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2012-05-06 11:08:08)
标签:
杂谈 |
应试教育一词是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被逐渐放大并流传开来的,原来,并没有应试教育一说的,其实就是流传于我国多年的一种教育方式。素质教育是近十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展开推行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也是近些年来才流传开的说法,现在人们对于这两种教育方式各有各自的认识,各种说法、理论都认为素质教育的我们最好的发展方向,应试教育罪大恶极,本人认为不尽其然啊,其实各种教育教学的方式也好,模式也好,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最好的方式就是发挥其积极的,避免其消极的,或许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我们在这儿所谈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谈到学校教育就必须谈到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不管什么方式的教育或教学就是一种活动,活动的过程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教育的目的确定了,那们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方式就都是次要的了,我们追求的是教育的目的。
本人以为,给教育方式、教学模式具体一个定义是很难的,往往也是不准确的,我们只能从技术层面去定义某种教学模式,如果只是简单地说某些行为活动是应试教育,某种行为活动是素质教育是不准确的。我们所说的两种教育是从它们的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去综合评定的,而不是单纯指过去的教育或现在的教育,最终的评定是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说起来,这个目标很美好,也很诱人。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让学生全面发展,但这个目标太宽泛了,操作中很难具体的考查,现在很多人都把学校的各种活动开设是否完全作为一个标准,也的片面的。而本人认为考查某种行为是否是符合素质教育,更应该看是让学生自己学到东西还是教给学生东西,其实,总的感觉是我们推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新,这才是目的。而所谓的应试教育的是为了教会学生什么,让学生掌握什么。这或许就是他们的本质区别吧。其实这些思想并不是现在我们才发现或发明是,在很早以前就有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说法,这就是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体现。所以,我认为凡是为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活动就是素质教育,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和理论的就是应试教育。
现在的教育方式其实本无优良之分,关键是看我们的理解,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发展是最重要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掌握一定的知识,是谈不上发展的。其实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是统一的,知识掌握的牢固了,能力一定会有提升的,能力的提高又可住进掌握更多的知识。我们应该把原来我们的教育思想那些优秀的东西借鉴过来,同时学习新的教育思想。而不能把现在推行的素质就说的那么的完美,把原来的教育就说的一无是处。我曾经听过一个家长说过,某个学校真搞素质教育啊,学校每天都搞很多的活动(我想他说的活动是指课外的非知识学习方面)。难道这就是素质教育吗?所以,教育唯一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教育过程是为这一目的服务。我们的教学过程,只要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就是好的。至于具体的教学模式,不管是新的还是旧的,我们都是可以运用的。素质教育推行了这么些年了,现在还有人整天在批判过去的教育,甚至现在学生出现什么问题就会把问题归结到过去的教育上,这似乎有些不合理了,现在的孩子都是在素质教育成长起来的,我们为什么还要有问题归结到过去的应试教育上呢?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在素质教育的推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还不完全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具体的考评标准是什么?什么才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标准还不具体,无法考查。现在都说,学生的发展是纵向的比较,学生比以前进步了,就是成绩,但我想说,现在的高考是纵向比吗?我们现在极力地否认让学生横向的比较,可升学就是横向的比较,如果只是纵向的比较,人就不会进步,人就不会有过硬的心理。而本人认为,全面加特长的教育或许是最能体现人的发展的教育,基本的要求是人人必须达到的,而特长的发展是发挥个人的优势。
人发展的复杂的,教育也是复杂的,所以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应该关注的问题,既不能全盘否定过去,同时更要向前发展才是最正确的。找到最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才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