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富厚堂宅北是曾国藩藏书楼,由曾纪泽主持,于同治八年(1869)建成,名为“公记”书楼,又名“求阙斋”,藏书十余万卷,以经史子集为主,以曾国藩在任职过的府县收集的地方志为特色。楼分三层,一楼易潮主要做会客厅;二楼采光不良主要用于藏书;三楼多窗,通风,光线好,可阅读,可在走廊晒书。一楼的会客厅,原名“八方门”;曾国藩辞世后,纪泽为纪念父亲,将此处改名为“无慢室”,并赋七律一首抒怀,颔联云“世泽流遗书万卷,危楼坐落竹千丛”。
http://s12/large/002ZnPr2gy6LZaFME3hfb暗藏的处世之道" TITLE="“无慢室”
“无慢室”原是曾国藩做京官时的书斋名。“无慢”一词,典自《论语•尧曰》“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一语。子张问孔子怎么做才适合从政,孔子说要“尊五美,屏四恶”,而“泰而不骄”就是“五美”之一。何谓“泰而不骄”呢?君子待人,无论对方人数多寡、势力大小,都恭恭敬敬不敢怠慢,这样便是。居官交接上下左右的人如此,居乡对亲戚邻里也得如此。所以,“无慢室”门联有曾国藩手书的对句,“万卷藏书宜子弟,一尊满意说桑麻”。下联化用唐人孟浩然诗句“把酒话桑麻”,表达的就是要与田家父老亲朋融洽无间,不在他们面前摆架子的“无慢”之意。纪泽以“无慢”命名此室,不仅是寄托怀念之情,也是深得乃父之心,谨铭乃父之教。
http://s8/large/002ZnPr2gy6LZaMQYm327暗藏的处世之道" TITLE="“无慢室”
依旧说,曾国藩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从新说,曾国藩是中国古代最后的一个士大夫、近代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他一生的成就修齐治平,根基在修身;而修身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无慢”。他并非生来就是一个谦谦君子,早年性格有诸多缺点,爱出风头,脾气暴躁,自以为是,尖酸刻薄。他曾多次下决心痛改前非,求学时就改名“涤生”,发誓要洗心革面做新人。但翰林院散馆除官之后,他仍恶习难改。同年好友陈岱云的母亲寿诞,曾国藩在席间出言不逊,搞得众宾客十分尴尬。两位同年来曾家看望时,曾国藩对下人不满意而肆意谩骂。既是同年好友又是儿女亲家的陈岱云写信直言相劝。曾氏在道光二十三年七月初三的日记中写道:“岱云言余第一要戒慢字,谓我无处不著怠慢之气,真切中膏肓也。又言余于朋友,每相恃过深,不知量而后入,随处不留分寸,卒至小者龃龉,大者凶隙,不可不慎。又言我处事不患不精明,患太刻薄,须步步留心。此三言皆药石也。”从此,曾国藩力戒骄横傲慢,将书斋命名为“无慢室”以每日警醒自己——富厚堂内有一牌铭叫“无慢室命名由来”,就是专门介绍这个出处的。
http://s12/large/002ZnPr2gy6LZaGg1C3db暗藏的处世之道" TITLE="“无慢室”
http://s10/large/002ZnPr2gy6LZaGK9sZd9暗藏的处世之道" TITLE="“无慢室”
曾国藩的修身处世以“无慢”着手,看似极简极易,而实为提纲挈领,做到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十分艰难。你看,这“富厚堂”建筑群的主体叫“八本堂”,取自曾氏家训:“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身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晚)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八条,哪条说起来不是最初级的?读书在搞懂字词句上下功夫,比起讲载道讲意境要低阶;做官不贪财不索贿,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低调太多!可是,迄今有多少人做得到、做得好?
http://s9/large/002ZnPr2gy6LZaHL2xWf8暗藏的处世之道" TITLE="“无慢室”
http://s14/large/002ZnPr2gy6LZaIb45L5d暗藏的处世之道" TITLE="“无慢室”
曾国藩家书里,诸如:“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戒惰莫如早起,戒傲莫如多走路,少坐轿”,比比皆是讲戒骄戒惰讲“无慢”的。他在日记中自省自警道:“盖达官之子弟,听惯高议论,见惯大排场,往往轻慢师长,讥谈人短,所谓骄也。由骄字而奢、而淫、而佚,以至于无恶不作,皆从骄字生出之弊……欲禁子侄之骄,先戒吾心之自骄自满,愿终身自勉之。”他的子侄后辈出了那么多杰出的人材,外交家、科学家、教育家等等,不仅自食其力,而且在各自领域出类拔萃,君子之泽五世而不绝,与他提倡的“无慢”家风应该说有莫大的关系。
http://s2/large/002ZnPr2gy6LZaIPz3P21暗藏的处世之道" TITLE="“无慢室”
教育弟妹子侄后辈,不仅要说的得要领,还要自己带头践行,以身作则。他在做京官期间,历职五大部堂,十年七迁,可谓顺风顺水,除了时运,与他“无慢”待人不树敌而得赏识,应该有很大关系。后来身为方伯连帅,大权在握,依然能以“无慢”待人,这也是他能笼络人材共襄大计建功立业的重要原因。
http://s4/large/002ZnPr2gy6LZaK3rdV13暗藏的处世之道" TITLE="“无慢室”
http://s10/large/002ZnPr2gy6LZaKqeYp69暗藏的处世之道" TITLE="“无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