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五仪解》句解
(2012-08-17 15:47:20)
标签:
通道不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孔子文化 |
分类: 经典学习 |
1、
心不存慎终之规(心里不记着慎终追远的要求),
口不吐训格之言(口不说符合规范的话),
不择贤以托其身(不选择贤德之人作为托付自己的朋友),
不力行以自定(不努力做事以成就事业)。
见小暗大,不知所务(小事清楚,大事糊涂,不知道自己应该致力的重点);
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随波逐流,不知道自己所要坚持的节操)。
2、士人者
心有所定,计有所守(心中有主见,有理想有原则),
虽不能尽通道术之本,必有率也(虽然不能对道德学问彻底通达,但必定能够努力遵循和继承);
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行为虽然不能所有的方面尽善尽美,但能够按照善的要求安身处世)。
是故知不务多,必审其所知(因此学识不求多,但必定对所学尽量精深);
言不务多,必审其所谓(话语不多,必定仔细思考所说话的意义);
行不务多,必审其所由(做事不一定多,必定搞清楚做事的路径)。
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之形骸之不可易也(智慧明了,说话能说到点子上,做事有根据,犹如人的性命和形体一样和谐统一不为外界力量所改变)。
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3、君子者
言必忠信而心不怨(言语必定坚持忠信,心中不怨天尤人),
仁义在身而色不伐(秉性仁义但不向人夸耀),
思虑通明而辞不专(思想明智豁达,言语不武断)。
笃行信道,自强不息(行为笃实,守道不渝,自强不息),
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看似平常,但一般人无法超越)。
4、贤人者
德不逾闲,行中规绳(品德合乎法度,行为合乎规矩),
言足以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言论足以为天下的道德准则,而不损伤自身),
道足化于百姓而不伤于本(道德足以教化百姓,而不损伤自己)。
富则天下无宛财(能使天下富裕,而无积压之财富),
施则天下不病贫(普济天下,使民众没有疾病贫困)。
5、圣人者
德合于天地(品德与天地的自然法则融为一体),
变通无方(变幻莫测,通达无阻),
穷万事之终始(穷究宇宙万物的起源变迁),
协庶品之自然(与万物生灵皆能和谐相处),
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传布大道并养成高尚的性情)。
明并日月,化行若神(智慧的光明如日月,教化的行为如神明)。
下民不知其德(众生不能窥测他的德行),
睹者不识其邻(见到他的人也不知到身边就是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