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西御道千古帝王文化
题:撩开泰山西御道千古帝王文化神秘面纱
中新社记者胡洪林
“五一”黄金周期间,到泰山旅游的中外游客逾二十六万之众,为历史新高。而就在游客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岱岳自然风光之时,泰山西侧的古御道也在黄金周期间撩开了千年帝王文化神秘的面纱。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史料记载,泰山西御道始于秦,昌盛于宋,末于清,在历史上是连接泰山与中原的“国道”。从秦始皇开始到宋朝、明朝、清朝的一些皇帝或登临泰山、或南巡都从这里经过,当地人将这条道称作“九省御道”。
在夏张镇,至今保留着当年夏张邑的南出口建筑———三官阁。现存残缺的三官阁重修于康熙三十三年,整个建筑共分两层,上层是木质阁楼,供有天官、地官、人官神像;下层是高四米左右的驿站通道,路面全部用青石铺成。历经千年,青石路面被车轮压出的轮辙,彰显出当年夏张邑的繁华。
夏张镇金牛山脚下的梨园村里,有一座始建于元朝初年的庙宇——无梁殿。按原样修建的主殿无梁殿,高十五米,大殿呈圆形,正阳门,九角飞檐,青砖砌瓦,整个大殿无一根横梁,而是有八根高丈余的圆木立柱支撑。殿内正面塑有千手千眼观音和四大天王神像,建筑风格独特,神像造型逼真。
据传,明朝万历年间,宰相张居正和兵刑两部尚书萧大亨陪同万历皇帝巡察山东,路经无梁殿。皇帝看见这座建筑造型很别致,进殿来观看时自言自语说:“这个大殿很奇怪,山西是重梁(无梁殿山墙西面的泰山行宫是重梁结构),怎么山东(指山墙东面)则是无梁了呢?”萧大亨灵机一动连忙跪倒谢主隆恩。皇帝诧异,萧大亨说:“山西连年丰收,确实是应该纳重梁(粮),而我们山东连年遭灾,百姓确实是无梁(粮)啊。”张居正也随声附和说:“君无戏言啊。”万历皇帝只得默认。后人说的在明朝万历皇帝临朝期间,山东一直不纳皇粮,而山西却要纳重粮,可能就源于此传说。
始建于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一0一二年)的三皇庙,是西御道的又一个文化遗址。沿石阶而上,左侧三棵枝繁叶茂的梨树、柿子树、柏树。寓意“百(柏)事(柿)顺利(梨)”。紧靠三皇庙西门北侧有泉一处,泉水常年不断,清澈甘甜,古人在其边石头上刻有“灵液”二字,雕刻时间难闻其详。泉边有千年树龄的紫薇树,一树两枝,有如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妻,千百年来始终相依相伴,不离不弃。
掩映在西御道四周的,还有传说中汉光武帝遭追杀而获救的挡将河,另外诸如饮马池、报恩寺、帝王堂、香水寺等等古迹,无不流传着与帝王有关的故事。与千古帝王文化交相辉映的还有汉代古寨赤犊寨、清朝古寨青龙寨、鹁鸽洞、金牛洞以及有着二百到四百年树龄的中国最大的山地梨园等,这些景观撩起了泰山西御道历史文化的神秘面纱。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无梁殿位于泰山西侧梨园村,大殿呈圆形,整个大殿无一根横梁,仅八根柱子顶地而立,既是阁又似塔没有横梁,是典型的“墙倒屋不塌”结构。故名“无梁殿”。又因殿内供千手千眼佛,又名泰山行宫千手千眼佛圣母大殿。殿高15米,座北朝南,八棱九脚,殿身周围灰方砖砌起,台阶均用石灰岩石条铺于周围,殿内椽子木护顶,下置八根梁柱按在石灰岩墩上。该殿因独特的建筑风格,优美的环境和殿内造型逼真的神像而出名,是泰山周围不可多得的古迹之一。
据殿内碑文记载,该殿始建于元朝元年,创建人杨仙姑,由于年久,到明朝万历年间,萧大亨对主殿,配殿进行局部维修。殿内有身高八尺的千手千眼圣母神像,神像头上生出若干佛头,两臂又生出若干只手,因此得名千手千眼佛,佛头、佛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殿内除建有千手千眼佛外,还建有哼哈二将、四大天王、二十八宿星、太阳神、月亮女神、张天师、钟馗、托塔李天王、二郎神、四君子神像等,有文,有武,有的执刀,有的拿剑,有的慈祥肃立,有的怒目而视,身着各式特色服装,神态各异,尊尊神像雕刻细腻,形态逼真,较为明显地记录下了当时明朝的服饰风格和特色鲜明的人文文化。
从周围看殿深红墙砌起,绿带缠腰,蓝沿封口,看殿顶金光耀眼,光茫四射,有“八棱飞檐九脚铜盔圣母殿”的美称,是当时较为完整的反映明朝建筑风格的古建筑。
在无梁殿正南六米处,设有天地楼一栋,楼身2米见方,四条脊檐各有一滚龙盘绕其上,楼顶用绿毛灰做成八棱底中座,中间是空心楼2平方,上下两层是人们烧香拜佛之地,天地楼东侧建钟楼一座,3平方米,据说是全村报惊的号令。
无梁殿正西、正南各十米处分别是西门、南门,均高八尺,且门左右各有石狮一尊,台阶十层,西门门前有长3米,宽2米的桥,该桥设计独特,有“九阶十八垅、一步三空桥、三山夹一井”的美称。南门外有一放生池,无数金鱼游戏其中。
无梁殿东临金牛山,背靠宝金山、双龙峪,西连凤凰山,南与太平山相望,有“岱西第一胜景”的美名,是集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遂的人文文化于一体的古建筑。由于无梁殿距今年代久远,尤其是文革期间遭受的严重破坏,失了当年的风采。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物古迹,夏张镇集资历时2年零5个月完成了对无梁殿的修复,恢复了其历史原貌。2006年12月份,无梁殿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传,明朝万历年间,宰相张居正和泰安历史名人、明万历年间兵刑两部尚书萧大亨陪同万历皇帝巡察山东,路经无梁殿。皇帝看见这座建筑造型很别致,进殿来观看时自言自语说:“这个大殿很奇怪,山西是重梁(无梁殿山墙西面的泰山行宫是重梁结构),怎么山东(指山墙东面)则是无梁了呢?”萧大亨灵机一动连忙跪倒谢主隆恩。皇帝诧异,萧大亨说:“山西连年丰收,确实是应该纳重梁(粮),而我们山东连年遭灾,百姓确实是无梁(粮)也”,张居正也随声附和说:“君无戏言也”。万历皇帝只得默认,从而萧大亨为家乡父老减轻了赋税。后人说的在明朝万历皇帝临朝期间,山东一直不纳皇粮,而山西却要纳重粮,可能就源于此传说。
省级重点文物无梁殿重修竣工启用
获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号的岱岳区夏张 镇梨园村无梁殿重修工程竣工典礼举行,省体改委原主任刘志 厚出席。无梁殿始建于元朝初年(公元1271年),由于年久失 修,大殿已面目全非。市建设局攒助50万元,村里从各级争取 150多万元,经过2年半的精心施工,恢复了其历史原貌。图为 典礼现场。
==============================================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
泰山西御道--夏张
巍巍泰山,雄峙天东。滔滔汶河,千里奔腾。在这山水之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坡的盆地--山东·泰山·夏张镇
夏张镇总面积122平方公里,距离泰山只有10公里,境内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公路叫泰东路,是一条历史悠久的交通要道,因为它的前身是一条古驿道。据《夏张公社志》、夏张《白塔子碑》文记载:古驿道始于秦,末于清,昌盛于宋,历代整修,在历史上是连接泰山与中原大地的国道。
夏张,原名“赘阳里”。因后杰有夏姓、张姓人家迁来定居,遂改名为夏张。
夏张古驿道于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迎来了它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因为宋真宗皇帝要途经夏张到泰山封禅。据《宋会要辑稿·礼二十二》记载:宋真宗封禅泰山,从开封出发经东平、肥城、安驾庄、夏张至泰山,从此“夏张古驿道”变成“夏张古御道”,因为夏张位于泰山西侧,故又名“泰山西御道”。
宋真宗驾临夏张后,北宋王朝于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正式设置夏张驿,配驿丞、驿役、仪仗队、鼓乐队、鸣炮兵等。夏张驿的南北出口分别叫三官阁、玉皇阁。现存的三官阁重修于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上,车辆轧出的痕迹至今清晰可见。由此可见:从北宋至清朝,夏张驿一直昌盛不衰。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津浦铁路通车,夏张驿作用减弱,遂撤销夏张驿,改名夏张镇。
时光如电,夏张沿着时间的驿道从历史走到今天,今日之夏张隶属于泰安市岱岳区。这里山因水而清,水因山而秀,山上林木葱茏,山下沃野千顷,三面环山一面坡,山水迷人故事多,今天的夏张正在成为人们近郊旅游的好去处
-------------------------------------
夏张的旅游资源王雷亭教授讲:旅游三个优势,
亮点之一是品味御道文化。
夏张有一条河名叫“挡将河”。传说汉光武帝刘秀早年遭王莽军追杀,河边遇险。大将马武拼死护主,使刘秀脱险,“挡将河”因此得名。
夏张有一座构造奇特的建筑叫“无梁殿”,建于元朝元年,大殿呈圆形,既是塔又阁没有横梁,是典型的“墙倒屋不塌”结构。传说泰安历史名人、明万历年间兵、刑两部尚书萧大亨就是在无梁殿前,引诱皇帝说出了“山东无梁(粮)”的话,从而为家乡父老减轻了赋税。
夏张有一个村子名叫“鸡鸣返”,传说因明永乐皇帝路过这里正值鸡鸣时分而得名。另外,夏张的狗刨泉、马刨泉、饮民池,报因寺、帝王堂、演武场、香水寺等地均流传着与帝王有关的故事。经过千年演驿,御道文化在夏张丰富而多彩,其中的智慧与情趣,妙不可言。
夏张旅游的亮点之二是游山玩水
夏张境风风光秀丽,山峦起伏。有卧龙山、小泰山、金牛山、青龙山、五龙山、凤凰山、盘龙山等蜿蜒起伏于夏张东、北、西部,正南方是汶阳田。
凤凰山位于夏张西北,因形似凤凰而得名。此山古称“赘山”,凤凰山赘阳峰悬崖峭壁上有一山洞叫鹁鸽洞,此洞自然天成,洞内怪石嶙峋,洞壁上龟裂的石缝深不可测,鹁鸽洞左侧峭壁上有棵倒悬生长的古柏,壮若虬龙,在古柏树下,有会仙洞、朝阳洞。山腰间有三块奇特的巨石,名叫“三官石”,传说三官石每落下一块,山下的上王庄内便会出一个大官,1904年恰是是龙年的一个夜晚,历史名人王耀武就诞生在这里。
青龙山位于夏张北面,山顶有一座清朝咸丰年间的古寨,名叫青龙寨。至今古寨墙蜿蜒起伏,犹如巨龙踞在高山之上。青龙寨是当地村民修建的防御太平军、捻军的团练山寨。青龙山下有三皇庙、灵液泉等景点,旧时,三皇庙庙会非常兴盛。
夏张东北方向有金牛山,山顶上有一座汉代的古寨,名叫“赤犊寨”。史料记载:汉更始元年(公元23年),郅君章聚兵于此,创赤犊寨,“赤犊”之意是指郅君章的部队将继承赤眉、绿林起义的传统。赤犊寨面积约60亩,寨墙基本完好,是“泰山第一古寨”。在金牛山上有一天然石洞叫金牛洞,夏天洞内凉风飕飕,冬天洞内雾气蒸腾。
夏张有山还水。青龙山下的青龙湖,山水相依,水质纯净,空气清新,是垂钓、休闲的好地方。不远的将来青龙湖上将扬帆荡舟,画舫、摩托艇、划船、独木舟、水上滑翔等游湖设施和热气球高空蹦极项目应运而生。
夏张旅游的亮点之三是梨园观光。
夏张青龙山、金牛山、小泰山、卧龙山上,生长着近万亩古梨园。以金坠子梨为主,树龄在200年--400年之间。夏张古梨园应该是中国最大的山地梨园。古梨园是夏张特有的旅游资源。凤凰山下,有闻名遐迩的千亩樱桃园和中华寿桃园。
阳春赏花、盛夏戏水、金秋摘果、隆冬踏雪……夏张,一年四季风光无限,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夏张还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清朝顺治年间户部侍郎、仓场总督王度就是夏张人,王度所创家班--阳春班是如今的莱芜梆子的起源。泰西抗日武装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崔子明也是夏张人。为纪念泰西抗日武装起义,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1992年批准,在夏张建立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杨成武将军新自题词。在纪念碑旁边设有展室,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
---------------------------------
作为客商到夏张来投资兴业,夏张有三大优势。
优势之一是自然资源丰富。夏张的矿产资源以石灰岩、花岗岩、紫砂为主,储量大、质量优、易开采、运输方便。夏张多泉,矿泉水资源丰富。林果资源以多坠子梨、大樱桃、中华寿桃、板粟、苹果为主,夏张红心萝卜、金丝绞瓜等土特产享誉省内外。
夏张的优势之二是具有优越的区位,充足的电力和发达的交通、通讯优势。以夏张为中心,500公里经济圈内几乎涵盖了中国最富裕地地区,夏张是泰安的西南门户。夏张距京沪、京福高速公路、泰肥一级公路出口近乎于零公里,交通方便。35KV的双向电源变电站输送着永不枯竭的动力,移动、联通公司在夏张设有基站。
夏张的优势之三是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和勤劳朴实的人民。
“无梁殿”位于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金牛山下的九龙山交汇处,始建于元朝初年(公元1271年),距今已有730多年的历史,明、清两代均有修建。该殿东西长41.5米,南北宽33米,占地面积1369.5平方米,其中主殿占地面积121平方米,配殿占地面积58.5平方米。殿高15米,坐北向南。该殿因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殿内造型逼真的神像而闻名于世。
为让无梁殿重现当年风采,保护历史古迹,丰富泰山西御道的人文环境,夏张镇党委、政府和无梁殿所在的村梨园村遵照群众意愿,投资对无梁殿进行了重修,使其恢复了历史原貌。
殿前“妙善湖”为东汉初年大将马武托肠救主之挡将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取千手千眼佛俗家之名称,又取积德行善之内涵,流水潺潺,累年不断,自三面环绕无梁殿,增灵秀之气,添祥和之象。
夏游泰山西御道——鸡鸣返村——金牛山——无梁殿
泰山西御道,今年春天去看了一次梨花,这是泰安最大的一片梨园,号称万亩。这里的梨很有名气,名字叫“金穗子”,天阴沉沉地,进了山门便开始步行,沿着弯弯的山路,穿过漫山遍野的梨树林,先到了三皇庙,庙的正殿供着泰山老奶奶,东厢是三清老祖的行宫,佛道成了一家了。今天游人不多,只有几个高考完的学生在庙里游逛,在庙旁的泉眼里接了杯水喝了,休息片刻便进了一个小山村,这个村的名字叫“鸡鸣返”隶属夏张,出了村到青龙水库转了一圈,然后就奔小泰山.金牛山而去,这两座山也是梨树遍野,山花烂漫,其中有几棵四百年的老梨树还挂满了果子,弯弯的水泥山路平整如坦,除了听到几声狗叫外,没有碰到一个人。回来路过“无梁殿”村,到殿里看了看,殿是去年翻修的,里面的千手观音栩栩如生,财神爷.眼光奶奶.泰山老奶奶的香火很旺,一伙北京的客人正在许愿,我看到女道长满面红光,估计今天香火钱收的不少。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东岳泰山,钟灵毓秀;豪杰挺生,英贤不绝。在纷纭动荡的晚明政坛上,曾出现了一位历官兵、刑两部尚书,以边地勋业,闻名于世的风云人物。这便是岱岳名臣萧大亨。
盛衰抹不去历史的印记,歌声唱不尽英雄的伟业。如今,明代明臣萧大亨这座古墓群体,依旧肃立在泰山南麓,岱岳区满庄镇,肃家林村域内,它被金牛山、龙山、龙门涧及金水湾环抱着。这里苍葱翠柏,林果茂密,飞涧瀑布碧波荡漾、如诗如画。这座石雕撰刻墓落群体,它拔地通天,错落有致;它气势恢宏,雕刻精美,列座蹲祥着大大小小的石马,石羊、翁仲、华表及墓阁等。亲临其境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矗立仰望,似进入了明末嘉靖、隆庆。仿佛梦回万历,触到了夏卿、岳峰。如今这永垂青史的古石雕碑阁,铭记着明代明臣伟业奉功的萧大亨。
公元一九九一年十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把萧大亨石雕墓落群列为重点古文物保护区,即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萧大亨,字夏卿,号岳峰,出生于嘉靖八年(1529年)逝于明万历40年(1612年),泰安州放城人(今新泰放城镇)。
历史上的萧大亨,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历任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至太师兵、刑两部尚书。
萧大亨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由放城游至金牛山下寄居在一贫户家中,童年的萧大亨聪慧过人。相貌齐伟,生而英异,读书过目不忘。生性自强,志大苦读好学。
嘉靖43年(1564年)大亨进京赴试,凭其过人的聪慧贤德,荣登“壬戊科”进士,后授榆次(今山西榆次市)知县。始驶了他四十年的宦海人生。
萧大亨任榆次知县间,视远就前,精图励治,招抚流民、减赋税金、重视安教、督课仕子、加强法制、制裁刁峰,注重军事,加固城防等,政绩显赫,伟业奉功,博得榆次民众爱戴拥赞。
嘉靖43年(1564)间,萧大亨以政绩优异晋升至户部主事,北上就职。大亨离任榆次之时,众民百姓,不约而同来到知县府前夹道相送。“老稚攀车辕泣,若婴之失慈母”萧大亨在榆次民众的心目中,受到的礼遇和敬仰可见一斑。大亨离任26年后,榆次民众在县城为萧大亨立了“去恩碑”,一其表达授众县民的深深怀恩之情。
萧大亨升任户部主事不久,旋升本部陕西司郎中,后又历任河南、陕西按察佥事,陕西按察副使等职。
万历八年(1580年),萧大亨升任都察觉院右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翌年四月,调任宣府(今河北省宣化),后又受命总督宣大山西三镇。
万历十五年(1587年),萧大亨升任兵部右侍奉郎,奉诏入京“协理戎政”。在协理戎政期间,萧大亨审时度势,颇有远见,为此倍受明神宗的信任。
万历二十三年(1595),萧大亨应诏入朝,任刑部尚书。
万历三十年(1602年)兼署兵部。万历三十二年改任兵部尚书,仍署刑部事。
萧大亨在兵刑两部尚书任上,前后十三年,功绩卓著,深得明皇神宗褒奖“对其宠信有加”。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十一月,七十九岁的萧大亨,由于年老多疾,再三请示乞休,明神宗才准“驰驿归里(泰安)”
万历四十年(1612年)二月,萧大亨在泰安家中(今岱岳区机关招待所即为萧府旧址)病逝,享年84岁。
萧大亨历任三朝,数历四十年宦海生涯,功名显赫,为彰其功绩,励志后人,萧大亨死后,明神宗敕令为其建基、造坊。特派遣太常寺卿张文徵前往泰安主持工程,由泰安知州侯应瑜等具体主办,墓、坊工程历时五年,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竣工。
萧大亨墓建于金牛之阳,座北朝南,依山傍水,北高南低,视野十分开阔。从墓向南,依次是北牌坊,石文官、石马、石羊、石虎、石武官、华表、南牌坊。而“石马、石丰、石虎、石武官”寓意为“忠、孝、节、义”。整座牌坊气势恢弘,巍巍壮观!牌坊石刻凝浮雕、透雕、阳雕、阴雕于一体,无论人物、花、鸟、龙、凤等图案均栩栩如生,给人以悠远、高雅的艺术享受,堪称各代石雕艺术之精华。
萧大亨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学者。他平生著述勤奋,撰有《岳峰萧公奏议》十卷、《传是楼书目》、《潘封纪略》、《两镇奏议》、《文章正宗》、《今古文钞》、《夷俗记》等著作。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 [转载]泰安无梁殿【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 ---------
地球自形成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地质历史时期,根据科学测算,地球的年龄至少为45亿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地球上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地质事件”,诸如强烈的地壳运动、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包括火山喷发)、变质作用以及各种岩石和矿产的形成等等。地壳的演化和发展历史正是由这些“地质事件”作为标志的。
人们要了解各种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就要研究地壳的发展历史,揭露地壳的发展规律。对于各种地质事件,人们虽然不能亲眼目睹,但可在各种岩石上(主要是在沉积岩和成层的变质岩)记载下来。在地质历史中的每一个地质年代,都有其相应的沉积岩层形成,这种在一定地质年代内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之为“地层”。层状的岩石都是按一定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迭置起来的,它好比一本地质历史的史册,蕴含着丰富的地壳发展演化信息,追溯这些层形成的时间,分析其包含的各种地质信息,就能编出地壳发展的历史。
通过广大地质工作者200多年的工作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地质历史编年表─地质年代表。地质年代表有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地质年代(也称绝对地质年代)两种。相对地质年代表主要是依据生物演化并结合岩性特征、岩石生成顺序(上下新老关系)和地层间的接触关系等方面,来确定地层的先后顺序,把整个地壳历史按新老关系划分为若干历史阶段,进一步编制出来的年代表,但它只反映地质历史的先后顺序和发展阶段,无法指明某一段地质事件所经历的具体时间。同位素地质年代表,则是根据岩石中某些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蜕变规律来测定岩石形成的具体时间,以“年”为单位来计算和表示地质历史年代。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通常按照生物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不可逆性和阶段性的演化规律,以地层中保存的古生物化石为依据,来划分地壳发展历史的不同阶段,确定其先后顺序和相对地质年代。犹如研究人类历史那样,把整个地壳演化发展历史划分为宙、代、纪、世、期等大小不同的地质年代单位。“宙”是地质历史的最大时间单位,整个地质历史分为两个“宙”的最大阶段,既隐生宙和显生宙。相对老的隐生宙阶段很少或基本没有生物出现,而较新的显生宙则以生物开始大量出现为标志。“宙”以下的时间单位为“代”,隐生宙分为太古代和元古代,显生宙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每个代又划分为几个纪,每个纪一般又分为早、中、晚三个世,而世又细分为几个期,它是最小的时间单位,分别是宇、界、系、统、阶。每个代纪、世、期都有自己的命名,并有其相应的地层单位和命名,例如古生代形成的地层称为古生界,古生代(界)从老到新分为震旦纪(系)、寒武纪(系)、奥陶纪(系)、志留纪(系)、泥盆纪(系)、石炭纪(系)、二迭纪(系),又如其中的寒武纪可进一步分为早寒武世(下统)、中寒武世(中统)、晚寒武世(上统)。这些地质年代单位和地层单位的划分的基础是地层剖面,是通过不同地区的地层剖面研究和详细划分对比建立起来的。
山东张夏、崮山、馒头山一带,寒武纪地层发育和出露都十分良好,而且紧靠津浦铁路交通便利,早在19世纪末就为国内外地质学者所重视。1903年美国地质学家B·维里斯和E·布莱克威尔德在张夏、崮山、莱芜九龙山等地测量了剖面,采集了化石,对寒武纪地层作了初步划分,其研究成果于1907年正式发表,将张夏、崮山一带的寒武纪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馒头页岩、张夏灰岩、崮山页岩、炒米店灰岩。之后美国古生物学家毕可脱(1913年)、日本人远藤隆次(1939年)、小林贞一(1941年、1942年、1955年)均相继研究过张夏、崮山一带寒武纪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孙云铸教授从1923年起对张夏、崮山地区的寒武系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研究,对寒武纪地层做了划分。1953年卢衍豪、董南庭重新观察了张夏、崮山一带寒武纪标准剖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把B·维里斯和E·布莱克威尔德的馒头页岩自下而上再分为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并把前两个组置于下寒武统,把后一个组归入中寒武统,炒米店灰岩再分为凤山组及长山组,将张夏地区寒武系确定为7个单位和17个三叶虫化石带。此后,有关地质院校,如北京地质学院等,以及山东省地质局等单位,先后对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作过大量的野外观察、剖面测制、室内鉴定和专题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实际资料,从不同的角度补充和完善了该剖面的基础资料,进一步提高了该剖面的研究水平。
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把寒武系划分为下、中、上统的7个地层单位,即下统的馒头组,中统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上统的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现从老到新简述如下:
馒头组
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平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
119米。
毛庄组
主要由紫色云母质页岩和灰岩组成。含三叶虫、腕足类及藻类化石。厚度39米。
徐庄组
主要由紫灰色页岩和鲕状灰岩组成,其中下部的灰岩及灰质粉砂岩中常具斜层理或交错层理。含有徐庄虫等三叶虫化石及腕足类化石。厚度73米。
张夏组
主要由鲕状灰岩和藻类灰岩组成,中夹杂色页岩。含德氏虫等三叶虫化石。厚度198米。
崮山组
主要由竹叶状灰岩、疙瘩状灰岩和黄绿色页岩组成。含蝴蝶虫、蝙蝠虫等三叶虫化石。厚度51米。
长山组
主要由迭层石灰岩、具红色氧化圈竹叶状灰岩、紫色页岩组成。含有庄氐虫 、蒿里山虫等三叶虫化石。厚度70米。
凤山组
主要由泥质灰岩和竹叶状灰岩组成。含济南虫、方头虫等三叶虫化石,以及海百合茎和腕足类化石。厚度130米。
张夏寒武纪地层的标准剖面,分别位于张夏和崮山一带的馒头山、虎头崖、黄草顶、唐王寨、范庄等地。其中的馒头山是徐庄组、毛庄组、馒头组的剖面,虎头崖~黄草顶是张夏组的剖面,唐王寨是崮山组、长山组的剖面,范庄是凤山组的剖面。
馒头山位于张夏镇南2公里,104国道的西侧。因其状如馒头而得名。山的北麓有两个名为徐庄和毛庄的小村子。它是张夏寒武纪标准地层剖面的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的建组和命保所在地。
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在泰山主峰之北,位于泰安和济南之间交通干线的两侧,交通方便,而且构造简单,出露完全,十分在利于现场观察和研究。它是我国地层和古生物研究历史最长、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层剖面之一,在我国地质学史上占有很重要地位。1959全国地层会议后,被正式确定为我国北方寒武系的标准地层剖面,在我国不同地区寒武纪地层对比和国际寒武纪地层对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许多寒武纪古生物种属(蒿里山虫Kaolizhania、中华莱德利基虫Redichia Chinensis、馒头褶颊虫Ptychopariamantoensis、山东虫Shantungia、孙氏盾虫Sunasp-is
Lavevis)命名地或模式标本的原产地。因此,这个标准地层剖面,在国内外十分闻名,长期以来有许多国内外地质学者不断来此参观考察,同时也成为我国大专院校地学的重要实习基地,无论在地质科学方面,还是在生产实践以及地质教育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
距京沪高铁泰安站最近、最著名的村
泰安市十大生态农业旅游村之首——梨园村
泰山西御道,胜景在梨园

http://www.tadyga.gov.cn/jywh/ShowArticle.asp?ArticleID=59

梨园村位于素有“泰山西御道”之称的夏张镇以东,原名无梁殿,因村中古建筑无梁殿而得名,文革期间曾改为“余粮店”,后因该村拥有万亩古梨园而改为梨园村。
无梁殿位于梨园村中,古御道路南,始建于元朝元年(公元1271年),明、清两代均有重修。建筑宏伟壮观,精巧奇特,大殿呈圆形,殿内无梁,置8根高丈余的圆木立柱支撑,是典型的“墙倒屋不塌”结构。现已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殿前小湖日“妙善湖”,积山涧清泉,清澈见底,大殿倒映其中,不时可见游鱼数尾,搅乱一池景色,愈显其秀美而雅致。
漫步于青山秀水、花果飘香的万亩梨园,如在世外桃源,令人心旷神怡,乐不思蜀。近年来,以党支部书记律长良为首的村两委班子,带领全体村民艰苦奋斗,锐意开拓,多方筹资200余万元重修了无梁殿,使这一人文胜景恢复了原貌。尚有多处古迹和风景正在规划、发掘中。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个更加美丽的梨园就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相关链接之一】
泰安市十大生态农业旅游村
岱岳区夏张镇梨园村、岱岳区下港乡马蹄峪村、东平县银山镇卧牛村、宁阳县葛石镇曹家寨村、新泰市青云街道花峪村、肥城市孙伯镇东坞村、泰山区邱家店镇埠阳庄村、宁阳县泗店镇泗店村、东平县东平镇西辛庄村、肥城市仪阳乡刘台村
【相关链接之一】来源:
泰安市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taian.gov.cn/zhts/tszx/200711/t20071127_7369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