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牛鉴传》之牛鉴之墓

(2019-02-20 17:51:24)
标签:

转载

分类: 听雨轩
原文地址:《牛鉴传》之牛鉴之墓作者:冰洁
 牛府“九七”之后,黄恩彤约住河南、陕西、甘肃、江南六省门生中的体面人物,连同牛鉴的一伙罗女婿,避了武威地方的道、府、县,在牛府后院中书房坐地,叫牛怡谷和他两儿子端茶供水,直说是有些事情需要照知。那黄恩彤把茶碗子往下一点,大伙都端茶起来,知道要开场白了。黄恩彤呷口茶,在圈椅上挺直了臃肿的身子,说:“各位老哥,有坨子事情不得不拿出来商量。恩师虽说是过了九个七,算是怡谷尽孝,在京城地面,这等档次的丧,也恐怕是公侯才配做的。但到底恩师厝在小寺,入土为安那是快快要办的。只是,有大大的碍处,挡了孝子。一是恩师八字中岁月日纯午,又落在了时辰寅上长生,偏巧今年丙午,那是大犯了太岁的,所以,现在午未两月没得吉辰下葬,只好等到立秋了择吉,这段时间就得照样厝在寺里。”女婿们纷纷帮腔,都说是雍和宫国师择葬时,也这样说的。


    黄恩彤又说:“二是苦无上吉之地造茔。各位老哥都知道的,西北经济气象不大好,有那刁民贼寇,专打贵家墓葬的注意,所以,恩师的墓,哪怕违制,也断不敢入葬祖茔。”大伙都附和说,人人都有这顾虑。“但是,撵龙寻脉了几十次,凉州地界硬是缺好风水。”黄恩彤说:“上月请来了京师几班子风水,都是钦天监大人荐的。花费倒是其次,只是没点出一个穴。学生我也晓得些点穴之术,这凉州一般是巽龙走势,只好造巽三乾和坤三 艮的墓,其他绝对是不得气的穴坑。近点的,沿金塔河找脉,只有磨盘咀子和青咀子,还算有气象,然则,学生认为,此地銮头天星早耗泄了王气,明堂太窄,往后即使出人物,也是富而不贵。至于莲花子山,倒是有好脉,可惜上有塔给斩了。南山红番地界,纵有好穴,奈何太远。所以,寻穴不定,也是暂厝寺中的缘故。学生说句遭天遣的话,恩师丧事就此打住吧。”


    下面人又闹哄哄起来。黄恩彤点一下茶碗,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恩师下葬,只要点定了穴,那是断不能糟杂闲人参与的,只请满营兵一班子悄悄办了就可。还要花钱封口,暗中守墓,一代人下去,也就安全了。所以,我老黄认为,各位老哥还是快快还乡,宽恕招待不够。明天,怡谷贤弟做顿小菜,专门请打省外来的宾客。几天后,还办了邮车,有急走的人,那是最安全不过的。”大伙听了,分明有赶客的意思,心里都凄惶起来。


    牛怡谷领两儿子,不住地磕头。


     江西程增福接了话茬,说:“伯父所言极是。不满各位,我家也做得疑冢,好办法已暗暗说与怡谷哥哥了。就按我的注意,那是千万不出意外的。所以,各位就只管放心。但等立秋,有了好日子,下葬依策而行就是了。现在,各路亲谊聚在府上,难免人多眼杂。我的意思,就是最后做个小十七 ,在十七前一天,去寺里祭拜别丧,以后各走各路。若是有了下葬日子,邮书一封,各位可以邀祝,两取其便。”大伙听了纷纷附议说最妥帖。


    眼看牛怡谷捣米似地只管磕头号哭,牛鉴大女婿、前任河南中牟知县、现在京城丁忧候补的丁作林,下跪说:“各位亲谊,从天南地北来,虽是奔丧,然未领略塞上风光,实是丈翁府上遗憾。我等不孝婿十位,早就商量妥的,出了份子,预备得凉轿车三十辆,泣请各路亲谊赏面,劳顿去青海天湖宽心几日,然后,一径里就去崆峒山,好好叙个十头半月的,那时,该是立秋了,有了日子了,愿意回来铲土下葬的我等陪着来。实在有事的,离西安也不远了,脚程上轻松。”牛怡谷给他磕头,口中说:“何劳姐夫出钱,游资只管我出才是。”那黄恩彤难得一笑,拍掌说:“凉州地方习俗,丈翁辞世了,女婿那是要打滚耍泼的,叫啃脚巴骨,千般礼数,也拘不得傻女婿。我看啊,怡谷你就出脚巴骨钱,女婿出头引路,各位就去青海、崆峒帮他啃。”一房人捂嘴笑起来。


    凉州女人毕竟是善于御夫的,牛鉴大姑娘叫出了女婿,揪了个耳朵,拿老拳在他腰上顶,望着黄恩彤口里骂:“谁叫你胡说的?谁叫你胡说的。”中书房里的人再也忍笑不住,喷茶大笑起来。


    七月初十,牛府“小十七”,各地来的吊唁者知道是最后一天办祭,三个五个一伙,都把闲钱花到了送祭席、送冥器上,反倒是阵势赛过了出殡。一干队伍摆了几里长,直奔金塔寺。


    西配殿除了锁,大开着门,迎门是描了螭虎、望海楼子的大棺材,灵牌大书官讳字样,被扎球帛带束着。香烟缭绕,棺两侧爬满了孝子贤孙,顶着孝。请的是山西祁公子祁师曾主祭,黄恩彤扮副祭。那祁师曾意气奋发,高声唱名,宾客按齿序进殿,祝香,奠酒,献帛、爵、撰、珍馐,然后,烧纸,3叩9拜才礼成出门。那各地来人见是祁师曾主祭,万分纳闷,心下都看觑不起他,走的程式就格外敷衍马虎。


    晌午,各地来客按俗,换了祭席暂时当点心吃,也是议论纷纷的,夹几片青菜吃,剩下的,全叫纷涌而来的提筐子的老农们抢了个精光,你挤我骂的,寺里满当当的贫人,收了好丰富的“宴税。”黄恩彤、祁师曾和牛怡谷咕叽一会,放出话来,晚夕戌时大吉,牛府为报谢周围百姓,特放出流水席36桌,以金塔寺为中心,各分4乡,每乡9桌。另有粥汤施舍。消息一传,老百姓端的是你传我唤,欢呼跳跃而来。


    酉时,牛怡谷大开谢宴。因是丧期,置的是雅乐,在廊下设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圆、都昙、铜拔、贝等9种,素衣乐工12人 ,奏起《天竺》,曲调如梦似幻,直勾人魂。前后两院排满了八仙桌,宾客入席。


    牛怡谷先是跪进后院中书房,头顶了方盘,上面是宴单,请正炕上方坐的黄恩彤验单。黄恩彤接了过来,看了一遍,拿墨笔涂染了几十个,只说:“俗了,虽是满汉全席的瓤子,凉州地方毕竟不得要领。且按这个去端上来。”


    那个宴单上写着:
    四到奉:什锦头盒—个、粉果、燕麦、上汤片儿面每位—盆;
    四冷荤:乳牛肾球、酥姜皮蛋、酥炸鲤鱼、凤眼腰花;
    第三,四热荤:(染去)蟹黄鲜菇、玉簪出鸡、(染去);
    第四,四双拼:(染去)平菇拼猪腰、青瓜拼腰花、露笋拼鸡肉;
    第五 ,四大碗:一品官燕、(染去)、(染去)、金钱豹狸;
    第六,四中碗:虎扣龙藏、银针炒翅、凤尾大裙翅、(染去);
    第七,四小碗:炒梅花北鹿丝、红炉烘雪衣、干烧网鲍片、凤入竹林;
    第八,四烧烤:烧乳猪全体、如意鸡—对、冶尔巴—札、挂炉片皮鸭—对;
    第九,四座采:清蒸海鲜、广肚乳鸽、乌龙肘子、灯烧羊腿;
    第十,八咸点:母子鲜虾饺、鸡肉拉皮卷、云腿馅儿府、(染去)、鲜虾扒水饺、百花酿鱼肚、芙蓉鸡粒饺、酥炸鲈鱼条;
    第十一,八甜点:改瑰煎蛋糕、脆皮菠萝球、奶油灯香酥、莲子蓉方脯、得汁鸳鸯筒、芝麻凤凰卷、七彩冻香糕、水晶鲜奶冻;
    第十二,二甜菜:西瓜盅、雪冻杏仁豆腐;
    第十三,—面:(染去);
    第十四,—干饭:(染去);
   第十五,—稀饭:醪糟粥(打了?);
   第十六,四饭菜:(染去)、(染去)、咸鱼、炒菜
   第十七,—汤:草菇蛋花汤(染去,又打圈恢复);
    第十八,四跟汤:(全部染去);


    因先是《天竺》在奏,那是佛音,牛府里虽开了宴,吃席的人都静悄悄地,倒是牛家十个女婿,宴前叫祁师曾一干人先给哄得半醉,现在都领了各自老婆,闹社火似地给客人劝酒,声嗓格外地大些。吃到第七道菜时,因张了灯火,看看是戌时了,乐工换上了《凉州》,那曲子好生红火,吃客才说笑起来,筷间稀里划拉声也不管不顾了。祁师曾陪河南客人,因侧坐了不痛快,也不爱动筷子,一个劲笑话凉州厨子不会做菜,听到这《凉州》,怔了一下,拍手说:“本色!驴日杵这菜弹奏得本色。”于是,河南人笑了起来。


    眼看吃到第十五道,是个醪糟,吃席的人都大笑起来,一个人说:“牛家真是头磕得起,揖做不起。”大伙又笑,看笑从何来时,却是祁师曾立在地上,端了一大盆醪糟,呱叽呱叽地大喝,直喊:“驴日杵的,这汤咋做的,太他驴日杵好。”一时间,牛府笑翻了天。


    合该乐极生悲,忽地惊天价跑进一伙家奴,高叫:“天大祸啊!了不得了,不得了了,金塔寺发大火了。”黄恩彤光脚跑了出来,吃席的也乱跑起来,在渠沿上,分明西南方向火光冲天,隐约有哭喊声。


    又有人喊:“了不得了,牛大爷吞鸦片烟寻死咧。”一帮人只好去救牛怡谷,院子里哭声一片。一帮人围住了黄恩彤,黄恩彤说:“赶紧快马去叫赏,凡有百姓救火者,活一灭,就赏。各位老弟兄,都换骡马跟我去。”但一时三刻,哪有这么多骡马,只去了三五十个人。


    等黄恩彤等人骑马赶到时,大雄宝殿的火才被救住,那停牛鉴棺材的西配殿,早烧成了一堆废墟。黄恩彤顿脚大哭,跟去的人也哭了起来。和尚们还在泼水,黄恩彤喊:“再不泼了,闲杂人等也不要近前。事已止此,谅恩师骨头也化了灰。与其救火,不如堆些香柴,索性烧个透。明天,我等收了恩师骨回灰,在祖茔搭灵去吧。”


    原来,起火全是那36桌流水席惹的祸。四乡八寨的穷百姓都抢来吃席,那些席咋能够?一时间就有打起架的,不知道咋的西配殿就起了火,仿佛鬼添了油似的,忽喇喇就烧了个梁塌墙倒。这下 救火的百姓,见来了官府的一群人,害怕祸攀到自己头上,早一声喊逃光了。放火者,那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没处捉。可惜牛鉴一世人物,竟落得个未葬先入火焰关的下场。


    这凶信,一夜间就传遍了凉州。以后,京师、省、道都发了恤文,凉州知府具了五百两官银,前往寺院资丧。牛鉴后人将这笔银子捐给了寺里,重修了西配殿。


    谁知牛鉴这档事,在光绪年间又被提了起来。


    话说光绪初年,山西出了一件奇事,曾到牛府吊孝的那位祁师曾给死了。他的儿子给他发丧,那也是山西算得上的大丧,也是借厝了山寺,府上大操大办,过了小“十七”。苦无日子下葬,四处点穴,乱挖乱填。忽一日,正和牛府恰巧相似,在操办谢宴时,停厝在山寺里的偏殿给发了一场大火。正好来了一场及时雨啊,也亏吃祁家流水席的人心齐,都舍了席,奋不顾身救火,才保住了半片殿,抬出了棺材。因见棺材冒烟,怕伤了尸骨,百姓就撬开了棺材,结果不看则已,一看吓了一跳,棺材里卧着一块石膏假人,死人不知道哪去了。


    那寺里有个和尚与方丈不和,就偷偷报了官,官府审问,大板之下放火者说:“死者早就埋葬了,这样做事,是东家从甘肃武威世家学来的,怕被不良之辈盗墓,不得不设计造了疑墓。”祁家后人为此弄巧成拙,陪了不少银子,还丢了大人。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