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市场存在这样的规律。它就在我们身边,如此简单,一直等待我们去发现,去运用。
接下来再来看第二个40
周(黄色粗线到灰色粗线之间)的表现,首先是第一个10
周(黄色粗线和细线之间)出现震荡,先下跌再上涨,最终收盘超过了10
周内第一个K线的收盘价,并出现了一个高点,所以属于上升趋势周期,这个比较隐晦,需要仔细地去看,才能够辨认清楚;
第二个10
周(黄色细线和绿色粗线之间)是从高点到低点的下跌,是趋势周期,但是也出现了一个高点,这样就完成了第一个20
周(黄色粗线到绿色粗线之间)一个高点到高点的循环周期。因为在这个40
周里是从高点到低点的周期,所以第一个循环周期(前20
周)是高点到高点的循环周期;
第三个10周(绿色粗线到绿色细线之间),是从低点到高点的趋势周期;
第四个10
周(绿色细线到灰色粗线之间)是高点到低点的趋势周期。
在第二个20
周(绿色粗线到灰色粗线之间),是低点到低点的循环周期,在整个的40 周里,是高点到低点的趋势周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如果一只股票在第一个10 周里面是下跌的,那么它未来30
周整体也是下跌的,同时在前两个10
周里面分别出现一个高点,后两个10 周里面各出现一个底部。
第一个10
周:下降趋势周期(出现一个高点),下降循环周期的开始,在这个周期里会出现一个明显的高点,这个高点决定整个周期的强弱。往往是单边趋势下跌。
第二个10
周:下降趋势周期(出现一个高点),10 周的趋势周期结束,也是小循环周期的终结,这个周期里也要求出现一个高点,两个高点之间的周期接近10
周,在这个小循环里是下降趋势循环的风险释放区,整个下跌空间会在这个周期出现。
第三个10
周:上升趋势周期,在本周期里会出现趋势周期,在这个趋势周期里会出现一个低点,这个周期涨幅越大就意味着下一个趋势周期波段越剧烈。
第四个10
周:下降趋势周期,这是一个多重周期交汇的周期,首先是10
周的趋势周期,在这个周期里会出现一个低点,在20 周的小循环里两个低点之间接近10 周。
在40
周的大循环里最低要求整体是向下的。
第一个20
周:高点和高点的循环周期
第二个20
周:低点和低点的循环周期
第一个40
周:高点到低点的趋势周期
下面的案例是新加坡的海峡指数,它的周线周期循环是什么样的?在观察周期循环之前我们需要先解决一个问题,即如何选择起点。起点的选择很重要,在前文中笔者也提到过,起点的确定需要选择一个重要的低点,此处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低点,而非高点。前文中笔者解释过这个问题,低点比高点更有效,原因在此就不赘述了。根据低点原则我们选择海峡指数的起点是2011
年10 月7 日这周,最低点是2521 点,如图2.2.C所示:
图2.2.C 海峡指数周线周期图
图2.2.C
就是海峡指数的周线图,在图中可以看到从起点2521 点开始,市场总共经历的4
个周线周期循环,图中每两条细线之间的时间是10周(只包含一条细线),两条粗线之间的时间是40
周(只包含一条粗线),即一个周线周期循环,笔者将依次阐述每个周线周期循环的基础。
第一个周线周期循环(蓝色):在第一个10 周里,从一个低点a
出现上涨而后回调,出现了一个高点和低点;
在第二个10
周里出现了一个低点b,而后一直上涨直到结束,属于典型的上升趋势周期,这样共过了20
周,20 周是一个小循环,即从一个低点a 到另一个低点b 的循环;
第三个10
周里,出现了震荡,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高点a,也就是整个40 周内循环的高点;
第四个10
周是先跌后涨的10 周,先是快速下跌,然后见底反弹到高点b,但是最后一根K 线没有超过第一根K
线,因此仍然属于下降趋势周期,此时第二个20
周的循环也结束了,这个20 周是从高点a 到高点b
的周期循环,但这个循环不太好辨认。
整个第一个周线周期循环,是从低点到高点的上升趋势循环,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个10
周:下降趋势周期(但有一个低点)
第二个10
周:上升趋势周期(开始就是低点)
第三个10
周:下降趋势周期
第四个10
周:上升趋势周期(但没有高过起点)
第一个20 周:低点a
和低点b 的循环周期
第二个20 周:高点a
和高点b 的循环周期
第一个40 周:低点a
到高点b 的趋势周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