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龙再发放联珠炮
走在第二的大个子叫龙再发,十五、六岁,穿的是兰土布便装,脚上一双青土布布鞋,一只用黄栀子染黄的新土布书包甩在背上,他是华石乡银丰保龙承祖的独子。
清末民初时,龙承祖的祖父家境殷实,是银丰保的土财主,只因惹上了鸦片烟毒,把家里弄得一贫如洗;龙承祖的父亲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少爷变成有了上顿没有下顿的闲汉,常跟在乡绅后面捞点南粉脚子,却仍摆少爷的架子,人们便叫他龙格眼。
龙格眼年轻时讨了个好老婆,先后生下龙承祖与龙武闯两个兒子;龙格眼死后,两个儿子分家各奔前程;龙承祖租种几亩水田,娶了个黄脸婆,生了个儿子,取名龙再发,希望龙家再次发达;只因家贫,龙姓又没办族校,龙再发连小学也没唸;十五岁了会成光眼瞎子,龙承祖一咬牙,借债将再发送到峙英私塾。
龙再发读的是「杂货铺店」,常常放开叫鹅公嗓子唱读:”油盐京醤,豆豉胡椒;南粉金针,闽笋木耳......“就象放联珠炮似的,学童们便叫他龙大炮。
走在末尾的是肖佐人,十三、四岁,穿一身土纱人字呢学生装,脚上是双青洋布布鞋,背一个土纱蚂蚁子布做的书包;比龙再发矮一头,比尤义宙粗壮结实。
肖佐人是华石乡肖家庄有名人物肖峙南的儿子,肖峙南有四兄弟,都己娶妻生皃育女;因老母健在,继承肖姓传统,保持一个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全家三十余口共同生活。
肖峙南曾就读于湖南大学机械系,他的二哥肖峙西同年考上湖大土木系,其父在世时为维持这个大家庭,培养两个大学生,在祖传六十亩水田里逐年追加佃银,以至所收佃银接近水田巿值,佃户成了六十亩水田的真正主人,已无粒租可收,靠佃耕公田四十亩维持生活;因为死要面子,且期望儿子成才后,赚钱退还佃银,收回祖业,故保持一个烂冬瓜形的空架子,不与佃户写契;当年佃户并不负担向政府交田赋,田赋由东家负责,所以佃户长三爷兄弟并不催写田契过户。
肖峙南深知家境困窘,主动辍学,让峙西完成学业;肖峙南辍学后,相继当过教师,县民生工厂厂长,修过潭宝公路,洞庭围堤,被吸收加入国民党,当过县党部书记长,参议会议长,县长。
一九四八年弃官从教,经恩师张新廉举荐,在肖峙西任工务段长的柳州铁路工务段谋了一份工作;其弟峙北虽只高小毕业,却自学成才,早就当上了铁路某局会计;四兄弟三个在铁路上工作,将薪俸寄回大家庭;其父去世之后,一直由长兄肖峙东当家主事,维持这个家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