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济南历史遗迹----殷士儋(殷阁老)御葬墓

(2015-08-22 16:32:57)
标签:

转载

分类: 济南卷

[转载]济南历史遗迹----殷士儋(殷阁老)御葬墓 

济南志载名山---凤凰山

    凤凰山位于济南市市中区西南部,北依大丘山,海拔180.4米,东西长约1公里,岗峦起伏,苍郁连绵,是志书中多有记载的名山。凤凰山南麓有明代文渊阁大学士、济南名士殷士儋的御葬墓,人称“殷阁老墓”。

 

[转载]济南历史遗迹----殷士儋(殷阁老)御葬墓

 

济南名臣---殷士儋

殷士儋,字正甫,又字棠川,历城人,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生于明嘉靖(世宗年号)元年(1522)3月8日,自幼聪颖过人。嘉庆元年擢侍读学士,掌翰林院事。隆庆二年拜礼部尚书。隆庆四年入内阁,参与机务,任文渊阁大学士。他敢于进谏,刚直不阿,反对侵略,励精图治。任职期间,曾提出“布德政、缓刑、纳谏、节用”等建议,深得皇帝嘉许,但遭到首辅高拱等排挤。隆庆五年(1572)殷士儋上书称疾,求归故里,月赐廪粮4石的薪俸。因官至内阁大学士,人称“殷阁老”。

[转载]济南历史遗迹----殷士儋(殷阁老)御葬墓

                              殷阁老御葬墓 

墓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陡沟街道办事处殷家林村北侧的凤凰山南麓山脚开阔地上,呈不规则四方形,面积约有30亩。墓前原设神道、牌坊和墓碑,神道两侧立有石人、石马等。墓冢呈正方形,台基高约2米,封土高4.5米,四周用莱州石仿木制榫卯结构嵌接,砌垒,边长13.7米,设须弥座,由石柱栏板保护。墓顶平坦,墓、柏同生并长,中间一株苍劲的侧柏耸立,树干胸围阔约2米,树根裸露,树冠虬枝蟠曲,四散纷展,遮荫蔽日,似一把巨伞凌空高悬,形态古朴壮观。

[转载]济南历史遗迹----殷士儋(殷阁老)御葬墓

[转载]济南历史遗迹----殷士儋(殷阁老)御葬墓

 

据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铭介绍,从目前现存的墓体台基以及石羊、石马、牌坊柱来看,建筑材料多为汉白玉,做工十分精细、考究,在当时规格比较高。如此规模的墓葬在济南并不多见,只有少数大官员才有。


[转载]济南历史遗迹----殷士儋(殷阁老)御葬墓

   

   墓牌上面镌刻着“殷士儋墓”以及“济南市革命委员会1979年公布”等字样

    因流传“殷阁老” 是“金头玉身”入葬,所以引来了不少盗墓者的垂涎,05年前后屡遭“黑手”,墓中文物是否失窃,不得而知。多年来,殷林村村委组织和殷氏后裔多次向文物部门谏言申请修复加以保护,均无果而终。

[转载]济南历史遗迹----殷士儋(殷阁老)御葬墓

[转载]济南历史遗迹----殷士儋(殷阁老)御葬墓

 

现仅存残缺石羊、石虎各1对。墓西南70米处的渠桥上,有明隆庆元年三月制诰碑1通。其余牌坊神道碑石雕等石材制件于文革期间遭毁破坏。1979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定为山东省重点保护文物。  

  
[转载]济南历史遗迹----殷士儋(殷阁老)御葬墓

 

北向平视图

坊间传说

1、相传,殷士儋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幼时的老师,朱翊钧曾因认错(有说“写错”)一个字,被老师打了一巴掌,自此,便将该字牢记在心。后来,朱翊钧继位当了皇帝,在一次处理国务时又遇此字,见字生情,想起了当年的老师,为报师恩,钦令下诏书请殷士儋进京受封。此时,殷正患病卧床,难以从命。钦差走后,殷士儋觉得有抗旨不遵之嫌,惊恐不安,万历九年 (1582) 辛巳冬,殷士儋突发股疾,于1583年6月8日卒,时年61岁。万历得知老师去世的消息,十分悲痛,遂赐“金顶玉葬”。葬济南西南,凤凰山阳,并派严嵩主持为老师庐墓修坟。附近原吕王庄因毗墓而更名“殷家林”,现在村里的殷姓人家,据称都是“殷阁老”的后人。

2、《聊斋志异》中有一则“狐嫁女”的故事,说的是一位胆大刚直的殷天官,在一处无人敢住的宅子里,邂逅一狐狸家族嫁女的场面。故事中的殷天官,其实就是济南的这位历史人物——明代大学士、礼部尚书殷士儋。

    《聊斋志异“狐嫁女”》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历城有一官宦住宅,因宅中时常出现怪异现象,久而久之,大白天也没人敢到里面去。有一天,殷天官与一群书生在一起喝酒。席间,有人开玩笑:“谁能进去住一夜,我们就把这桌酒菜送给他。”听此,殷天官从座席上跳起来说:“这有何难!”于是,他径直进了院子。

  殷天官登上月台,发现月台光洁可爱,于是,他便以地当床,以石作枕,躺下了。一更过后,在他神情恍惚间,忽听楼下好像有人沿台阶上来了。于是他假装睡熟了却眯着眼睛偷看,只见一丫头手拿花灯上来了。一看到殷天官,吓得往后退,并对后面的人说:“有陌生人。”不一会儿,上来一老头,走到殷天官旁边,仔细打量了一下,对旁人说:“这是殷尚书,他已睡熟了。我们只管办事情,他为人豪放,不会责怪我们的。”于是,老翁带领大家上了楼。一会儿,往来的人熙熙攘攘,楼上灯亮如白昼。殷天官打了个喷嚏。老翁连忙出来,跪在地上说:“小人有个女儿今夜里要出嫁。不想触犯了贵人,请千万不要怪罪。”殷天官起身,用手扶起老翁说:“我不知道你今夜办喜事,惭愧得很,没有什么礼物表示恭贺。”那老翁说:“贵人光临,我们非常荣幸。”殷天官很高兴,便答应入席。紧接着,乐声大作,新郎、新娘进来了。老翁先教他们向贵客行礼。礼毕以后,众人入席。酒肉蒸腾,香气扑鼻,金杯玉碗的光辉,照亮了酒桌。殷天官没有忘记他此行的目的,于是趁人不注意,暗暗把一只金杯藏进袖中,待返回时,可拿此物作证。然后,他假装喝醉酒了,便一头靠在酒桌上昏睡起来。其他人真的以为他醉了,都没去打扰他。一会儿,所有的人都离开了。待东方破晓,殷天官这才起身。但室内已空无一人,只闻脂粉香和酒气。殷天官从容走出门口,一群书生早已在此等候。殷天官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金杯,书生们惊奇地询问金杯是从何处得来的,殷天官便把昨夜发生的情形告诉了他们。大家一听都当真了,因为一个穷书生不可能拥有什么金杯。

[转载]济南历史遗迹----殷士儋(殷阁老)御葬墓

[转载]济南历史遗迹----殷士儋(殷阁老)御葬墓

神道实景效果图

[转载]济南历史遗迹----殷士儋(殷阁老)御葬墓

相关资料:

    嘉靖二十六年(1547)丁未,殷士儋登进士第,又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在宫内书馆读书。由于殷士儋才高识广,所作文赋,宏深博钜,不拘时格评为甲等,名列前茅其后2年,受翰林院检讨史宫,又3年(壬子)考核期满有成绩,父母受封赠。嘉靖三十六年母卒,自奉母归,5年不出济南,但诸儒生执经从游者甚众。

    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戍,殷士儋回到京城,适嘉靖帝精心简选太子(裕王载厚)师,选中殷士儋,他受命当上讲读官。他以为以经艺事太子,将关系到天下治国的大事,所以每当进讲,讲语常激切,疏陈亦多直言,甚至不怕用危言急词,来感动听者。

    公元1567年,裕王朱载厚登基,改元隆庆,46岁的殷士儋擢翰林院侍读学士职,并掌翰林院事。不久,改任礼部右侍郎,封赠三代。充任经筵讲官,仍日侍讲。次年春,拜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士府,教庶吉士。如前日侍讲幄,不专坐署理事,至1569年12月奉命回部管理政务。居官中,见酷吏贪财,就列举古时贪财迂祸、宽仁迂福的例子,并作了《鉴惩录》、《读法需知》,意在教化,以正劣风。隆庆四年正月初一、十五,日月俱食,他2次上书隆庆帝请布德政、缓刑、纳谏、节用,及饬内外臣工讲求民瘼,各数百言,皆侃激切,非徒饰虚文。隆庆帝接受了他的建议,升他为太子太保。

    明朝后期党争甚剧,当时的权臣高拱一手遮天,唯独殷士儋等人不同流合污,因此对殷士儋等正直之士恨之入骨,据说殷士儋曾在朝会上挥拳要痛揍高拱因其闪得快,殷士儋连续几拳打在了茶几上,竟“其声砉然”,也就是“嘭嘭”作响,可见这位阁老大人确实是有胆有识之士。殷士儋当时已进光禄大夫,但他不恋崇官厚禄,毅然数次上书称疾,求归故里,于隆庆五年(1571)辛未12月回济南,从而结束了他24年的官宦生涯,时年50岁。从进士到入相,虽官至正一品,但他很少管理行政事务,安于讲经、教书,未尝揽权谋私,且心地良直,守分知止。

    殷士儋曾官至内阁大学士,人称“殷阁老”,由于当时明朝官制没有设宰相官职,其职位就行使宰相职权,因此也可以说做了宰相。 

    过了几年,殷天官中了进士,他到肥丘任职。当地一位朱公子请他赴宴。酒宴上,朱公子手捧金杯来劝殷天官饮酒。殷天官发现金杯的款式与花纹,与自己取作物证的那樽金杯一模一样。殷天官疑惑不解,问这金杯是哪里制造的。朱公子回答:“金杯一共八樽,是传家之宝,珍藏已久。遗憾的是,不知为何少了一只,我怀疑是家人偷走了。但十多年来尘封未动,并无挪动的痕迹,真是叫人不解啊!”殷天官笑着说:“金杯大概成了仙物吧。我家里有一只,应当奉献给你。”酒席散后,殷天官派人把金杯送过去。朱公子看后大吃一惊。亲自去谢殷天官,并问金杯从何而来。殷天官便把几年前废宅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他们这才知道,千里之外的东西,鬼狐都可以随时取用,但它们终究还是不敢据为己有。

    蒲松龄在故事里介绍“殷天官”有胆略,又借狐翁之口赞其“倜傥”,可以看出这位阁老先生在当时是十分的惹人喜爱的。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