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和叶下珠:叶上花、叶下花(2000)
(2019-02-08 16:07:00)分类: 滴水岩 |
今天约了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的李根友、马丹丹两位老师一起去滴水岩,主要是想让两位帮我去那边扫扫货。因为我感觉随着我在这里一步步深入,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东西,每次来都有收获。但是我确实没有那个能力,把这个东西全部都扫清。
和李老师出去了几次以后,我原来以为李老师见多识广,轻易不会拿出相机。可是对于那些普通的小花,对于那些大路普货,李老师依然充满热情。记得有一次和李老师一起出去,我刚把车停好,李老师就没了影子,原来已经钻到一堆杂草中在拍臭牡丹。看到开的漂亮的小花,李老师笑的满脸灿烂,搞的像没有见过大世面一样感,感觉搞植物学的人,都是特别简单容易满足的人,看到一朵小花的开放,就能够让人内心充满欢喜。
我在上山的小路上发现了几朵百部正在开花,正想叫李老师他们,却发现他们正在旁边研究一株紫薇,从树皮到枝条,都在一一对照,因为这一株紫薇特征不是很明显,所以无法判决到底是不是福建紫薇,他们一边讨论一边采了一些样,那些术语太专业,我不太感兴趣。我觉得百部对于李老师他们来说肯定是普货,所以我就独自一个人占了有利位置拍了很久,起来以后没想到李老师说他也要拍百部,还俏皮地说:“因为人家长的好看呀!”
这一株百部的花开得确实非常漂亮,这些小花呈淡绿色,花梗贴生于叶子的主脉上上,像花从叶子上长出来一样。花瓣四瓣,开放后反卷。有雄蕊四枚,呈紫色红。花后所结的果子椭圆形,稍扁平,感觉像一滴水珠挂在叶子上。百部的叶子也很漂亮,那种纸质或薄革质的叶子透着光泽,顶端渐尖或锐尖,叶子常常是2到5枚轮生。茎下部直立,上部攀援状。
百部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花长在叶子上,不过因为它的花也是绿色,和叶子的色差不是很大,所以走过的时候,如果不留心,很可能会错过。百部在这里分布得不是很多,在我内心里是想着,有就不错了。我在滴水岩行走的时候,叶下珠倒是非常非常多,叶下珠的果子长在叶子下面,所以叫做叶下珠,当然,它的花也在叶子底下,如果不留神,一般也不会发现。
叶下珠的秘密就在叶子的下面,我曾经几次带朋友一起去看植物,然后把叶下珠的小叶子翻过来,可以看到叶子下面有很多小花和小果子,不过这些小花和小果子你得耐心欣赏,因为它们的花是分为雌花和雄花的,它们的果子是会变成好看的红色的,这些秘密,你要是只粗粗的看一眼,肯定发现不了。
叶下珠是一个生命力特别顽强的植物,在这里是一个分布很广泛的物种。我对它真是又爱又恨,因为在我家的阳台地砖的缝隙间,长了很多叶下珠出来,起初,我会把它拔掉,后来发现根本不行,它们不屈不挠源源不断地长出来。有一天,我在滴水岩小水库的坝上也发现了很多叶下珠,而且发现,它们居然没有我家地砖缝中长得好,这可让我颇为得意,有一种把叶下珠这样的野花驯服的感觉。
叶下珠的叶片纸质,初一看,会觉得叶下珠的叶子和含羞草的叶子差不多, 也像缩微版的合欢树叶,这就给人造成是豆科的感觉,其实叶下珠属于大戟科,叶子单叶互生,排成规则的两列,确实很像豆科的羽状复叶。有一次和研究大数据的吴奇石博士一起去逛滴水岩,刚好看到叶下珠和掐不齐长在一起,两种小叶大小和样子都很像,我解释了叶子的差别,没想到吴奇石博士说这是排列组合的方式不同,我不禁哑然失笑,专业就专业,每个人专业不同,出来的术语也就不一样了。
摘一片叶下珠的叶子,拿在手上仔细观察,你甚至能够觉察出这样一片小叶那神奇的小智慧。叶下珠的叶片也有豆科植物那种夜间休息的功能,它夜间闭合、日间开启,这样的功能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当我把叶下珠的小枝摘下来拍照片的时候,没过一会儿,这些叶子就耷拉起来,看上去很没有精神了,这和含羞草的特征很明显,当然,它的速度比含羞草慢多了。对于这些特征,《植物名实图考》描述:“叶下珠江西、湖南砌下墙阴多有之。高四、五寸宛如初出夜合树芽叶亦昼开夜合叶下顺茎结子如粟生黄熟紫。"可见古人观察之细。
比起百部来,我对叶下珠可熟悉地多了,每年都会在家里的阳台见到它,但是似乎并没有对它们的出现感觉厌烦,它们朴素地生长在墙角,我并没有多去管它们,反而要残忍地拔去很多小苗,就像对待其它的杂草一样。但是总会留几株,让它们慢慢长大,每次只要蹲下来,仔细看看它们,我发现我对它们的认识就不一样了。你可以从它的叶子、茎杆、花朵、种子等每一处细节上感受到造物主对每一个物种的眷顾。
自从与植物为伴,每天看看身边的植物,都能够收获一些小确幸。我想起了著名植物学家哈金森《一名植物学家在南非》序言中的一段话:我通过植物学旅行来放松自己、消磨假日,远离那些最激烈、最郁闷的人事压力。对于浮躁的心灵,没有什么比在大草原上游荡、徒步旅行,更令人心境平和地感受动植物的野性生命了,这真正会使人完全摆脱令人烦恼的人生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