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处理软件word评课稿---李茴茴
(2014-05-14 15:17:43)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评课稿 |
该节课的知识量较大,对知识点和技能的落实的活动安排比较紧凑。课堂任务的分解较为合理,活动的衔接和过渡比较自然、流畅。这节课,能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比较、探究、展示交流等环节,培养提高学生观察、回忆、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内容难度不大,教师在教学结构的设计中主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层次清晰。课堂上和谐、探究、活泼、创新的学习情境和气氛令人印象深刻,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教师的主导,清晰的过程。
在整个教案设计中,思路连贯,任务案例典型新颖,体现了一个信息技术老师的无穷智慧。教案条理清晰,阅读完教案,上课已经成功了一半。对于课本的内容处理和挖掘非常到位。。学生们在相互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纠正错误,做到了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这让老师轻松不少。
合理设置的任务是信息课的关键,任务驱动效果非常显著。统观整节课,教师提问和学生任务相辅相成,给学生自由时间操作,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交流。
二、学生的主体,轻松的探究。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自主的学习显得比其他教学方式更为重要。学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所获得知识和本领比任何方法记忆更持久。在方老师的课上,一些关键问题的设置说明了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的必要性。接下来任务的设计也恰好地反应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即使同样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素质和教学环境也会不同。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回答,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的多样性也是正常的,也恰恰反应了这个任务的目的性。在上课中也发现了学生上课产生不同结果的情况,处理的还是比较及时到位。
在课堂小结部分,学生能准确地总结本次课上的几个要点,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信息技术课就是要对创新能力进行挖掘,少一点讲解,多一点探索,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三、改进之处
整节课,教学过程脉络清晰,步骤到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氛围浓厚。但是在某些环节处理上还有不少改进之处。比如让学生讨论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能提示注意事项,并要求以小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