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
(2020-07-25 09:24:57)分类: 阅读 |
看很多书都会涉及到一个延伸阅读,因为书中会提到很多别的书。这本《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就是在看爱德华·威尔逊的自传《大自然的猎人》的时候发现的,在书中威尔逊提到了DNA结构的发现者之一沃森是生物学界的暴君,是他的生命中的一个负面英雄,我因此感到很好奇,这位诺奖得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于是我查找了一下,刚好在微信读书里找到了这本书。后来发现这本书的版本非常多。我看的这个是贾拥民译的版本。
《双螺旋》是DNA的发现者之一詹姆斯·沃森以个人名义写就的一部发现DNA的回忆录,记述了科学家们发现DNA分子结构的故事。这是一本讲述科学家的故事,正如译者在前言中所说:译事虽然辛苦,但译者在很多时候也是幸运的,翻译好书就等于与伟大的心灵对话(当然,要想翻译好“好书”,也必须静下心来与伟大的心灵对话)。阅读这本书,也有一种和伟大的心灵对话的感觉。
本书的作者詹姆斯·沃森(James
D.Watson,1928-),苏格兰裔美国人。15岁入芝加哥大学,兴趣在观察鸟类,后志趣转向遗传学。1948年初,沃森开始在印第安纳大学卢里亚指导下攻读博士。1951-1953年,沃森先在哥本哈根,再转到剑桥卡文迪什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员。在剑桥,他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并为此获得诺贝尔奖。沃森获奖的时候年仅25岁。
《双螺旋》这本书虽然是一本揭示科学发现的书,不过因为里面涉及到的专业术语太多,
有很多地方大段大段的讲述了他们研究分析的过程,太过高深没有看懂,我只是把这本书看作是一本了解科学家日常生活的书,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来,这些世界有名的科学家们的生活看来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刻板严谨、枯燥无味的
,而是有趣和生活化的,书中讲述了很多科学家的日常生活,喝咖啡,办酒会,想女人,科学家们在一起说花边新闻,而且看上去沃森还是一个挺可爱的人,书中还配了那个时代的科学家们生活的大量照片,可以说是形像生动。
当然,这本书还是一本正经书,讲述了很严肃的科学话题,沃森和克里克如何反复思考、试验、验证,科学的发现,就像是在赛跑,当然,有时候,也需要一些小小的运气,书中有一位关键人物罗莎琳德·富兰克林,是一位在此领域研究的女科学家,她的竞争对手威尔金斯把她最重要的数据——DNA的清晰照片透露给了沃森和克里克,他俩在照片的启发下完善了DNA模型。最终的DNA模型得到了富兰克林的认可,在沃森和克里克发表的关于DNA双螺旋结构论文上她也提供了论文和数据支持,1962年沃森和克里克获得了诺贝尔奖,可惜的是,富兰克林却在1958年死于卵巢癌,未能分享这份荣誉,去世时年仅37岁。这本书中也多处表达了对富兰克林的敬重。
科学的发现必定哪怕有运气,也一定是经历了一番曲折的历程,为什么苹果掉在牛顿身上会有如此重大的发现,苹果成熟了不是天天都掉下来吗?砸中的人肯定不止牛顿一个人。沃森在25岁就有了这样重大的发现,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本书中讲述了沃森从一个专业转到另一个专业;一个大学转到另一个大学;一个导师转到另一个导师,每次都是他的研究兴趣先改变,然后自己动用各种力量达到目的。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付出了很多努力,以及沃森对于科学研究的极大热情,当然,还有一个好搭档克里克。
看自传总是想让自己收获一点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那么,就为自己找一个感兴趣的目标,再给自己找一些好搭档,继续努力吧!
后一篇:野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