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月流火”漫想

(2012-07-26 09:32:25)
标签:

七月流火

二十四节气

方圆

遗憾

不完美

分类: 心情随记

 大暑节令已过了几天,北方进入三伏天气,真是名不虚传的酷暑季啊。

太阳或隐或现,但威力不但丝毫不减,反而空前高涨,空气里潜伏着热浪,迎面向你扑来,炙烤着每一寸皮肤,脚下的土地也缓缓地释放着热量,踏入其中,如同置身于大地的暖炕。你爱或不爱,大自然都无私地提供你桑拿环境,带你享受汗蒸。风,在这个季节也变得格外吝啬,树梢都难得触摸她的一丝身影。

 

 

这闷热的季节,人们的脚步多了些慵懒,无需大步流星,早已汗流浃背。只有树上的知了在肆意地高歌,这是它们生命的鼎盛期。自我明白它们要承受三年或许更多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才换来一夏的狂歌之后,对生命更心存敬畏,“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生命短暂,容它们以自己的方式绚烂吧,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这个时候,人们爱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气的炎热。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所记载的时令与北方也最为吻合。大家通常认为“七月流火”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时候。其实,“七月流火”原意是天气开始转凉。出自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七月是指农历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是指大火星,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大火星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每年农历五月黄昏时心宿在中天,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农历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时暑热开始减退,“知暑渐退而秋将至”,故称“流火”。即天气转凉的意思。 

 

 

现代人在夏季越来越依赖于空调,三伏天里,早上就感暑热难耐,空调显示屏上赫然显示着32度的室内温度。假期宅在家里,索性辛苦它吧,在这个火热的季节委屈它连续作战了,自上午至又一个黎明。想到诸如我之类的人多矣,室外的温度怎能不高。不过,我们老百姓居家过日子,电费所限,空调温度大多在27度,尽管这样,当有识之士忧虑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恶劣时,我自是心虚得很,这里有我们罪恶的贡献啊。

 

 

以前看到一位作家写文章说享受四季分明的感觉,所以,冬日,他坚持用火炉取暖,有种浓浓的暖意,氤氲在书墨之间;夏日,他用蒲扇摇一片清凉,享受自然的火热洗礼。读后,我哑然一笑,当今物质极大丰盈、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渴望山水田园生活又难以舍弃都市的繁华和便捷。他这么一味地慕古风而倒退,典型的文人浪漫思维,要么,他真的是特立独行、高洁超然之士,要么,矫情而哗众取宠之人,我想,后一种情况居多吧。

 

 

看二十四节气,大寒过后是立春,冷至极而转暖;大暑之后是立秋,热之极而转凉。

想世上万物大多也如此,四季交替,自春夏至秋冬,热到极致进而转凉,冷到极点始而温暖,所以有这样一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以自然之变化来启迪人们在最艰难的时候要充满信心,看到希望。

 

 

一日之变化,阴阳此消彼长,冬至时节,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极限之后始而转变,日渐长,夜渐短,坚定有序地直至夏至,从而白天最长,而黑夜最短,如此周而复始。

 

空中之皎月,圆则缺;人间之储器,满则溢;人世之变化,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国家格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小说故事情节之发展,高潮之后是结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宇宙间的万物都是有生有灭能垢能净可增可减的。

 

所以,人之立世,虽曰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但做事,不可太过;说话,不可太满;为人,过刚,则易折,刚柔相济为最好。

古人所说,做人要学会外圆内方,“方”,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是做人之本,一个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外人所左右。人仅仅依靠 “方”是不够的,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还需要有“圆”的包裹,圆”,本指圆滑世故,融通老成,在这里指一个人做人做事讲究技巧,既不超人前也不落人后,或者该前则前,该后则后,能够认清时务,使自己进退自如、游刃有余。做人的良好境界是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外圆内方。   

 

真正的“方圆”之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忍的精神,有让的胸怀,有貌似糊涂的智慧,有形如疯傻的清醒,有勇猛斗士的威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

真正的“方圆”之人能对大喜悦与大悲哀泰然不惊。

真正的“方圆”之人,行动时干练、迅速,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

真正的“方圆”之人,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挫折与逆境积蓄力量的沉默。

 

 

人生路漫漫,明天永远是未卜的,如果我们处于困境,前途渺茫,观自然万物,省察自身,也不可绝望,当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转机出现。

 

 我们常有的思维总爱羡慕别人的拥有,而对自己的欠缺耿耿于怀。其实,这个世上,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划上了一个缺口,你不想要它,它却如影随形。
  
   人世间,哪里有完美?想到仓央嘉措迷惘时,曾长脆于佛前追问: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个婆娑的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的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所以,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人世间,本来就不完美,在不完美中珍惜拥有,在残缺中体验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