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评课稿(温金雷)
(2014-05-14 15:08:27)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评课稿 |
该老师的教学手段采用演示实验与多媒体相结合,教学模式采用定向—结构—活动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讨论和个人展示等。
她通过两个实验加深对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感性认识,指导学生合作完成,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规范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描述实验现象,突出热量的描述,再让学生展示化学方程式。做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实验时,可巩固铵根离子的检验,也可增加趣味实验,在小烧杯下放玻璃片,并滴数滴水,实验中发现烧杯和玻璃片粘在一块,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她通过实验将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然后让学生给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这个学生不难找出,因为书本上就有定义,目的是让学生由动转为静,接着思考:在学过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哪些是吸热反应,展开讨论,然后归纳总结。
然后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放热,而有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吸热,什么原因决定的。经过讨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从反应体系的内能变化分析,二是从反应过程中断键与成键分析,断键过程吸热,成键过程放热,若断键过程中消耗能量多,则为吸热反应,若成键过程中放出热量多,则为放热反应。
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以图的形式呈现学生一目了然,增加了学生对内能的感性认识,还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该老师这节课的课堂设计合理,教学手段丰富,又符合新教材特点,所以目标完成率很高,教学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