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理论》连载二十七:第七章<四段五点预测> 第三节 四段五点模型扩展(下)

分类: 模型理论1 |
第三节 四段五点模型扩展
涨跌的趋势有强有弱,不能一概而论,在上涨强势的时候股价回调的幅度可能就会很小,在下跌强势的时候股价反弹的幅度就会小,而上涨弱势时的回调走势和下跌弱势时的反弹走势都会比较强烈。
对于这些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就需要用到四段五点模型的扩展了。
下跌四段五点模型扩展
在前文中笔者提到了上涨中回调的三种计算方式,分别是根号 1、根号 2、根号 3,它们对应着股价上涨中回调的三种方式。同样的道理,股价在下跌后的反弹中也会存在三种不同的方式,它们也分别对应着根号 1、根号 2、根号 3。
前文中笔者提到的主要是根号 1 的计算方式,本节内容主要讲解根号2 与根号 3 的计算公式。
根号 1 的计算公式如下:

根号 2 的计算公式如下:

根号 3 的计算公式如下:

根号 2 的反弹案例如下:

如图 7.3.D 是 000516-- 国际医学从2015 年 12 月 29 日到 2016 年 1 月 29 日一个月间的日 K 线走势图。
图中股价处于下跌走势,笔者用红绿色线条标记出了一个跌多涨少模型,模型的最高点 S 为
23.44 元,最低点 H 为 14.39 元,根据公式
可求得 E 点的预测位为:
然后以低点 14.39 和 E 点预测位 16.26 分别为箱体的下沿和上沿画出箱体(如图中黑色虚线标识)。
在实际的走势中股价于 2016 年 1 月 25 日以 16.28 元的价格出现波段最高点,并且收盘于箱体上沿之下的15.97元,收出长上影线并且 K 线实体位于箱体之内,次日最高点仍是 16.28 元,并且收盘于箱体之内,与前一日相比收盘价降低,表明股价无力突破此目 标位,那么此处可作为卖点。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当股价出现一波完整的下跌后开始反弹时,我们可以按照三个公式分别计算出三个股价反弹的压力位,然后视股价在反弹过程中何时出现无力突破的特征,以选择卖出点。
在实际走势中,股价正是由 2016 年 1 月 25 日这一天开始了下跌波段,投资者可据此回避风险。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的股票会反弹到根号 1 的位置,相对弱势的反弹到根号 2 的位置,最强势的反弹位是到根号 3 的位置。
根号 3 的反弹案例如下:

图 7.3.E 中航机电日线走势图
如图 7.3.E 是 002013-- 中航机电从 2015 年 12 月 21 日到 2016 年 2 月 29 日的日 K 线走势图。
图中股价处于下跌走势,笔者用红绿色线条标记出了一个跌多涨少模型,模型的最高点 S 为
24.16 元,最低点 H 为 15.70
元,根据公式可求得E点的预测位为:
然后以低点 15.70 和 E 点预测位 21.26 分别为箱体的下沿和上沿画出箱体(如图中黑色虚线标识)。
在实际的走势中股价于 2016 年 2 月 17 日以 21.49 元的价格出现波段 最高点,并且收盘于箱体上沿之下的 20.65 元,收出长上影线并且 K 线实 体位于箱体之内,表明股价无力突破此目标位,那么此处可作为卖点。
在实际走势中,股价正是由 2016 年 2 月 17 日这一天开始了下跌波段, 投资者可据此回避风险。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待行情走出来之前,我们无法判断股价到底回调到哪一个目标位,正确的做法是出现 S 点和 H 点以后,就分别以三种不同公式分别计算出股价调整的三个目标位,然后看股价在哪个价位的时候出现明显受到支撑的特征,在哪个价位出现明显支撑就可以在哪个价位买入。如果第一个支撑位没有撑住,则往下看第二个支撑位,依此类推。
模型的奥义在于将多变的股市固定化,其优势在于简单实用,劣势在于缺乏变化。通过三种拓展公式的灵活运用,投资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好的把握到股价的变化,获取利润。
习题
又到了结尾“彩蛋”的时间了。在本章第三节中笔者为大家提供了 E 点的拓展模型公式,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的股票会反弹到根号 1 的位置,相对弱势的反弹是根号 2 的反弹位置,最强势的反弹位是根号 3 的反弹位置。
在实际的走势中不止 E 点会出现强势弱势的区别,N 点和 G 点也是如此,下面笔者将会为大家提供下跌四段五点模型中的 N 点拓展模型公式:
N 点同样是一般情况下会反弹到根号 1 的位置,弱势时反弹到根号 2的位置,强势的时候反弹到根号 3 的位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尝试将这三种拓展公式应用于实际中,以加强自身对股票走势的把握。
对四段五点模型掌握深刻的读者可以尝试通过下跌四段五点模型中的 N 点拓展公式推导出上涨四段五点模型中的 N 点拓展公式。
如果你已经有了答案并且想要验证的话,可以扫码加入模型理论公众号,寻求详细解答。
没有思路的读者也无需担心,在后面的几本书中,笔者还会详细讲述这些拓展模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