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1-美国经济史中的管制与去管制- Cedric
(2012-12-01 19:59:45)
标签:
fortune杂谈 |
分类: Cedric |
一、问题的提出
1989年伯克希尔公司投资购买了
在1990年的信中,巴菲特意识到,伯克希尔持有的USAir优先股的价值已经大幅低于当初的购买价。当时他总结的原因是,(1)
戏剧性的是,就在巴菲特写完1990年的信之后的十几个月中,美国航空业出现了大规模的破产潮,在这期间破产的航空公司不完全列表如下(蓝色表示去管制化之后成立的公司):
全称 |
简称 |
中文名 |
类型 |
成立时间 |
破产经历 |
Trans |
TWA |
环球航空公司 |
去管制前成立,“四大”之一 |
1925年成立。 |
1992年宣布破产,1995年再次宣布破产。2001年由于无法负担重整资金第三次提出破产申请,并被美国航空公司合并。 |
Eastern |
|
美国东方航空公司 |
去管制前成立,“四大”之一 |
1926年成立。 |
1991年破产。 |
Pan |
Pan |
泛美航空公司 |
去管制前成立 |
1927年成立。 |
1991年1月宣布破产。达美航空(Delta |
Continental |
Continental |
大陆航空公司 |
去管制前成立 |
1934年成立 |
1982年被Texas |
Midway |
Midway |
|
去管制后成立 |
1976年10月成立,1979年投入运营,被认为是后管制时代的首家新公司。 |
1991年11月破产。 |
America |
America |
美国西方航空公司 |
去管制后成立 |
1981年2月成立。 |
1991年进入破产保护,1994年解除破产保护。2005年,被US |
People |
PEOPLExpress |
人民捷运 |
去管制后成立 |
1981年4月成立。 |
1987年2月被Texas |
(注:根据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条的保护,很多航空公司破产后没有解雇员工或取消航班,而是选择继续运营,以图东山再次。所以很多航空公司会破产两次、三次……巴菲特对此感到不满,他在1991年的信中指出,法律鼓励破产的航空公司继续运营,结果是破产的航空公司在运营中不考虑固定成本,其不正常的定价策略会把尚未破产的航空公司拉下水。)
在行业的萧条中,USAir亦不能独善其身。在1990年到1994年中,USAir一共损失了24亿美元,这一损失刚好把其该公司普通股的账面净值全部抵消。
1994年,USAir暂停向优先股股东支付股息。在这之后,伯克希尔决定把其持有的3.58亿美元的优先股资产减记为8950万美元,减记程度达到75%。在1995年一整年中,巴菲特一直都试图以USAir优先股票面价值50%的价格割肉止损。巴菲特甚至一度觉得,伯克希尔所持有的USAir的优先股可能会变得一文不值。
在1996年的信中,巴菲特总结投资USAir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他没有认识到
巴菲特投资USAir的案例让我第一次认识到,管制以及管制的变化对行业和公司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对管制的研究应当提上投资者的日程。
进入21的世纪,伯克希尔公司进入了更多受管制的公用事业。于是在一些地方,巴菲特又一次谈到了他对经济管制的理解。在2010年的信中他指出,经营公用事业公司的关键在于在公司和管制当局之间签订一个稳定的“社会契约”:一方面公司不断投资进行设施建设,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另一方面,管制当局应当给予理性的管制,使得公司能够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率。“智慧的管制和智慧的投资只是一个硬币的两个侧面”,巴菲特说道。
总之,要研究巴菲特对USAir、MidAmerican、BNSF的投资,对美国经济管制的深入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想对美国历史上的经济管制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二、管制(Regulation)与去管制(Deregulation)的简史
按照传统的信念,自由的不受政府干预的市场是最佳的,对经济进行管制是错误的政策。在美国历史上相当的时期内,我们似乎没有看到明显的政府管制的身影。
19世纪中期开始,铁路业的崛起改变了这一情况。修建一条铁路需要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但是由于当时修建铁路非常有利可图,于是各种投资者纷纷进入这个行业。在例如芝加哥-纽约这样的主线路上,不同的公司纷纷进入,修建了不止一条铁路,而在另外一些次要线路上,往往只有某个公司修建了一条铁路。
主干线上不同公司竞争激烈,大打价格战,据说很多公司的主干线都陷入亏损,为了赢回利润,他们往往利用自己在某条支线上的垄断地位肆意提高运价。
对于这一情况,铁路公司和消费者都很不满。很多消费者不满,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承受了铁路公司不公平的垄断定价;一些铁路公司也对情况不满,因为他们认为在某些线路上的过度竞争使得竞争各方都陷入了亏损。
在这一背景下,1887年,美国通过了《州际商务调整法》,并根据该法案成立了州际商务委员会(Interstate
州际商务委员会(似乎)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管制机构,而且其权力在后来的历史中不断扩大。1906年,州际石油管道运输被纳入ICC的管理范围,1935年的the
州际商务委员会的成立拉开了美国经济管制化的序幕。之后,在西奥多·罗斯福(1901-1909)、
除了交通运输业之外,另外一些行业也在19世纪80年代-20世纪30年代这段时间中被纳入到政府管制的范围之下,例如能源行业、金融行业。以金融也为例,1913年,美国通过《联邦储备法》,成立联邦储备系统;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要求商行和投行分业经营;1934年通过《证券交易法》,成立证券交易委员会。
罗斯福总统之后,历届美国政府都大体继承了20世纪30年代以及之前时代形成的政府管制框架。在此期间,美国经济也十分繁荣。
这一情形到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变化。从70年代开始,美国一些机构例如芝加哥大学、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真正在去管制化上做出重大进展的第一个总统是卡特,1977年卡特担任总统后,开始了积极的废除管制的努力。在这期间,美国通过了the
里根和克林顿政府在卡特总统的政策基础上继续前进,这当中有代表性的事件,例如1985年美国民用航空委员会(CAB)解散,1996年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的美国州际商务委员会(ICC)解散,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通过。
三、管制政策或管制变化对行业的影响
关于管制以及管制变化对行业的影响。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在某些地方,影响是明显的,例如the
但总的来说,每一个管制措施和管制变动对行业的具体影响都是需要单独研究的。
例如,存在这样的一个猜想:美国铁路业衰落的原因是州际商务委员会的过度保护,使得铁路运输的定价无法体现铁路运输的低成本,从而导致铁路运输在与后来崛起的公路运输中丧失了成本优势。这一猜想是合理的么?
又例如,有一个猜想认为:民用航空业之所以先天就是一个服务于高端消费者的行业,各公司纷纷把旅行的舒适度和空姐的质量作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民用航空业一开始就诞生在管制之中,使得航空公司之间无法在价格上进行竞争,而只能在服务质量上开展竞争,结果导致不顾成本地追求“高品质”成为了行业习惯。这一猜想是正确的么?抑或是牵强附会?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值研究和讨论的。通过对具体管制措施与行业变化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投资者就能增加对管制如果影响行业的理解,从而在分析某些行业时拥有一个有力的分析工具。或许,这样投资者就能避免巴菲特投资USAir那样的失败。
*
庞大而有趣的研究,这里先开一个题吧。
【附录】:
美国经济史上的管制与去管制化
——一个不完全的表格
|
时间 |
时任总统 |
法案 |
主要内容 |
管制的形成与发展 |
1887 |
(D) |
the |
Interstate |
1890 |
(R) |
Sherman |
《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
|
1906 |
(R) |
《赫本法案》 |
授权ICC设置铁路运费上限,禁止铁路公司为关系公司免费运输货物。 |
|
- |
《食品和药物纯净法案》 |
|
||
- |
《肉类产品监督法案》 |
|
||
1913 |
(D) |
Federal |
建立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
|
1914 |
Clayton |
《克莱顿反托拉斯法案》,强化反托拉斯。 |
||
1916 |
Adamson |
规定铁路业工人享有8小时工作日,而薪酬不变。 |
||
1933 |
(D) |
the |
《工业复兴法》,被最高法院否决。 |
|
1933 |
《紧急银行法》 |
|
||
1933 |
《联邦紧急救济法》 |
|
||
1933 |
《农业调整法》 |
|
||
1933 |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 |
|
||
1933 |
Glass-Steagall |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亦称《1933年银行法》。 |
||
1934 |
the |
成立SEC |
||
1935 |
the |
赋予ICC州际公路运输管制权。 |
||
1938 |
《民用航空法》 |
民用航空委员会(CAB)成立,被授予最高价和最低价定价控制权。 |
||
1940 |
《运输法》 |
将国内水陆运输置于ICC管制之下。 |
||
|
|
|
|
|
去管制化 |
1966 |
(D) |
美国运输部成立。(DoT, |
运输部成为推动废除管制的主要政府部门之一。 |
1975 |
(R) |
《有价证券修正法案》 |
废除了证券交易的固定佣金制度,实行佣金协商制。 |
|
1976 |
the |
|
||
1978 |
(D) |
Airline |
废除CAB对航空业管制。1981年,CAB对航线(市场准入)的管制被取消;1983年,CAB对票价的管制被取消;1985年,CAB解散。 |
|
1980 |
Staggers |
《斯泰格司铁路法》,放松铁路运输管制。 |
||
1980 |
Regulatory |
|
||
1980 |
the |
《汽车承运人法》,放松公路运输管制。 |
||
1982 |
(R) |
the |
|
|
1984 |
the |
|
||
1986 |
the |
|
||
1994 |
(D) |
the |
|
|
1994 |
《公路运输行业规章制度改革法》 |
|
||
1996 |
《终止州际商业委员会法》 |
州际商务委员会(ICC)被解散。 |
||
1998 |
the |
|
||
1999 |
Financial |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亦称《格雷姆-里奇-比利雷法案》。 |
PS:
由于Stephen
推测在这之后的某个时间里,伯克希尔执行了转股权并出售了所有股票。就此而言,伯克希尔对USAir的投资是盈利而非亏损的,但是其盈利并非正确分析和决策的结果,而是因为幸运——因为USAir的回光返照或者因为市场对USAir股票的短期炒作。
巴菲特在1997年的信中认为,对USAir来说,生存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但仅仅到了2002年8月,USAir就进入了破产保护;2004年9月再度进入破产保护……
因此,虽然赚了钱,但巴菲特对USAir投资仍然是失败的,因为赚钱的原因是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