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岁人生

(2017-05-03 16:28:26)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今天听了“一块听听”的《百岁人生》这本书的音频,让我们从生命长短的维度来谈人生规划。我们之前讲到人生规划,一般都是比较短时间的,比如三年、五年,十年已经是规划得够远了。特别对于现在的8090后,规划到5年已经相当不容易,为什么捏?因为世界华没变化太快。来看看这书怎么说的。

书里作者给出了6个预言。

预言一:我们这辈子能活到一百岁,甚至更久。

关于这点,我是觉得自己真正能活到80岁,80岁以后估计没什么生命质量了,纯粹就是等死了。作者借用了一些数据:21世纪以来,2001-2015年,人的寿命平均增加超过5岁,即每3年增加1岁。2015年,中国的人均寿命为76岁,并预言2007年出生的人有50%能活过100岁。因此我们的下一代,完全能够活过100岁。想来觉得有点可怕,活得太长了。所以既然知道自己要活这么长,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预言二:传统的三段式人生将不存在,多段式人生将展开。

传统的三段式人生就是:上学、上班、养老。我们上一代肯定就是这个套路。从小学上到大学,然后工作30年,坐等退休,一辈子就可以过了。而现在呢,世界变化太快,随着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行业的寿命越来越短,特别当下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的发展,都在加速行业的更迭,经研究,一个行业在15-20年就会重新洗牌一次,于是一生只做一个工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如果行业都没了,还上什么班?同时寿命的延长,工作的时间也会延长,否则未来养老将成问题,如果还是60岁退休,那还有40年靠什么来维持生活呢?!因此工作时间加长,行业更迭的迅速变化,我们将会出现多段式的人生。会经历很多次的学习,很多次的换工作,甚至很多次的婚姻。可能30岁就创业,40岁又回学校学习,50岁结婚…就像跨年联欢晚会,需要好多段的节目穿插其中,光3个节目怎么行。

预言三:喜新厌旧成为美德。

之前说了行业、世界的变化之快,都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信息,新技术,才能帮助我们在未来几十年能够生存下来。学习成为贯穿一生的事情,就和吃饭睡觉一样,否则就会被世界抛弃,同时碎片化的学习将变得很重要,是我们跟上时代必须要做的事情,并且碎片化的学习将会融入进娱乐产业,像虚拟现实,游戏等等,更加寓教于乐。

预言四:大量职业被人工智能取代、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开。

某些职业被人工智能取代是不可避免的,是哪些职业呢?作者说那些重复性强的、无聊的职业。这也比较好理解,就像现在的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因为人类不能24小时保持高频率的毫无怨言的工作。哪些工作可以留给人呢?原创性行业和服务业,前者指科研、设计,教育等。后者指餐饮、理发、化妆等等。这两个领域中间的重复性强的职业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即中间产业被掏空。而这类工作大部分都存在于二三四线城市,即劳动密集性的城市,所以工作和人都会流向一线城市,一线城市是服务业最发达的地区,所以一线城市与二三四线城市的差距将会被拉开。因此作者还是建议大家现在就往一线城市跑。

预言五:跨年龄交往成主流。

这点也不难理解,老龄化的到来,退休年纪的延长,必定增加与大年纪的人共事的机会。可能40岁的人为20岁的人打工,因此无论作为那一方,都要学会摆正自己的态度,倚老卖老将不再存在,因为在瞬息万变的世界,经验将变得越来越廉价,效用越来越短。金团能用上的经验,明天可能就没那么有用了。因此,与不同年龄层的人的交流沟通能力就很重要。我们要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同时呢,因为与各个年龄层的人的交往变多,会降低对年龄的面感度,各种类型的恋爱机会也会变得更多。

预言六:人生选择将更加慎重。

当人只能活到60岁时,不会太去计较自己的选择,选择一份不太满意的工作,也比较容易将就,因为知道忍忍就过去了,马上就能退休养老。而当我们活得越长,我知道自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更慎重地取舍,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去做,因为要做很久。同时,随着人的成长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需求,就不想浪费时间做不喜欢的事情,一旦半途而废还要从头开始,所以不如一开始就选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对于要选择更加的慎重,宁缺毋滥也体现在婚恋上,很多男生女生之所以选择单身,就是觉得没有找到合适的,又不想凑活,万一不合适又要离婚从头开始。作者建议说,人活得长了,工作时间必然会长,要学着经常放空自己,可以充电旅行,同时重视无形资产的积累,积累人脉、信用,口碑,帮助自己建立优质的圈子,对找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