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试走小若岩栈道

(2016-03-22 15:03:00)
标签:

楠溪江

栈道

小若岩

大若岩

埭头古村

分类: 驴行

试走小若岩栈道

边走边看

http://s1/mw690/002ZsTgUgy70jr1jR4Ye0&690

大若岩景区早就名声在外了,殊不知,近在咫尺的小若岩也是颇有来头。小若岩泛称大若岩镇小若口村后面的山景。以前由于地处深山,人迹罕至,以至于名声远没有大若岩。近年来,由于连接楠溪江岩头和大若岩核心景区的41省道复线从小若岩山前经过,并且小若岩景区栈道开发已近尾声,小若岩逐渐掀开迷人的面纱。2016317日,抽个时间走走小若岩。

http://s3/mw690/002ZsTgUgy70jr3oJA642&690

http://s13/mw690/002ZsTgUgy70jr3rw1m8c&690

http://s3/mw690/002ZsTgUgy70jr3vzCa62&690

http://s8/mw690/002ZsTgUgy70jr3xYBF97&690


上午7点驱车半个多小时来到小若口村后大东村旁的41省道复线楠溪隧道口,停车从左侧游步道上山。沿着修葺一新的游步道蜿蜒而上。一路上,壑深林密,涧水潺潺,岩石嶙峋,美不胜收。小若岩位于陶公洞东侧五、六里的深山当中,与崖下库互为毗邻,同样也是因为山峰秀丽奇特,才有小若岩之称。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载:“在城西北百里,层岩壁立,水石清奇,西南有洞,下临深壑……天下之奇,果尽于此矣卜……固叹山川秀发,引人兴致如是哉……小若之奇,真足卑雁荡、侮玉甑,为瓯中第一,不诬也。”


http://s15/mw690/002ZsTgUgy70jr3Azq64e&690

http://s3/mw690/002ZsTgUgy70jr3DjIm62&690

不消40分钟,便来到小若岩洞。小若岩洞,悬嵌在离地200余米高的壁立悬崖间,下有数十米,上有百余米。小若岩洞深20余米,宽30米,高60米,洞壁呈灰白色,相当明亮,洞下凹上凸遮风挡雨。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载:以前,洞中曾建有寺庙楼阁,凿石雕栏,复宇层阁,就岩而立,宽邃窈窕,明敞严净,可居二十余人。如今断墙裂垣犹存。站在洞口环视,只见山峦叠嶂,美轮美奂。



 




 



http://s7/mw690/002ZsTgUgy70jr3NnT0b6&690

原先,小若岩洞与外界唯一通道的是一条先人从峭壁上凿出的栈道。进出此洞的游人香客,只能侧身专注贴壁缓移,更不敢看四周美景,生怕一不小心滑下深渊。现在栈道拓宽了,平整了,并加上护栏,让你轻松地一饱眼福。现在的栈道并不限于仅到小若岩洞,而是沿着悬崖峭壁半山腰延伸连接好几座山,有800来米长。栈道犹如腰带,贯穿山腰,上离崖顶几十米,下离山脚十几米至上百米。横跨栈道,人如半空飞鹰,脚下凌空,耳边风响。恐高者如靠近玻璃护栏,会心惊肉跳,冷汗直冒。走在栈道上,远近奇峰怪石绝洞一览无余,以前只能远观的石洞也可亲临欣赏。


http://s13/mw690/002ZsTgUgy70jr3QUMs8c&690

 



http://s12/mw690/002ZsTgUgy70jr3UmHFbb&690

走下玻璃栈道,沿之字形游步梯上行,来到另一条栈道口,看到有一支路通往山坳,轻装继续向上,便是山顶了。据正在修路的村民介绍,该山顶就是九龙寨。宋末元初,元兵铁骑入侵,宋幼帝崖山跳海殉国,有京城二品大员的女儿为救国难,毅然招兵买马,在“小若岩”建寨抗敌,后被元兵围困,终因弹尽粮绝,后援无望,于是凌空飞下,舍身取义!现如今,寨落已无处可寻,遗迹已被灌木丛草所蔽。站在山顶,俯视埭头古村处于船型山岙之中,依山而建熠熠生辉,村外溪流潺潺,绿野一片。脚底下,山势如溪中螺丝节节攀升,怪不得该山村民称之为“九螺山”。


http://s11/mw690/002ZsTgUgy70jr3XiRQ0a&690

从山顶返回,走过山寨下方凌空栈道,便是下山的游步道了。新修的石条山路蛇行而下,亮白亮白的,一眼看不到尽头。走在游步道上,回望山脊,各色石壁一字排开,峭然林立,像一位位身穿铠甲的勇士;石壁中部,灌木杂草,苍翠欲滴,似有千军万马掩映在战壕之中;粗壮石质旗杆上的伞状灌木,犹如旌旗呐喊助威;整块相连的石壁就像一枚巨大的铜锣,铿锵有力。细看两个圆桶型山包,似泱泱大鼓;细看鼓槌,又似一支长矛,又称“铩”,铩头依稀可见……。因此,村民口口相传,山上 “锣旗鼓铩”俱全。


 



http://s15/mw690/002ZsTgUgy70jr42LM2ee&690

30分来钟后,来到埭头古村。埭头古村建于元代后期,背依九螺山,丹崖如染。古村以陈氏大宗祠到卧龙岗为中心区,分布着陈氏宗祠、积翠祠、墨沼池、墨沼生香、裕后祠、屈庐等古建筑。尤以华祝祠(亦称鲁班祠)与松风水月最为著名。巨大的古樟树,别致的琵琶井,让人流连忘返。


http://s8/mw690/002ZsTgUgy70jr4cvtld7&690

 



http://s10/mw690/002ZsTgUgy70jr4igK579&690

经过古村,返回大东村楠溪隧道口的停车处,走一环线用时2小时了多,里程约7公里。小若岩的金锣寨、悬蛛岩、双仙门洞等景点只能在脑海里慢慢品味了。


http://s6/mw690/002ZsTgUgy70jr3lOwRa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闲走茗岙
后一篇:银杏黄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