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鹿原》收视要逆袭,编剧申捷松口气:写《白鹿原》是想换个活法儿

(2017-06-07 09:47:37)
标签:

白鹿原

http://s9/mw690/002ZrIY5zy7bG5aXiBy88&690

引言:《白鹿原》自4月16日开播以来,虽然一直获得高口碑(豆瓣评分达9.3),但总是在收视上抱憾,剧集行进过半,收视也迎来提升。据酷云EYE Pro数据显示,6月5日江苏卫视播放的第47、48集关注度达到了0.2073%,成为开播至今的高点。


http://s5/mw690/002ZrIY5zy7bG54MtVO94&690


说来有趣,电视剧改编文学作品,很少躲得开“不忠于原著”的谴责,《白鹿原》被认为走到另一个极端。接受采访时,编剧申捷坦言,如果当初权衡利弊,就没有今天的《白鹿原》。潜心三年完成剧本,他感觉自己经历了一次蜕变,把前十几年的编剧生涯全部扔掉,借《白鹿原》洗涤生命。


申捷说:“其实我是鹿子霖的后代,精致的投机分子,鹿子霖投机时所占的各种便宜我都经历过。然而只有亲身体会过白嘉轩守的不易,必须经历过牺牲和世人的不认可,才能明白《白鹿原》对中国文化的‘守’、‘变’、‘扬’、‘弃’的辩证思考。我认为我忠于了原著精神,这是我得意的。”


忠于了什么?


http://s7/mw690/002ZrIY5zy7bG56jt0aa6&690


接手《白鹿原》编剧时,申捷36岁,当初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这部戏会找上他,而自己竟然答应了。他说以前的自己是“鹿子霖的后代”——精致投机分子。入行十余年,他一直是编剧中的收视保障,前有《重案六组》,后有《虎妈猫爸》。


“我这人溜得特快,当初做完《重案六组》,警察戏就不能上黄金档了,我就溜了。看韩剧《大长今》受启发,觉得女人戏一定火,就写了《我是一棵小草》、《笑着活下去》;《媳妇的美好时代》播火了,我又赶紧做起都市喜剧,写了《虎妈猫爸》,总之就是转得特快。”


这也是申捷压根儿没想过改编《白鹿原》的原因,“整个戏的调性,会让人担心拍和播都困难,就算你写出心肝肺来,见不到观众,那几年都算‘荒废’了。”


他曾经按惯常思路为出品方联系过很多老编剧,遇到了各种推托之词,一位和他关系不错的前辈劝他,“你不要沾,这种题材吃力不讨好。那片太深了,你挖不进去!”接手之后,他几度写不下去,只能一头钻进史料里刨,党史、宗族史、民国史、县志。


“我一个北京人,写的时候发现根本没法下笔,太可怕了,”申捷希望每一个结构,每一个时期都忠实原著,“方言我集了一本,关于吃集了一本,一场求雨戏,我把宋代的古词故调都找到了。鹿子霖的县议会我写了一集半,怎么开会,怎么分车马费,几个代表住一个房间。还有白灵生孩子,跟大婶说:‘我好想叫你一声妈呀!’她怎么那样感动?我体会不到。


后来找到一位女红军的回忆录,写她在一个后有追兵,前面追不上大部队的境况下生孩子,拿破瓦片烫水割脐带,大婶跟她说,孩子你放心走吧,我死了也要把他养大。这些情节,一定是先在心里攒了好多好多材料,你才会有感受,才能在心里长出来,相信这些不是小说杜撰的。后来那段我写得特别动情。”申捷说。


开拍前的剧本研讨会上一片叫好,但也有老教授评价不忠于原著,申捷禁不住委屈。研讨会当晚,陈忠实先生临时决定请申捷吃饭。一来就很高兴地搬了个小马扎坐在他面前津津有味地讲自己写《白鹿原》小说的始末原委,评奖时的遭际和最后竟然是一个最左的老编辑为他说话一锤定音。


“讲完了,他说:‘你明白了?’然后拍着我的肩膀说,你做你的不用理会别人。饭桌上倒第一杯酒时,老先生站起来敬我,说:‘以后有什么事你直接找我,不要再找别人了。’”那时候,陈先生已经看过剧本了,在申捷的印象里,他始终没有一句对剧本的评价,这也体现了陈忠实对申捷的信任。


改编了什么?


http://s16/mw690/002ZrIY5zy7bG58hitVdf&690


涉及历史庞杂,只是《白鹿原》的基础难度。小说中有大量插叙,经常是“多年以后”如何如何,改编时仅人物的出场顺序,申捷就排了几个星期,让他更发愁的是,这些颠倒时空的插叙是作者有意为之,用笔墨的留白为历史留白。


“他很多东西不写,比如城里的事不写,白灵和鹿兆海怎么相爱的不写,跟兆鹏怎么相爱的也不写,可电视剧照顾观众心理,得把这些情节全补上。”创作中途,申捷赴西安到陈忠实先生那里找答案,像学生赶考一般。


“我把陈先生写的随笔、散文、中篇评论都看了,才敢去见他。我带着几个问题,包括玄幻的部分、田小娥的情爱部分和一些敏感的话题内容。老爷子很通达,他说玄幻是因为人的闭塞和时代局限所致,完全可以加以批判地写。


情爱的本质是压迫下人的互相温暖,田小娥渴求真正的理解和关爱。他觉得性点到为止,重要的是写到田小娥的内心。”


所以,电视剧里保留了求雨、镇塔的情节,而田小娥的调性较之小说所改变,戏份也加重了。


申捷解释:“我写了她的干净,她不认为睡男人很脏,是男人对她的态度很脏。其实在我心里,白灵和田小娥是同样的女子,我有意安排了一场她俩在窑洞住上一宿的戏,互相感觉亲切。在那样一个原上,田小娥是用身体反抗,而白灵是想跑出去追求,她们都不服男人的世界。”


http://s16/mw690/002ZrIY5zy7bG59mMjRcf&690


另一改动稍大的人物是鹿子霖,后面的剧情,白嘉轩和鹿子霖会相互扶助,而不是勾心斗角到底。“鹿子霖在小说里是阴冷的,‘半个村的娃都是他的私生子’,而我把这些略掉了,希望鹿子霖‘暖’一些,他是有私心,但不是没底线,土地、钱、面子、儿子就是他的底线,他不能背叛的。我写他害田小娥和白孝文,是有懊悔,有恐惧的。”


申捷也没有把白嘉轩完全当作正统人物来写,他理解,白嘉轩和鹿子霖正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守和变”的辩证关系,“守什么?变什么?哪个是褒义词?其实是相对的。我认为白嘉轩一路被时代的风吹得跌跌撞撞,守着祠堂的威严,任风自八方吹来,我自岿然不动。


他的狭隘,是中国农民的狭隘。而鹿家人一心求变,鹿子霖精明地变,鹿兆鹏坚韧地变,他不断地被打倒,又不断地站起来。” 剧中加了一场白嘉轩和鹿兆鹏的辩论,他们一起给祖宗敬香,辩论祠堂到底是什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C7mqyYrp6vibypGjQLzuibdppIELWUsxdMTBViaD4da9hRfxHugwswNyqtEEpFaMuI8g2O1ulkcR9dhkEhYaYb2w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我相信我写出了对中国文化的思考,有扬弃的立场和勇气。扬的是什么,弃的是什么?我果断地写出了朱先生也会觉得应该在田小娥的尸骨上镇塔,也会偏听偏信,白嘉轩会不理解鹿兆鹏和白灵,会咬牙做一些狠事。”申捷觉得,对原著作者的尊重是从内心深处敬畏、继承,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拼尽所学去改造,这是职业编剧的责任所在。


可不可以不套路?


对申捷而言,改编《白鹿原》最大的难,还不在技术层面,而是转变思路。申捷的几部苦情剧都是当年的收视冠军,那些故事大多从新闻事件中生发出来,用熟知善用的套路创作,收视无往不利。


这或许也是《白鹿原》出品方请他来编剧的原因之一,却和他接下《白鹿原》的初衷正好相悖。“我想把前十几年扔掉”,申捷说,这次他花大力气拆解套路,每个细节的增删必须是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增加戏剧张力。


比如,对白嘉轩之前六个妻子死于非命的戏剧化情节一句台词带过。申捷说:“如果完全按套路,我至少得留他之前一个老婆,还会写仙草怎么被吓到了,前几集必须把观众抓住了。” 


小说中朱先生独闯清兵大营劝方升退兵,电视剧里又多了个白嘉轩。如此设计是为了省去朱先生和方升的对话。“朱先生和方升说的一席话拍出来就成《辛亥革命》了,而不是写这个原。我有意让白嘉轩不进帐,只看跑出来军士的反应。


从前的生活,申捷自比是鹿子霖的后代,精致的投机分子,名利双收却苦恼满怀。这不是矫情,他解释说:“当鹿子霖的生活过多了,原始积累到一定份儿上你又没有过多的贪欲时,特别苦恼。多见一个人就多付出一分成本,感觉人心就是地狱,彼此之间会产生各种隔阂,甚至跟爹妈之间也一样。什么能解决我的苦恼?我四处找答案,于是那两年我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接了《白鹿原》。”


申捷想借《白鹿原》静心,从此不用手机,与人联系交往靠电子邮件,“因为以前的生活是另一个极端,离不开手机,写《白鹿原》的时候想换个活法,挺好的。结果,剧本写完试着恢复回去,发现回不去了。”(作者:金力维 来源:北京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