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客舞步“添翼”体育教师新成长

(2023-09-08 18:18:11)

摘要:博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理念,博客本身是零技术壁垒的,但如何让博客助力于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并非易事。“博客”是一种重要的网络对话平台,它以其独特的优势,不仅在教师知识管理、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育博客;体育教师;专业成长;

社会对体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体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体育教师的形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各方面的好坏,所以,体育教师专业好坏在教学中占据主动的位置。众所周知,新课程使体育教师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从教育理念到教学行为,从教学方式到教育技能,从课程评价到课程资源开发,都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与实践的交替运动中逐渐达到驾轻就熟、不断完善的境界。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严峻挑战,教师必须实现角色转变,即由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转变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者,即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专业教育研究者。他们所从事的研究,主要不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是行动研究。通俗地讲,教师的行动研究就是教师自身为了更有效地从事教育工作,而对自己参与的教育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反思与研究。教师将在行动研究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因此,寻找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博客(blog)是一种继QQ、MSN、BBS之后又一种新型的网络交流形式。Blog基于Web,采用类似个人网站的表现形态,通过简单的张贴将极富个性化的知识、思想以及见闻以“帖子”形式在互联网络上发布(Publish)共享出来。它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网络应用模式,它一出现便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参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博客显然在其他领域还没有被充分利用和认识,只是单一地、肤浅地充当着个人展示的工具。而在教育领域,“它好像是专门为了教育而开发的一种互联网技术一样”,越来越多的教师、教育主管部门把博客作为教师成长的新天地,博客的教育之路越走越宽广.

在日趋庞大的博客队伍中,出现了很多关注教育、研究教育、实践教育、反思教育的博客,并渐渐形成了有特色的“教育博客”、“教师博客”。教师博客,是教师们利用互联网的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教师个人内隐知识的显性化,并让教师团队共享知识、生成新知识的一种方法。[1]

教师博客几乎继承了博客的所有优点:简单易用、管理方便、自主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个性张扬、时间延续、记录反思、知识管理、交流分享、平等对话……教师博客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新的平台。

一、通过教育理论与教学反思的记录积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反思能力是过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以及在教学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孟子曰:“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 所以教师可以记录每一天的教学工作心得,记录一天中使用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记录一些成功实施且效果显著的教学设计过程,记录教学组织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不仅如此,教师还能更精细地记录下自己学习、思考的片段,教师的思维动态性通过Blog得以保留和展现。随着Blog的不断积累,教师还可以在阅读Blog的过程中复习或回味自己过去所写的内容,不断回嗍、反思自己的思考,积极修正自己理解的偏差,从而产生更多的体会和感受。教师专业成长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需要长年累月的反思、调整、提高。教师博客提供了一种让教师自主地实现记录、反思、积累的专业成长平台。教师们可以很方便地将自己所学的教育理论、经历的教学实践、鲜活的教学案例、个体的教育困惑、点滴的教学反思记录在博客平台上。在记录与书写的过程中很自然地进行思考、分析,“进化式”地总结与探讨教师应该如何教,学生应该如何学,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通过教学经验与教育资源的交流共享,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

博客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交流共享。博客的先驱者给博客定下的精神是:“自由表达、开放宽容、个性张扬、专业精神”。其中“开放宽容”就是博客的交流共享。博客中的“日志”(或网页)可分为隐藏性日志和共享性日志两类。前者需要浏览者输入密码方可浏览,仅对被许可者开放;后者则可以允许他人自由浏览,面向所有人。

博客可以为教师提供讨论问题的平台,提高其对专业问题思考的深度。虽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一些教研、科研活动,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有的教师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加上思考的时间受到限制,一般浅谈辄止。而在博客上的交流,使教师的发言可以无所顾忌,可以保持冷静而理性的头脑去思考。例如某教师提到,“因为有了专题的讨论以后,有时问题可以讨论的比较深一点,而不是很泛的,大家提出了一个观点了以后,能够围绕这个观点谈,想的问题就比较能够深入下去,不像平常的那个谈话,讲到哪里就哪里。这样看来,网上的教研、科研活动可以给教师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且在网络上留下大家讨论的痕迹,为往后的工作所借鉴。

三、通过体育教师博客搭台,构建远程教育专家会诊系统,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

网络技术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界限,教师可以通过博客站点与国内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直接对话,得到专家的指导和同行的建议。教师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不但开阔了视野,同时在探讨和鼓励中,自身价值也得到了认可,从而获得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网络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远程专家医疗系统对一些疑难杂症进行专家会诊,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医疗水平。而在教育界,特别是农村教育,问题学生并不缺少。我们往往看到的是,他的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对他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或是严加管束,但一般都是一两年后更难管理,或者辍学。这都是教育行业的疑难杂症,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博客,建立一套远程教育专家会诊系统呢?让更多有经验的老师,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多解决一些问题,少一些差生,我们的老师也可以学到更多的先进经验和专业知识,真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让更多的教育专家涌现出来。

教育博客跨越时空界限在网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在教师的成长发展成为教育改革强有力的声音和动力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育博客作为一种自发与组织相结合的形式,是一条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通过体育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载体,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

博客作为目前最好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之一,它与知识管理的整合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益处。如知识管理的应用有利于人们对知识进行分类,并有效地运用博客上的知识,促进博客的共享和交流,并且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博客中得到了转换。据调查显示,在知识系统中,80%是隐性知识,因此实现教育知识管理最为主要的就是实现隐性知识的管理。隐性知识通过外化,也就是把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成为言传性知识,然后再进一步将这些言传性知识重新构建、组合形成更复杂更系统的言传性知识体系。博客日志所提供的内容一般是直接指向现实生活的,比如:个人的体验、他人对亲身体验的生活描述等等。所以,教师们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经验、教学心得、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经验以随笔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博客上,学生们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共享在博客上,这样就实现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其他人通过阅读,逐渐地将这些言传性知识内化,成为个人的实际能力。

同时,博客可以实现知识的交流共享。只要愿意,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知识资源共享出来。当教师阅读别人的博客,或别人阅读自己的博客,实质就是在与别人进行知识的分享和交流,只不过这是虚拟的,数字化的。这种知识分享的过程既是对自己已有知识的补充和深化,也是新知识可能诞生的前提条件。将阅读与交流的感受记录整理,就可能形成新的知识,从而又能促使新一轮的知识创新和知识分享。如果在一个学校内实现这种交流共享,有经验的教师的隐性知识能够被保存和传播,年轻的教师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教师个体的教学反思能在教师群体中传播,从而带动学校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整体的竞争力。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这种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博客实现的这种知识管理的交流共享是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

五、通过教育科研与校本教研的参与,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

近年来,中小学体育教育科研受到了广泛重视,各个学校校本教研也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科研参与者只是教师群体中的一小部分,原因是目前教育科研课题和校本教研开展形式的单一性和开展途径的狭窄性,不能适应广大教师结合自身需求开展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实际。寻找一种新的、适合绝大多数教师参与的教育科研形式与途径,提供和满足广大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化方式,是目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和校本教研必须解决的问题。

博客成为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式。利用Blog日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感想和故事,反映教师的教学成长历程。教师将教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与感受记载下来,为自己日后进行研究和分析提供原始资料和教学个案纪录,这些内容反映教师的个人教育生活、教师教育行为、观念构建,影响教师个人经验的形成,有助于了解教师的教学经验与理念是如何形成的,同时也折射出教师对教学问题的认识与思考。用Blog记录日常的思考,可以对教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知识不断进行整理,有助于未来的研究。由于使用Blog记录的一些感受,往往是零星、破碎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却反映了教师的心理历程及情感的细微变化,而Blog由于有了时序化的记录,长时间的记录会形,博客的“自由表达与个性张杨”特点使得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中可以对科研课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博客的时间延续性使得博客能引导教师关注教育科研的研究过程。

结束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教师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教育将贯穿于教师的一生,必须树立终生学习,协作学习的理念,利用Blog等多种网络工具进行知识的获取、利用、共享与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生成式的教育,促进教师个体的良性发展,也为教师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启建.博客舞步添翼教师成长[J].中国教育报,2005,(5)

[2]顾泠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 [J]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3胡三华, 汪晓东. 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中国电化教育2004,(10

[4]张菁.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研究.2004.8

[5]余红、谌启标.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博客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8

[6]华海英.试析基于博客系统的组织知识共享[J]现代情报.2006.7

 [7]黎加厚.教育Blog的反思与展望[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7):5—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