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龙年扫尾之旅--管家堡

标签:
转载 |
分类: 秦晋故地 |
龙年扫尾之旅第三天的行程是在头天天镇县城制定的,这首先要感谢网络,在我们从河北进入山西境内时,我的微博上有一位叫阿昕2011的博友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一直关注着我们四条龙的旅行进程。我们进入天镇县境内,他更是在微博上一路关注和指点我们这几位外地人,热心的他还为我们制定了第三天的行程安排。回到北京后我们俩才重新在网络勾搭上,彼此之间也没搞清楚是到底怎么在网络上撞上的,其实通过谁认识彼此不重要,能在人海茫茫之中因为有共同的志趣爱好而臭味相投结缘,甚至有朝一日还有可能坐在一起把酒言欢那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再次感谢来自大同、同样热爱长城的朋友阿昕2011
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在他的著作《长城》提到:我们在古代文献中,经常看见与长城相关联的建筑,城、堡、障、堠等等,有时也城障城堠并称,这些防御建筑物大都建在长城内外,他们与烟燧、烟墩、烽台等不同之处是用以兵卒防守的,而不是专为传递军情的
城障即是设置小城用以阻挡敌人来犯的建筑,障与城的区别在于“城”的大小不一,城内有居民,而障只住官兵,汉代多以城障、城堠作为军事驻扎名称,而明朝则多以“城堡”来称谓,堡往往有城墙围绕,堡也有居民居住,有些堡内还有烽火台,把驻防与通讯结合起来,天镇至阳高一线诸多堡就是明代重要驻防前线单元,管家堡就是其中之一
垒旺火是我国北方地区一个古老的民俗,逢春节、元宵,一些家庭、单位和商家就会在门前垒一堆煤块点燃,熊熊旺火红光耀眼寓意来年日子兴旺、吉祥如意
阳高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的山西、河北、内蒙三省区交界处。其北同内蒙古自治区兴和、丰镇两县相接,南与河北省阳原县为邻。东连天镇,西毗大同。明时曾在此驻守备,分守长城十三里,边墩二十三座,火路墩四座
上篇龙年扫尾之旅--李二口长城发布后,有朋友在浏览了李二口长城后问我:为什么只见夯土墙而没有见包砖?这里我要解释一下长城的不同建筑方法。长城的墙体结构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取材、地理条件而定的,总观万里长城的构筑方法,有如下几种类型:
1,版筑夯土墙式是我国最早采用的构筑城墙的方法,它是以木板作模,内填粘土或灰石,层层用杵夯实修筑成的。在长城沿线,可以看到不少地方是夯土墙,它们有的是用粘土和砂,再夹以红柳或芦苇的枝条夯筑成的,也有的地方是用土、砂,石灰加以碎石夯筑的。2,土坯垒砌墙式是用粘土先做成土坯,晒干后再用粘土作胶结材,像砌砖一样垒砌而成,墙面外再抹一层黄泥作保护层。3,青砖砌墙式是到了唐代以后,制砖技术有了发展,城门及附近的城墙开始采取用砖包砌,内填黄土的方法来修筑了,这样构筑的城墙比版筑夯土墙坚固多了。4,石砌墙式是用山石砌筑的城墙,山石有的加工成条石,也有的是毛石,这样砌筑的城墙,能承受更大的垂直荷重,抵抗当时各种兵器的袭击,而且能经受大自然的侵蚀。5,砖石混合砌筑式是由于山石承重力好,又能抗自然侵蚀,所以长城不少关隘的城门,城墙以及长城许多地段,均以条石作基础,砌筑到一米多高,上面再砌巨型青砖,由于砖的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灵活,便于施工。综上所述,在我们的脑子里包砖长城只是万里长城建筑结构方式的其中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