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简单推理》评课稿
(2012-12-05 21:41: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7、主题评课 |
二年级上册《简单推理》评课稿
《课标》很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金老师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整节课主要一学生为主,而且活动内容多样,活动形式多样,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推理的过程,从初步感知到操作理解,层层深入,使学生在乐中玩、在玩中乐、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学生和教师较好的融为一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一下几个方面特别值得我学习。
一、让学生在“猜想”中领悟
在课一开始,王老师首先通过创设猜一猜的游戏情境,“猜一猜,哪一种动物和我们一起上课?”“如果来的是大象和猴子一种,你猜猜是什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体验盲目瞎猜的不确定性与根据条件合情推理的科学性。初步感知数学中的推理是由此及彼的合理猜想的过程,让学生领悟到简单逻辑推理其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为本课能顺利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在活动中体验
《标准》在建议中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节课教师重视创设游戏情境,通过猜测哥哥毛毛、弟弟文文,判断“毛毛、文文在哪个箱子里”“猜测密码箱的密码”,“寻找钥匙”,“开锁”等等活动,一步一步把活动向纵深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情境中金老师再次让学生体验合情推理的思维过程,借助“不是……就是……”、“不是……也不是……就是……”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会用准确完整地语言表达推理的思维过程。从扶到放、由浅入深,从两个事物“非此即彼”的判断到“三个事物的判断”,“三个事物的判断”中也是由“其中一个条件是肯定的”到“三个条件都是否定的判断”,一步一步深入,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掌握了推理的一般方法,有利于突破“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的思考、合理的推理的意识”这个教学难点。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体验简单推理的过程,获得了对简单推理初步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
三、关注起点,寻找生活原形。
数学对于儿童来讲是抽象的、陌生的,这节课逻辑性的推理对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但生活对于儿童来讲则是形象的、熟悉的,像我们小时侯经常猜的“闭上眼睛,猜一猜妈妈给你带来了什么礼物”,二年级的学生可能现在还都正猜着。在儿童的知识经验里,已经储备了一些合情推理的知识经验,今天这节课教师正是了解到学生已有经验,思维起点,在课中优化这些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入课堂。在练习内容的设计上充分挖掘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一定生活经验的素材,如猜性别、猜课本科目、猜运动会成绩、猜礼物、勇做小神探等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的身边、我就在数学之中”,让自然而然的去喜欢数学、去研究抽象的数学,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通过今天的教研活动,我深深感到作为数学老师的责任重大。数学老师不但要让学生学好数学而且要让他们热爱数学,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