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魅力鹤山--我的家乡
(2017-01-04 23:20:22)
标签:
转载 |
分类: 乡土记忆 |
古老而美丽地大汶河从五岳之首的泰山蜿蜒西流,来到宁阳县西北的鹤山。她与这里独特的群山地貌完美结合,向世人铺展开一幅幅美丽地山水画卷。这里有广袤无垠的汶河湿地,是鹭鸟们栖息繁衍的乐园。有汶河南北两条干流围成的孤洲-中皋岛,其内密林广布,是天然氧吧。中皋岛西汶河两条干流交汇处,河面渐宽,形成了一个广数里,深数丈的小湖-琵琶湖。湖边西侧的小山叫琵琶山,又叫五鸡台,汶河西岸群山绵延起伏,如龙起舞,有“盘龙起舞弄玉带,雄鸡一唱五县醒”的诗歌描述。居于盘龙之首的叫皋山,翠柏苍劲,植被繁茂。皋山下坐落着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山东省优秀历史建筑“复圣祠”。西去百米为颜回后裔家族的茔地-顔林,其内古树参天,珍稀树木遮天蔽日。往南则是“峰峦秀举,势如飞鹤”的鹤山。群山之下平畴沃野,嘉禾如蓝,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
二 汶河湿地
这是一片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汶河湿地。大汶河就是从这里分为南北两条干流。由于千百年来水涌水退,潮起潮落,便形成了这里的地形地貌。沟壑坑塘遍布,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当我们来这里拍摄她的时候,已经是严冬季节,但从铺满湿地的枯萎的植物残迹来看,春夏秋三季,这里一定水草丰茂,生机盎然,是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蛙鸣鱼跃于水,鹭鸟飞翔于天,是众多动物们的乐园。一位垂钓者说,2007年秋天,他曾在这里钓起过一条足有十斤之重的大鱼。现在众多的鸟儿大多迁徙了,但从水边所留下的形态各异,大小不等,重复叠加的鸟蹄印可以看出这里的确是动物们繁衍栖息的天堂。据历史记载,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79年),鲁国在这里筑“蛇(yi)囿(you)渊,也就是鲁国国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园林。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透过时光隧道,可以想象,在两千五百年前,鲁国的国君带着他的王公大臣,到这里狩猎游乐,品尝美酒野味,乐师演奏着美丽的旋乐,舞女翩翩起舞,吟唱者对这里的赞美诗歌:在那幽远的水边,鸟儿的鸣叫响彻云天,声震原野。鱼儿们潜游在深渊,或游乐于水边。那是我快乐的家园,到处生长着名贵的树木,在它的下面落满了皮叶。这里山上的石头锋利无比,也可以磨制美丽的玉器。这首来自《《诗经》-《小雅..鹤鸣》的词章或许就是对这里美好景色的描述。历经2500年的沧桑,我们已经无法找到“蛇囿园”的遗迹。或许它已经被尘封于这一望无际的湿地里了?
三 汶河之洲――中皋岛
站在中皋岛西望,群山延绵起伏,宛若卧龙,大汶河沿山西流犹如一条玉带缠绕在山。真有“盘龙起舞弄玉带”的感觉。清代两广总督黄恩彤编撰的《宁阳县志》上,描绘过的“宁阳八大景”中,最具诗情画意的恐怕就是这“汶河玉带”吧。大汶河有着流水汤汤的恣肆与狂放,也有着婉约祥和与静谧。她如丝带般蜿蜒而去。缠绕在山的周围,山因河动,河因山秀,更看出景色的秀美宜人。
这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山,但它却有着一个美丽的名字-琵琶山。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更赋予了它特别的意义。旧时,按行政区划,宁阳、泰安、肥城、东平、汶上五县犬牙交错在它的周围。置身其上可揽五县风光。有“雄鸡一唱五县醒”的说法。故人们又叫它“五鸡台”。在山的南面半腰处,有一座石塔,呈四方形,为单层亭阁式建筑。自基至顶全用青石砌成,白石灰接合,非常坚固。塔身设一南门,门为方形,高1.6米。塔檐与塔顶融为一体。檐上用石板叠筑15层,成为攒尖方椎形塔顶,上置塔刹。石塔通高4.2米,宽3.4米。塔内后石壁有龛,系利用天然石壁雕凿而成,龛内有三尊佛像位居龛中央,主佛居中,结跏跃坐于莲花台上,身披袈裟,袒露胸怀,双手置膝,左腿盘右腿屈,极其随便自如地坐在莲花须弥坐上。安祥地平视远方,两侧为弟子像,他们紧靠左右壁,宽袍长袖,两手合十,站立于两侧,佛像背后有宝相花图案。三尊像造型逼真,衣纹流畅。三尊造像均雕刻精美,线条流畅。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从造型风格看,属于唐代作品。琵琶山石塔整个建筑风格十分独特,造型简洁,朴实无华,对研究我国的佛教历史和古代建筑具有很高的价值。
六
汶水流经东皋村东一分为二,至中皋西又合二为一。汇于琵琶山东,水面渐阔,广几里,深数丈。形成一个美丽的小湖,因居琵琶山下,故名为琵琶湖。若是在汛期,湖水波涌连天,湖之北的溢流坝涛声震天,声闻数里。而今满湖秋水,清澈见底,碧如蓝天。琵琶湖温顺静谧,任由清风抚面,吹起一湖涟漪,阳光照耀,波光粼粼,则是满湖银色。有时,湖面如镜,蓝天、白云、村落和绵延起伏的群山倒映湖水里,犹如海市蜃楼,变化莫测,浑然一体。听这里的人们说,琵琶湖原来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湮子坑,有蛟龙闹水,还说这里面有两只如小船般的大龟出没。所以长久以来无人敢在这里打鱼洗澡。1957年,汶河发洪水,蛟龙在一个暴雨如柱的早晨腾云而去,两只大龟也不见了踪影。关于琵琶湖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东海龙王有一个小女儿弹的一手好琵琶,倍受玉帝疼爱,天庭每次大的聚会都要小龙女弹奏仙乐。但她却爱上了一个普通的农家小伙,令龙王大为恼火,把小伙子化成了一座山。小龙女因此日夜啼哭,龙王一气之下将她化为琵琶湖。听说此事后,玉帝伤心的掉下一滴泪,落入琵琶湖,于是便有了东海不干、琵琶湖不枯的美丽传说。
七
山腰处山势陡峻,悬崖壁立,怪石嶙峋。古寨墙依势而建,寨门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寨内石屋多座。昔为金、元时期附近百姓为避战乱而建,距今已800多年。又传此山寨建于北宋年间,《水浒》传记载孔明、孔亮兄弟在此占山为王,与位于鹤山山的鲁智深、武松、杨志遥相呼应。投奔梁山后主寨建筑毁弃,只余现存遗迹。
山南、山北均有磐路上山,南路为古人所建,北路为1993年所开。
穿过古寨,沿盘路拾级而上,则为玉皇顶。平坦如砥,阔一亩,分别建有玉皇庙、龙王庙、魁星阁、风月亭等。玉皇庙建于明嘉靖年间。后为战火所毁。1993年春,有外商投资复建,其北又加建风月亭、山门。玉皇庙座北朝南,大殿面阔三间11.50米.进深7.20米。高约7米。原为抬梁式木构架,灰瓦硬山顶。大殿中央供奉的是玉皇大帝,东侧是
位于玉皇庙西南的是龙王庙。供奉的是西海龙王,因为当地雨季所下之雨常由西南而来,即当地百姓所说的“收西南雨”,且西南方向来雨不仅大而且平稳,一般不夹带狂风冰雹。百姓疑为西海龙王所赐,故供奉西海龙王。逢干旱年月,民间举行祈雨仪式,拜玉皇、求龙王常常应验。又民间传说,汶河神龟戏水,致使汶河流域洪水泛滥,大水盈溢,淹没诸山,当地流传有“太白山上龟戏水,皋山顶上挂雨柞”的说法。汶南、汶北尽为泽国。玉皇大帝知晓此事,怒将神鬼点化为石而成皋山西南之龟山。又因汶河神龟隶属西海龙王管辖,便判罚西海龙王在皋山看守神鬼,以防再行戏水危害地方之乱。西海龙王只知有管理失职之过,便常布甘露于当地,造风调雨顺之福于此,民间感玉帝之恩,便修建玉皇庙、龙王庙于此山。
玉皇庙的背面为风月亭,也叫望汶亭。立于亭下,汶河玉带尽收眼底。旭日东升,紫气东来,大汶河银波闪耀,如蛟龙,如彩带,如薄纱,如云霁彩虹,蜿蜒曲折荡荡西去。 山因河动,河因山秀,蔚为壮观。
八
皋山之下坐落着一个有5000人的村落-泗皋。村北有颜庙,又叫复圣祠。为孔子第一大弟子敕封复圣公颜回的庙堂。系颜回五十四代孙泰安州太平镇巡检颜伟于至元12年(1275)年奉敕监修的祖庙。1992年6月,颜子庙由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5月被省建设厅、文化厅公布为山东省历史优秀建筑。颜子庙占地30余亩。颜庙大殿坐北朝南,三开间,灰瓦悬山顶,面阔11.4米,进深7米,通高6.5米。大殿建在高0.8米的台级上,给人们以挺拔雄伟的感觉。
大殿木制结构,能看到的只有两根前檐柱,其余的6根檐柱均垒砌在墙内。檐柱上细下粗,呈梭形,柱头卷杀,柱顶宛如扣着的盆子。柱子与地面并不完全垂直,向内侧倾斜,能明显地看到柱子与地面形成的柱侧角。所有这些都保留了唐宋时代建筑的特点。
大殿虽然只有三间,工匠们仍设计使用了大梁、平梁和顺梁共计14架之多,并且用料粗重。4架大梁全是用直径0.8米的弯曲天然原木稍微加工做成,其弯曲度基本一致,这是元代建筑的典型特征。
“二梁不在大粱上”是颜庙建筑的妙处所在。六架平粱由横在大粱上的四架顺梁承托,除了两山墙内重梁之外,其余四架平梁均错出大梁。顶部木梁框架,没有一根铁钉,全部是用榫子榫起来的,坚固异常,让人叹为观止。另外梁与梁之间、梁与檩条之间、檩条与坊之间都垫有一斗三升拱,平梁上的蜀柱两侧用叉手支撑脊檩,蜀柱下势有十字拱或合楂。因为明间的跨度较大,脊檩除用蜀柱和叉手支撑以外,还设计了8根斜撑承托在脊檩中间,用藻井形式的装饰手法来进行处理,分散殿顶的重量,这在力学上是可取的,是颜庙建筑结构上的创造。1994年春天,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郑孝燮先生对颜庙大殿进行鉴定,确认颜庙是元代建筑,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它独特的“二梁不在大粱上”的建筑模式,在全国是唯一的,在中国古代建筑学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
林内珍稀树木遮天蔽日,共有古树2000余棵。历经几百年风雨依然葱郁茂盛,更增添了其可与皇家园林相媲美的荣耀与身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珍树奇木有四种。一是楷(jie)树,又叫黄连木。关于楷树《康熙字典》载:“楷树生于孔子冢”。 公元前四七九年,孔子与世长辞。其弟子七十二大贤之一的黎阳人端木赐(字子贡),闻噩耗如丧考妣,悲痛欲绝,急趋奔丧。孔子奉安时,子贡悲痛益甚,痛苦流涕,如醉如痴,稽颡泣血,一只哀杖竟不能支其躯体,随双手各执一支,匍伏而行至墓地。孔子棺椁窀穸已毕,子贡仍拄哀杖悲痛不已,竟不知两哀杖于孔子墓前已入土尺余。子贡因师孔子教诲而成才,得以政治、经济扬名于当时,结驷连骑于列邦。为报师恩,特于孔子墓侧,结草庐守墓六载,以尽尊师孝亲之道。守墓期间,子贡目睹两支入土哀杖,生根发芽,遂精心浇培,致其茁壮成长。然其叶似柳非柳,似槐非槐,十分奇珍,因念恩师品高亮节,博学善教,当为世之楷模,即命名为“楷树”。 为不忘恩师,移植卫国(即河南省浚县南门里街东)一棵。而今,子贡所植的两颗楷树早已不复存在。但顔林独有此树,且数量有38棵之多,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此树在全国存量极少,有北方神木之称。
楷树是雕刻用的极好木材,历经千年不会变形,其价值按斤两出售,所以有着寸木寸金的高贵身价。
顔林中的楷树,树龄均在几百年以上,最长者达700年以上。其枝疏而不屈,其质直苍而不朽,其叶似柳非柳,似槐非槐。根深叶茂,老干横天,盘若虬龙,凌云擎空。更让人称奇的是,楷树叶色随季节而变,春天新芽红色,入夏翠绿,秋来复为红色。为此有人赋诗赞美它的形态和幻化说:
二是鸟灵柏,又名凤柏,其名称由来是因为它的树干无论横着还是竖着,解开后的纹理怎么看都象一只飞翔的小鸟。其树干为纺锤形,且生长叶片。根部镂空,只有四五条根支撑树身而几百年不倒。三是红钱榆,又名白皮榆,虽然也是榆树的一种,但异于平常的是它在秋天结榆钱,其色粉红,形似铜钱。历经秋冬不落,风吹过,大片榆钱似铜钱飘落,老百姓又称其为“摇钱树”。红钱榆的数量全国30多棵,而颜林独占28棵。春暖花开时节,榆钱生根发芽,入夏则渐次枯死,无一能成活为树。个中缘由令许多专家学者百思不得其解。 四是铁树,其表光滑,树干挺拔,其叶翠绿,树冠如华盖,材质坚硬。大多生长于南方,在北方极其少见。这种树大多用于制作皇宫豪宅的大门。
十 鹤山
鹤山,因“峰峦秀举,势如飞鹤”而得名。其山植被繁茂,柏树盖顶,槐树成荫,腰部桃杏为林,春暖花开,层林尽染,碟飞蜂舞,景色宜人。为宁阳西北之名山。山之东部石壁屹立,壁有一洞,名“虎洞”。洞内有浮雕,为千手观音,隋朝年间所刻。刘如镔《虎洞记》略云:“鹤山东偏壁立千仞,忽现一洞。洞口二尺许,屈身而后可入。广不满二尺,深约六尺,正面石上镌一佛像,石几、香炉具备。天将雨,佛身如有汗出,香炉水盈不溢,土人以为雨征。折而北,壁缝隘甚,侧身入,乃阔如夏屋,其上无际,不止数十仞。窈然深黑,灯具不燃,唯燎柴可照。洞前有二碑:一建于前明天启,一建于国朝乾隆。名为虎洞,祈雨辄应。又有石辗一、石臼一,或以为昔人避寇之用,理或然也。咸丰年,捻匪屡扰,附近居民多入其中以免”。
山南峭如立石,有洞朝阳,谓之“朝阳洞”。洞内供奉“王仙”,相传为山东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隐居之所。
此山又为祥瑞之地,清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初三日未时有孙氏人家之牛产麒麟于鹤山,山东巡抚岳濬为此上表朝廷,鹤山为此名扬天下。
在山的顶部有古寨墙遗迹。古时建筑规模宏伟,相传是梁山好汉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杨志啸聚与此所建。三人投奔梁山宋江时,放火毁弃山寨,只剩寨墙。清咸丰年间,捻军两次入境,宁阳境内地主乡绅避于鹤山,依凭寨墙筑垒抗捻。为捻军所破,地主乡绅大多被杀。
十一
龟山 与鹤山对峙,居于西。山体南北走向。其形与龟神似,故名龟山。民间传说为汶河神龟戏水,水没皋山,汶河两岸尽为泽国,四方百姓流离失所。惊动玉帝,遂将神龟点化为山。为防南走,又撮昆仑山之土点于龟山头部,名曰“挡龟岭”。龟山、鹤山象征着延年益寿,临山居民高寿者居多。龟山头部和西面有少量柏树和槐树覆盖,主体为裸岩。岩性为青石,碳酸钙含量高达53%,品质好,储量丰。现为宁阳县最大的建村基地。
十一
乡境内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沟渠密布成网,著名的有姜家沟、周家庄沟、汪家泉沟、王卞沟和铁板沟等。均汇入乡境南部北泉河,主河道长 15.6公里,经周家庄西出境入汶上,是汶上县主河北泉河的发源地,济梁大运河的主要支流。北泉河,因汇宁阳县西北部诸泉之水而得名,大多分布于鹤山境内 。著名的有牟山、大悲山之间的淑女泉、穟山之东的鲁姑泉、穟山之北的妈妈泉、西山前村北的畴泉 、罗山村西的泺当山泉、龟、鹤二山间的涝泉等。以上诸泉或出于峭壁,状如水帘 ,浪花飞溅,汇而成溪潺潺出山;或平地涌起,滃然四出,泛滥洋溢 ,自成体系浩荡入河;或小者如筛,泉水汨出;或中者如盆,泉水如柱;或大者盈尺,泉水沸涌。明大学士李东阳(内阁首辅)奉皇帝之命修《大明会典》对以上诸泉(鲁姑泉、泺当泉)均有记载。2006年7月,泰安市作家采风团一行十几人来鹤山,冒风雨,耐酷暑,踏泥泞,访农舍,入田园。登山临水,鸟瞰仰观。或歌或赋,或绘或画。揭开了鹤山神妙的面纱,把一个窈窕淑女般的鹤山展现在世人面前。
鹤山优美的山水赋予了这里的人民以勤劳智慧。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产品。这些地方特色产品,或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闻名遐尔,或以其独特的生长土壤享誉四方。主要有:绿豆小粉皮、灵芝盆景、汶河咸鸭蛋、龟山砚台、汪泉屯白莲藕。
鹤山绿豆粉皮,又名“周家吊桥”粉皮,采用祖传配方和特殊工艺手工制作而成,历史悠久,名博中外。据宁阳县志记载,该产品为明、清时期贡品,并以其独特的风味载入山东风物大全,20世纪70年代由山东省供销总社备案为地方特色产品。说起它的来历,尚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古时,泗皋村有一老汉救了月中玉兔,为报其恩,嫦娥便于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从天上撒下一圆状、白色半透明如月亮形的物体于老汉家,老汉将其售之于市得银数两,日子逐渐殷实,便常常接济穷人,嫦娥为扬其善,便亲配一方送至老汉家,依方而制,就成绿豆粉皮。每月的最后一天人们见不到月亮,就是嫦娥将月亮撒下来的缘故。后来,人们便将绿豆粉皮称之为“月亮皮”或“月蜕”龟山砚
汶河咸鸭蛋 汶河咸鸭蛋已有百年历史,为山东特产。该产品利用独特的祖传秘方精心腌渍而成,蛋清细腻富有光泽,蛋黄沙瓤散口且淌油。鸭蛋富含蛋白质经转化分解形成蛋白胨,可用来治疗消化道疾病。在众多的咸鸭蛋中独树一帜,是极好的纯绿色营养品,是乡户人家生产出的上等宴用美味佳肴,也是风味独特、馈赠亲朋好友的上等礼品。
汪泉屯白莲藕 乡东部,千亩藕池迤逦铺展。盛夏时节,莲花盛开,莲叶摇曳,蛙鸣鱼跃,置身期间犹如鱼米之乡。汪泉屯白莲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以独特的土质和水质,生产的白莲藕皮薄质嫩,色泽如雪,清脆可口,营养丰富。为山东省农业厅首批核准的无公害食品。
灵芝盆景 灵芝,名仙草。“采日月之精华,集天下之灵气”而成。鹤山乡百姓历经多年潜心研究,将灵芝培育成为盆景艺术。其形巧夺天工、惟妙惟肖。或如梅花绽放,或如雄鹰展翅,或如猛虎下山,或如童子拜佛,匠心独特,气韵非凡。摆放于厅堂居室可“令蓬荜生辉,享灵气佑护”。多次在山东省农业博览会、省旅游产品展览会上获得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