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复盘: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2017-06-20 11:58:08)
标签:
生活复盘随笔感想 |
分类: 感悟 |
我的困惑:
- 昨天,一个问题唰地出现:你读书是了为什么?我想,咦,怎么会有这个问题。于是开始想答案,接着发现自己最近的状态有点不对,有点急于读完一本书,急于去做读书笔记,急于去发表分享。怎么会的?
我的猜测:
- 因为我最近所发布的读书笔记,有反馈,有人收藏,有人转发,有人喜欢,有人评论。这满足了我刷存在感的欲望,所以我希望读更多的书,做更多的笔记,获得更多的认可。
我的反思:
- 那我原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 2016年底,我决定开始日更博客,起初是记录所思所想,但发现不足以维系我日更的计划,于是,我开始听半小时一本书的那类音频,写读书笔记,以维持日更。
- 慢慢地,我发现半小时一本书的那类音频,都是总结概括,对我来说,没有太深入的收获。
- 就在5月份,我看到“如何日读一书”的课程,说能解决读书的3个难题:读书过目就忘,只字不差阅读的强迫症,读书三心二意。呯~正中下怀。看完课程后,我才获悉,原来读书是需要功利心的,你得心里有个问题需要解答,再去拿起书看。
- 于是我试着拿起读了很久的《超预测》,想了下我好奇的点:“如何做到超越测?”然后去目录找答案,看到了有三章相关内容,于是我就读了这三章,花了不到30分钟,然后总结成笔记,完成日更。(日更在我心里真的很重要,但是真的重要吗?这又是另一个问题。我真想谈谈日更的事情。当年我小时候,很喜欢《头脑风暴》的主持人袁岳,他说过一句话:“我曾经跟一个年轻人说过,如果你能坚持写博客一年不断,就可以来找我要工作。”这句话对我印象很深刻,我觉得那肯定很难,所以一直没有行动。现在回想,他口中的日更,可能不是简单的日更,是包含思考的日更。)
- 今年年初时,我读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获得关于阅读、写作、理财和自我管理的方法论,并进行实践。
- 6月份实践速读以来,我读了11本书,做了11篇读书笔记。渐渐,读书目的潜移默化地变掉了,我没发现,变成了快速读完一本书,整理读书笔记,做分享,把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这背离了我原来的路径。所以,我需要好好想想,这有问题吗?
- 刚刚在读《精进》:不要只做信息的搬运工。我突然意识到,我好像正往这条道路上奔走。
- 写到这里,内心告诉我,我应该回到原来的道路,以自我管理和提升为目标进行阅读,我的读书目的是让自己能够成为有想法的人。所以,这意味着什么?
- 读书笔记要针对我的需求来做。而不是总想着总结概括分享给更多的人。
- 读书笔记的输出形式,按照自己的总结提炼来,而不是直接复制黏贴,帮助总结提炼,有效吸收。
- 坚持自己内容的输出,每周至少3篇。因为阅读速度的加快,近期读书笔记的产出比例有点高,而忽略了自己的思考。
- 如何做素材的整理,来提高写作水平,还需要阅读来进行学习,读《你的知识,需要管理》。
- 读文学类的书,让自己慢下来,不要太在意速度。
这是关于自己阅读的一次复盘。很高兴。
前一篇:洞见绝版书:《洞见远胜创意》
后一篇:重要又简单的小事,赶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