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恤,禹吾无间然矣。」(论语泰伯)
李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於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论语述而)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中庸》)
尊天敬鬼, 则日月当时;(孔子家语)
宰我问于孔子曰:“吾闻鬼神之名,而不知所谓,敢问焉。”孔子曰:
“人生有气有魄。气者,人之盛也;魄者,鬼之盛也。夫生必死,死必归土,
此谓鬼。魂气归天,此谓神。合鬼与神而享之,教之至也。骨肉弊于下,化 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者,此神之著也。圣人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
神,以为民之则,而犹以是为未足也。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春秋祭祀, 以别亲疏,教民反古复始,不敢忘其所由生也。众人服自此,听且速焉。教
以二端,二端既立,报以二礼,建设朝事,燔燎羶芗,所以报气也。荐黍稷,
羞肺肝,加以郁,所以报魄也。此教民修本反始崇爱。上下用情,礼之至也。
君子反古复始,不忘所由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不敢不自尽 也。此之谓大教。昔者,文王之祭也,事死如事生,思死不欲生,忌日则必
哀,称讳则如见亲,祀之忠也。思之深,如见亲之所爱,祭欲见亲颜色者, 其惟文王与?诗云:
‘明发不寐,有怀二人。’则文王之谓与。祭之明月, 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敬而致之,又从而思之。祭之日,乐与哀半。飨之必
乐,已至必哀,孝子之情也。文王为能得之矣。” (孔子家语)
注释:《周礼》:“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祇之礼。”天神、人鬼、地祇分别为三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