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代变迁的现代设计
(2015-12-23 16:23:00)
标签:
八里台校区 |
分类: 艺术导论 |
姓名:谢德臻
阅读书目
[1]斯蒂芬·戴维斯.《艺术诸定义》.韩振华,赵娟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
[2]何怀硕.《大师的心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
[3]王美艳.《艺术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4]约翰·凯里.《艺术有什么用》.刘洪涛,谢江南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9月;
[5]冯峰.《时间的残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6]金秋.《舞蹈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月;
[7]李欧梵.《音乐札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4月;
[8]约瑟夫·M.博格斯,丹尼斯·W.皮特里.《看电影的艺术》.张菁,郭侃俊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
[9]董占军.《现代设计艺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
[10]董占军,郭睿.《外国设计艺术文献选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
参考文献
[1] 关慧良.繁简的设计之极.设计,2015,(4):74-75.
[2] 姜凤.从包豪斯的发展史看现代设计.艺术时尚(下旬刊),2014,(8):84-84
[3] 汪谨,吴亮澄.论包豪斯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4):114-114.
[4] 杨武生,吴义祥.和而不同的现代设计.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6):28-29,35.
[5] 李橙.浅谈现代设计的功能原则.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1):76.
[6] 李芳.设计与身份认同.艺术设计研究,2014,(3):99-101.
[7] 徐燕.现代设计的文化内涵.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98-101.
[8] 刘宝成,曹亚宁.现代设计美学本质规律的探究.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1):62.
[9] 詹莉.西方现代设计的结构及其发展.民风,2008,(17):90.
[10] 周云.论后现代设计的装饰动机.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4,12(2):62-66.
随时代变迁的现代设计
摘要:现代设计由兴起到衰落经过了大半个世纪,在不变的功能原则前提下,其设计风格与设计思想也随着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而稍有变化。本文通过对现代设计的历史综述和分析,展现其发展演化的过程。
关键词:现代设计 设计艺术 工业设计 时代
现代设计萌芽——欧洲的三大流派
设计艺术领域的现代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在穆特休斯倡导下于1907年10月6日成立的德国工业联盟。它是由一些富有进取心的工业家、建筑师、艺术家组成的联合体,以穆特休斯为代表,反对任何在设计上对单纯艺术风格、单纯装饰的盲目追求,主张设计必须讲究目的,讲究实用功能,他还要求所有设计必须符合“完全纯粹的使用功能”,提出“机械化的大生产方式。”例如彼得·贝伦斯的水壶设计,有圆柱体、半卵形和八边形的壶身形态,每种都有三种规格,以镀铜或镍来展示不同外观,壶的组件即按标准化进行批量生产。
1913至1917年在俄国形成的构成主义为早期现代设计的另一辆马车,其发源于立体主义,最早出现于雕塑领域。“结构”是设计的出发点,采用新的材料,探索新的造型语言,用工业熔焊等手段形成空间结构,创作出接近社会生活实际的抽象而简洁凝练的作品。其中家喻户晓的就是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他曾用纸、绳子制成三维立体构成,之后又用金属片和金属丝创作了《吉他》和《乐器》。
风格派是1918至1928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现代艺术流派,成员通过《风格》杂志来交流各种思想因此得名。风格派深受斯宾塞哲学思想的影响,把几何学作为造型基础,如同追求自然规律一般。他们的艺术和设计完全是抽象的:红、黄、蓝“是实际存在的仅有颜色”,水平垂直线“使所有东西成型”。在坚持艺术、建筑、设计的社会公用的前提下,他们的设计有种浪漫主义,追求和谐与平衡。蒙德里安曾创作出著名画作《红·黄·蓝》,并将其核心思想推广到家具、建筑上去,以里特维尔德的红/蓝椅为代表。
由此,现代设计初期,各国风格都有同异:德国工业联盟、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分别以机械、结构、几何为设计原则,但都服从了现代设计的功用理论。不过,三大流派还是缺乏系统的受众交流,也随着一代人的没落而消逝,但其思想却传承至今。
现代设计的高峰——德国包豪斯
包豪斯意为“建筑之家”,于1919年3月20日成立,是一所艺术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包豪斯的创始人是现代著名建筑设计师格罗佩斯。在任校长期间,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创建陶瓷木工等实习工厂,形成了“技术和艺术”充分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在度过艰难的创业时期后,也在当局的多次干预下,位于魏玛的包豪斯被迫关闭,迁至德索,迎来了它的成熟时期。格罗佩斯实行了新的教学计划,采用设计与制作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注重从现代工业设计的角度出发增设相关课程。而后汉斯·迈耶接任校长,是学校充满了“左”的政治氛围。第三任校长米斯·凡·德·罗虽然缓解了学校的政治色彩,但包豪斯最终还是在纳粹的重压下再次关闭。
包豪斯在柏林度过了它在德国的最后岁月,虽试图在废弃的办公楼中重振旗鼓,但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希特勒的上台使米斯无力回天,包豪斯永久解散。
包豪斯时期的现代设计,集现代设计之大成,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开创了面向现代工业的设计方法。其设计理念仍围绕着功能主义原则,服从人们的需要而设计,但稍有忽视人们的心理需要。其次追求简约和简单的几何造型,以及经济问题成为设计考虑的因素之一。
马克·布鲁尔是促进现代设计发展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包豪斯的学生,几年间他相继设计出具有鲜明风格派特征的木与帆布椅子、服从材料特性的“S型”钢管椅子等等贯穿了包豪斯设计思想的家具,甚至被称为“现代家具设计的开创者”。
包豪斯设计思想为现代设计思想提供了可遵循的依据和准则,使现代设计更趋于系统化和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包豪斯,就没有现代工业设计。
现代设计后期——现代设计在美国
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设计艺术思想发源于欧洲,但其真正的发展和发扬却是在美国,并由此传向世界各地。
20世纪30年代以后,包豪斯大师从德国迁至美国,使美国人崇拜欧洲设计艺术的风潮达到了顶峰,同时美国的建筑设计也从芝加哥学派过渡到了现代主义。工业革命将美国工业设计职业化,出现了职业的设计师,美国第一代设计师中就包括设计“可口可乐”公司沿用至今的标志的雷蒙德·罗威、设计现代电话的亨利·德雷福斯等等。
二战后,美国的工业设计在思想上由原来的盲目崇拜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样式转向注重科学技术、结构和功能的理性方面。20世纪60年代,由于美国的经济地位,其设计自然影响到其他国家,成为国际主义风格的源泉。
美国的现代设计中,除了其根本的功能原则外,更多的是带有强烈的商业色彩,具有浓厚的实用主义特色,在“形式服从功能”基础上增加了“设计服从市场”的准则。
战前美国曾兴起了“样式主义”,流线型设计在当时的美国设计界风靡一时,虽有其科学依据,但随着运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流线型设计不再是科学应用问题而是满足消费潮流的样式——为满足商业需要的样式主义设计策略,促使产品的款式不断推陈出新。
为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美国设计界还产生了一种“有计划废止制度”,它由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哈利·厄尔提出,为的是让消费者追逐新式样,放弃旧式样,以此进行市场促销。正因为如此,美国一直领导世界设计的新潮流。
现代设计衰落——多元的现代设计与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后,在现代设计逐渐推广至国际范围时,世界各国更加注重设计的民族文化属性,把现代设计艺术与本民族的自然环境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特有的、多元的设计文化。设计样式由统一走向个性,由重视结构功能走向重视审美功能,这也就是“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的开端。
不同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追求形式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基本理念不再是为功能而设计,而是设计功能,而装饰也不再被视为罪恶,它是为迎合人的视觉体验。
后现代主义设计实际上是对现代设计的继承、补充和发展,它是在现代设计的理性和结构基础上,更加关注人的审美感性需求的设计形式。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也是多元化、多层次的,这就要求设计融入更多的人文情趣,这也是现代设计所忽视的地方。因此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是人类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