大毛也闹着要去,可他们不到五岁,佐人不敢带,左劝右劝,答应带桃子给他们吃,毛弟、大毛泪眼巴沙止了步。
肖佐人一行人走到涓河边的大路上,大路上人来人往,看到这穿着有点象城里细伢子模样的六个孩子,大都投过来妒忌羡慕的眼光。肖佐人怕弟妹走失,由在华石四高读书的树人带头,威人、玲云、筱云、小胖在中间,肖佐人断后,一再嘱咐要一个一个紧紧跟着不准乱跑掉队。
肖佐人并没觉察路人的目光,一则年幼无知,二则震耳的龙船鼓响己经让他沉浸在欢乐之中了。
从油埠到华石上七下八只有十五华里长的涓河两岸,共有八条龙舟:油铺街两岸各一条,黑龙潭两岸各一条,老龙庙两岸各一条,华石街两岸各一条。
龙舟、龙灯、狮子都由当地的狮龙会管,黑龙潭西岸的会首是嶽三太爷,东岸的会首是峙东九爷;如今东九爷死了,由顺仁统当新会首;嶽三太爷六个儿子分了家,心情不好,自愿让贤,一时无人接任,因此黑龙潭西岸的龙船鼓时响时仃;黑龙潭东岸鼓点要齐整些,但没有对手,劲头也不足。
黑龙潭两岸赛龙舟最出名的那次是民国三十五年端午,当年肖家新屋的肖峙南调任会同县长,赴任之前回家探母,并要征得母亲与当家大哥的同意,带妻子去会同赴任,正撞上端午节赛龙舟,肖峙南撐把青官布洋伞,和峙东九也到码头上看儿时看过的黑龙潭赛龙舟;嶽三太爷、峙梅几兄弟也到了码头上。
涓河里赛龙舟必须在筒車坝上坝进行,黑龙潭东岸峙东九为会首的龙舟先上了楊树湾筒車坝,黑龙潭西岸嶽三太爷为会首的龙舟隨后才上了坝;没等龙头并齐,潭东龙舟上锣鼓手泥秀才一声“啊哈!”便擂起了赛水锣鼓:“咚咚哐!咚咚哐!”抢了个先发制人;潭西龙舟虽尽力追赶,到了延化桥还差丈把远;泥秀才鼓声一仃,桡片手一齐高举桡片,高呼:“赢哒!啊呵!”潭西龙舟上的人自然不服气,仅管嶽三太爷与峙东九爷是嫡亲叔侄,划龙舟的是同族肖姓人,却互不相让,差点大打出手。
肖峙南看得明白,对身旁的嶽三太爷和东九爷道:“这不公平,比赛要在同一起点开始,要规定明确的终点结束,谁先划到终点才算蠃!”
嶽三太爷道:“贤侄说得对,应该如此,我看你就作个安排,再赛一次水吧!”
肖峙南排行亨七,人称南七爷,南七爷收了洋布伞,躬身对嶽山太爷道:"遵命!"这时两条龙舟上的人对骂累了,仃桡不划,龙舟顺水漂到码头边,南七爷放开嗓子大声道:"乡亲们,我们黑龙潭两岸都是肖家子孙,是一家人!"人们听出是要去当县太爷的肖峙南在讲话,都静静的听,南七爷接着道:"龙舟赛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是为了提高我们在江河里划船救死扶伤的本领,又是一种娱乐!赛就要有规矩,在同一起点开始,到同一终点结束!"
"对!对!对!"龙舟上有人大喊。
南七爷道:"我主张以楊树湾筒車坝为起点,两条船船尾都靠在石坝上,"肖峙南举起手中洋伞接着道:“靠好以后,我把洋伞在空中揮笫一次叫预备,大家作好准备;揮动第二次叫开始,大家就动桡片划。”
"那终点呢?"有人大声问。南七爷看到身边有个老人挑两筐青中带红尖的桃子,便跟老人买下来,举起一筐笑道:"终点定在延化桥,我把这筐桃挂在桥洞中央,谁先抢到这筐桃为赢家!"
两条龙舟上的桡手不约而同,高举桡片大呼:"好啊!就各样搞!"于是举桡划动龙舟到楊树湾筒車坝去。
南七爷对东九爷和峙梅道:“有劳两位到筒車坝去作监督员行不?”两人笑道:“谨遵县太爷之令!”
肖峙南笑道:“你们意见一致,就高举右手,我才发预备信号!”东九爷、峙莓笑着走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