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理论》连载十七:第六章<小波调整秘密> 第三节 小波预测模型实战案例(上)

标签:
模型理论孙国生 |
分类: 模型理论1 |
第三节小波预测模型实战案例
只要确定了走势符合上一节中的要求,就可以使用小波预测模型的分析意义,对股价未来的走势进行预测和分析。
图6.3.A
图6.3.A是上证指数从2014年6月6日到2015年4月2日的日线走势图。这个案例非常典型,在大盘这段期间的走势中,指数分别在强势目标位,正常目标位和弱势目标位各出现了一次回调。
2014年6月20日指数出现波段低点2010.53点(图中黑色S标识),此后指数开始上涨。如果我们想要使用小波预测模型对回调走势进行预测的话,就需要确定这段走势符合模型的适用条件,即在空间上满足高点H大于2010.35×1.1868=2385.88点。
图中可以看到,随着指数的上涨,直到2014年10月9日(图中黑色H标记),指数最高点2391.35,自低点之后首次大于2385.88,并且指数在这一天出现波段高点,之后指数开始回调,那么此时我们就可以使用小波预测模型来把握指数的回调低点,将高点2391.35分别除以三个模数可以得到三个目标位分别为:
弱势目标位E1=2391.35÷1.0934=2614.70点;
正常目标位E2=2391.35÷1.0626=2250.47点;
强势目标位E3=2391.35÷1.0461=2285.96点。
在实际的走势中,指数于2014年10月27日(图中黑色E标记)出现波段低点2279.84点,下影线跌破强势目标位后开始反弹,此后指数开始上升走势,投资者可据此把握到回调低点。
同时小波调整模型具有分析意义,首先确认走势符合时间要求,即上涨波段的K线数超过下跌波段K线数目的三倍。
低点S(2014年6月20日)到高点H(2014年10月9日)之间共有74个交易日;高点H到回调低点E(2014年10月27日)之间共有13 个交易日,符合要求,则可使用小波调整模型的分析作用。
如果股价在上涨过程中,在小波预测模型的强势目标位出现回调,代表预示股价的上涨均衡,新一波的上涨理论上会在时间或空间上大于之前的上涨走势,投资者可据此把握持股之后的利润空间。
图6.3.A(2) 上证指数日线走势图
2014年11月20日指数出现波段低点2437.47点(图中粉色S标识),此后指数开始上涨。如果我们想要使用小波预测模型对回调走势进行预测的话,就需要确定这段走势符合模型的适用条件,即在空间上满足高点H大于2437.47×1.1868=2892.79点(由于S点相同,所以图中蓝色和粉色H都需要满足这一条件)。
随着指数的上涨,指数在2014年12月5日突破2892.79点,随后指数于2014年12月22日(图中粉色H标记)出现波段高点3189.87,之后指数开始回调,那么此时我们就可以使用小波预测模型来把握指数的回调低点,将高点3189.87分别除以三个模数可以得到三个目标位分别为:
弱势目标位E1=3189.87÷1.0934=2917.39点;
正常目标位E2=3189.87÷1.0626=3001.95点;
强势目标位E3=3189.87÷1.0461=3049.30点。
在实际的走势中,指数于高点之后第二个交易日,即2014年12月24日出现波段低点2934.91点,最低点接近弱势目标位后开始反弹,可作为买入点,此后指数开始上升走势,投资者可据此把握到回调低点。
同时小波预测模型具有分析意义,首先确认走势符合时间要求,即上涨波段的K线数超过下跌波段 K 线数目的三倍。
低点S(2014年11月20日)到高点H(2014年12月22日)之间共有23个交易日;高点H到回调低点E(2014年12月24日)之间共有3个交易日,符合要求,则可使用小波预测模型的分析作用。
一般来说,弱势目标位是市场的极限回调值。如果是个股走势,股价在上涨过程中,回调到弱势目标位,往往预示着主力可能会采取一次性快速洗盘的方式,以达到股价拉升的目的。
如果投资者以此作为买点,将获得丰厚收益,但需要注意的是,股价的波动可能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所以一旦股价跌破买入当天的最低价就应该果断止损。
第三个小波预测模型同样以2014年11月20日的2437.47点为低点S,2014年12月24日指数结束回调走势之后立刻开始上涨,我们用小波预测模型对回调走势进行预测,因为低点没有变,而高点一直在上涨,所以可以确定这段走势符合模型的适用条件。
在实际的走势中,指数于2015年2月5日(图中蓝色H标记)出现波段高点3251.21点之后开始回调,此时使用小波预测模型来把握指数的回调低点,将高点3251.21分别除以三个模数可以得到三个目标位分别为:
弱势目标位E1=3251.21÷1.0934=2973.49点;
正常目标位E2=3251.21÷1.0626=3059.67点;
强势目标位E3=3251.21÷1.0461=3107.93点。
和之前的走势相同的是,指数同样于高点之后第二个交易日出现波段低点,低点数值为3049.11,最低点跌破正常目标位之后开始反弹,并且收于目标位之上,则此处可作为买入点。
图中可以看到,在实际的走势中,次日指数开始上升,投资者可据此把握到回调低点。
同时小波预测模型具有分析意义,首先确认走势符合时间要求,即上涨波段的K线数超过下跌波段K线数目的三倍。
低点S(2014年11月20日)到高点H(2015年2月5日)之间共有54个交易日;高点H到回调低点E(2015年2月9日)之间共有3个交易日, 符合要求,可使用小波预测模型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指数在正常目标位出现回调低点,预示市场回调幅度正常,指数回调是正常的休整,往往还会延续原来的走势。
投资者可据此把握指数的上涨空间。在个股走势中,投资者也可以以此作为买入点,但需要注意的是,买入之后一旦股价跌破买入当天的最低价就应该果断止损。
小波预测模型不仅适用于大盘,在个股中同样适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