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踞式起跑的重难点
(2019-07-01 20:42:16)从《蹲踞式起跑》这个教材角度,谈下我对此教材重点、难点的理解。
田径规则要求:400米及400米以下的径赛项目(包括4×100米、4×200米和4×400米接力的第一棒)运动员起跑时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并必须使用符号规定的起跑器。蹲踞式起跑常见的起跑器安装方式有三种——“普通式”、“接近式”和“拉长式”,通常采用“普通式”。蹲踞式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环节。(以“普通式”为例,三个环节如何做)
(1)“各就位”:前脚距起跑线一脚到一脚半,后膝盖在前脚足弓处,相距一拳宽,两手虎口张开四指并拢,两手间距与肩同宽,两臂伸直。
(2)“预备”:两臂伸直臀部慢慢抬起,肩前顶,臀部稍高与肩,两眼目视前方,注意力集中。放在前起跑器的腿的大小腿夹角约90—100度,后起跑器的腿约为120—130度,两脚掌紧压抵趾板。大小腿夹角角度应以运动员舒适自然,容易发力为原则。
(3)“跑”:听到枪声或“跑”的口令时,两手迅速推离地面。屈肘做有力的前后摆臂动作,同时两腿迅速蹬离起跑器,迅速启动。
蹲踞式起跑的任务是对枪声或“跑”的口令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一个较大的冲力,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条件。因此,从蹲踞式起跑的任务上看,难点是对枪声或“跑”的口令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做的怎么样),重点是蹲踞式起跑的姿势(怎么样去做)。
田径规则要求,短距离跑比赛必须采用起跑器起跑。一般初学者大都不习惯蹲踞式起跑,因此,起跑器的安装和蹲踞式起跑技术,以及起跑后的加速跑方式都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重点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