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个有用的常用管理工具

(2012-08-20 08:49:55)
标签:

管理杂论

管理工具

杂谈

分类: 管理杂论

九个有用的常用管理工具

 

一、目标管理法将工作落到实处的艺术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通过目标分解、执行督促,从而将工作落到实处,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就是由下级与上司共同决定具体的绩效目标,定期检查完成目标进展情况,并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来确定奖励或处罚的管理方式,是将工作落到实处的艺术。

一个完整的目标管理可分目标的设置、过程的管理和成果测定与评价三个阶段。在开展目标管理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在制定目标时要充分与下级协商,尽量在目标形成达成共识,确保在执行过程中,自主和自治地完成承诺目标;二是要注意目标链条的完备性,形成目标方向一致,环环相扣,相互配合的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三是目标修正要慎重。在目标管理过程中,如果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应适时对目标进行修正是必要的,但必须慎重修正;四是要树立强烈的目标时限观念,确保目标按点完成;六是要及时跟踪评价目标实现情况、及时奖罚,及时将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反馈给个人,以便他们能够调整自己的行动。  

二、ABC分类管理法科学确定工作重点

  ABC分类管理法又称帕累托分析法、主次因素分析法 、重点管理法,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我们在确定工作重点前,都应当开展ABC分析,以确保我们制定的重点有科学依据。

ABC分类管理法最初主要应用社会统计分析,随后应用于库存管理、质量管理等管理项目中。目前,ABC分类管理法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

在应用ABC分类管理法时,应注意:一是要针对管理对象的性质,科学确定数据统计口径和来源,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对比性;二是ABC分类管理法所依据的数据是一个时点的静态数据,而企业的管理活动是动态的,在使用ABC分类管理法应注意及时更新数据;三是在确定A类事项上,应注意控制事项数量,原则上属于A类的管理事项不要超过三项;四是在分类确定管理事项后,应按类合理分配企业经营管理的资源和精力,并向A类事项倾斜,确保重点工作按点运行。 

三、甘特图将工作计划可视化

甘特图,也称为条状图,因美国人甘特发明而称之为甘特图。甘特图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活动(项目),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和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甘特图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能够很好地实现工作计划的可视化,使管理者极为便利地弄清一项任务(项目)还剩下哪些工作要做,并可评估工作是提前还是滞后,亦或正常进行。

甘特图具有简单、醒目和便于编制等特点,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被广泛应用。甘特图按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计划图表、负荷图表、机器闲置图表、人员闲置图表和进度表等五种形式。

在使用甘特图时,应注意:一是避免关键性路径过长,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单项活动进度的提前或延期而影响项目整体进度;二是对于进度表上的不可预知事件要安排适当的富裕时间和资源;三是在对未来计划进行调整时,应确保其他各项活动仍然能够按照正确的时序进行。 

四、目视管理法将生产现场可视化

目视管理法就是利用色彩适宜的、形象直观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通过生产现场的可视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管理方法。目视管理主要有红牌、看板、信号灯(异常)、操作流程图、反面教材、提醒板、区域线、警示线、告示板和生产管理板等十种形式。

目视管理法的功能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能够迅速快捷地传递生产现场信息,二是能够直观地展示工作目标,三是能够及时显示工作进度,四是能够反应督促问题整改情况,五是有利于形成公正、透明的企业文化。

在使用目视管理法时,应尽量做到:一是将工作内容的可视化,二是将工作程序的可视化,三是将工作进度的可视化,四是将工作效率的可视化,五是将异常情况的可视化 

五、标杆管理法将绩效改进进行到底

标杆管理法是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服务、生产流程、管理模式等,同标杆企业作比较,借鉴、学习标杆企业的先进经验,改善自身不足,追赶或超越标杆企业的管理方法。标杆管理就是企业将自身与其他组织在某些绩效方面进行比较,找出提高自身当前绩效水平的自我改进工具,从而将绩效改进进行到底。

一个完整的标杆管理要经过立标、对标、追标和创标等四个过程。立标就是收集、整理和完善学习对象的标杆信息,为对标提供及时、充足的标杆信息;对标就是将需要改进的项目与标杆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找出可以学习、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追标就是在模仿学习标杆先进经验,改进自身工作,提升工作绩效;创标就是消化吸收标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活动,创造新的标杆纪录。

在推行标杆管理时,应尽量做到:一是领导要重视,群众要全方位、全过程地参与;二是企业的所有标杆管理活动必须始终围绕绩效改善为中心推进,始终将绩效改善作为检验标杆管理事业成功的唯一标准;三是标杆管理运行机制必须畅通、高效,标杆激励机制有效到位;四是在推行标杆管理时,只有正确处理好标杆管理与其他管理工具的关系,才能保证标杆项目的成功率;五是遵守行业标杆行为准则,确保标杆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六、价值工程法寻找降本增效之路

价值工程法是通过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功能分析,使目标以最低的总成本(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对选定管理项目进行价值工程分析,寻找降本增效的思路,来提高工作效率和价值。

提高价值主要有以下五个基本途径:一是提高功能,降低成本,大幅度提高价值;二是功能不变,降低成本,提高价值;三是功能有所提高,成本不变,提高价值;四是功能略有下降,成本大幅度降低,提高价值;五是提高功能,适当提高成本,大幅度提高功能,从而提高价值。

在开展价值工程分析时,应注意:一是在分析问题要避免一般化,概念化,要作具体分析;二是要收集一切可用的成本资料,尽量使用最好、最可靠的情报;三是要充分利用有关专家,扩大专业知识面;四是要敢于打破现有框框,找出障碍,发挥真正的独创性,克服障碍,进行创新和提高。  

七、QC小组活动将“小改小革”制度化、规范化

QC小组活动是企业员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制度化、规范化的“小改小革”活动,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一是种群众性质量改进和绩效提升活动。

根据工作性质和内容的不同,QC小组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现场型,主要以班组、工序、服务现场职工为主组成,以稳定工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二是攻关型,一般由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组成,以解决有一定难度的质量关键为目的;三是管理型,以管理人员为主组成,以提高工作质量,改善与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四是服务型,由从事服务性工作的职工组成,以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

QC小组的组建上,应根据小组类型、活动课题特点等不同,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上下结合三种形式来组建。自下而上的组建程序主要适用于那些由同一班组(或同一科室)内的部分成员组成的现场型、服务型,包括一些管理型的QC小组。自上而下的组建程序主要适用技术攻关型QC小组。上下结合的组建程序适用较为重要的或重大影响的,需要由上级指定活动课题的QC小组组建。 

八、SWOT分析法合理确定工作策略

SWOT分析法是从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等四个维度,弄清企业资源优势和缺陷,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确保企业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领域,从而科学合理制定企业工作策略,以获取竞争优势。SWOT分析法是一种策略态势分析法,有利于合理确定工作策略。

优劣势分析(SW)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竞争优势(S)是指一个企业超越其竞争对手的能力,竞争劣势(W)是指一个企业不敌其竞争对手的能力。

机会与威胁分析(OT)是分析外部环境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起着促进或制约作用,如何体现为促进作用是表现为机会,如果环境对企业经营起着制约作用就是威胁。开展机会与威胁分析是企业制定合理经营策略的前提。

SWOT分析时,应先从内部着手,分析自己的竞争优劣势,然后再从外部的影响来评估竞争优势,最终形成一个完整企业竞争态势图。每个企业在制定策略时,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通过优势来弥补劣势,努力用自己的竞争优势将外部机会转化为竞争实力。 

九、头脑风暴法制造工作新创意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或自由思考法(畅谈法,畅谈会,集思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是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法创意来源有四:

联想反应:联想是产生新观念的基本过程。在集体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每提出一个新的观念,都能引发他人的联想,相继产生一连串的新观念,产生连锁反应,形成新观念堆,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热情感染: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集体讨论问题能激发人的热情。人人自由发言、相互影响、相互感染,能形成热潮,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地思维能力。

竞争意识:人类有争强好胜心理。在有竞争意识情况下,人人争先恐后,竞相发言,不断地开动思维机器,力求有独到见解,新奇观念。

个人欲望:在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个人的欲望自由,不受任何干扰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头脑风暴法应鼓励每个人畅所欲言,提出大量的新观念。

在开展头脑风暴法时,应注意以几点:一是主持人应善于激发成员思考,使场面轻松活跃而又不失脑力激荡的规则;二是控制发言频率,避免形成辩论会和发言不均;三是要多以赏识激励的词句语气和微笑点头的行为语言,鼓励与会者多出设想,禁止使用否定性负面的言语;四是要掌握好时间,会议持续1小时左右,形成的设想应不少于50种,确保创意丰富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