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晋南民居之稷山武城--节孝牌坊的劫难

标签:
转载 |
分类: 牌坊卷 |
村落原汁原味度★★
民居集中连片度★
民居完整保存度★
民居雕刻精美度★★★★★
武城村是稷山汾南的一个中型村庄,人口大约在2000人,位置在杨赵村的正南,过了浮桥大约2里的路程。村内民居建造在地势不平的土丘上,有比较好的气势。村内民居还有几座,均不是很精美。唯村东的段氏节孝牌坊和碑楼,显示出了极好的雕工。
以上说的且是几年前的事情了。清明当天,从新绛赵村折入这个村子,老远处即看到了段氏的碑楼。走到近前,发现碑楼已经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牌坊和碑楼额枋下的石雕雀替全部被偷盗,牌坊上的龙形耍头也被敲击盗走,留下了一地的石雕残件。这些,就发生在近几年间,可恶的文物盗贼!
其实,前几年文物部门将之列入文保单位后,曾提出将牌坊和碑楼整体迁移到县城保管,遭到了村内民众的集体阻挠,最终放弃了这一行动。但是村人徒留之而不护之,最终使其难逃损毁的厄运。其作为田野文物,本身在村外,远离人们的视线,以至于盗贼能够明目张胆,猖狂至极。这座牌坊,不仅雕工精美,且是目前运城地区唯一的带有汉、满两种文字的牌坊,具有极大的文物保护价值,但愿能够迁移走,保护起来,不再使其继续破坏下去。
麦地里的牌坊
牌坊和碑楼
正面的满文,意思应是:节孝
联尾的蝙蝠装饰
篆体
牌坊一角
侧面
崭新的断口,疯狂的盗贼啊
石雕柱础
瓜瓞绵绵
正面,额枋上雕刻八仙拜寿,最底下的双龙雀替已经被敲盗
碑亭的巨碑,碑首被移动,看来没有盗窃成功
地上石雕部件散落一地
碑身由于盗窃,被敲掉一角
护栏被野蛮地敲碎
为了钱,真是连畜生都不如啊
碑身顶部的八卦图案
洛书图案
河图图案
道光七年建造
雀替都被野蛮盗走
粉笔字写下的名字,分明就是他们的后代
龙形耍头
再看牌坊碑楼
村内景色
一处古老的民居
巷子极窄
门楼
五福图案的铁艺
村内民居
永怀无逸。欣赏这种精神,人质生命在于奋斗
破败的老房子。
武城村的舞台
村内民居
又见“撇草”习俗
巷子头的神庙,也是清朝的了
这处民居以前在一个小巷子里,颇有味道;这次去,前面房屋被拆毁,巷子也不是巷子了,直接裸露在面前,以前的感觉荡然无存
老宅子内的墙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