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日本的植物美学观与园林设计

(2015-12-22 20:19:21)
分类: 东方美学专题

浅谈日本的植物美学观与园林设计

                                                                      学号:1312572 姓名:许佳文 校区:八里台

   摘要:日本的设计在世界上都属于名列前茅的,通过对地理环境以及历史文化对审美倾向的影响的分析,以此浅谈日本植物美学形成的原因,枯山水的意蕴的表达和其代表的精神实质,透过日本的园林设计找寻它的美学思想的核心。

   关键词:简洁,纤细,物哀,枯山水,自然

  日本的设计以精致简洁但又不失意蕴为世界瞩目,关注人性化,在细节处体现出的人性关怀是每一个学设计的学生所青睐且向往的,在外形上也充分融入了日本民族的审美倾向。例如日本人的审美观里对娇小的物体尤为喜爱,比如花朵较小的梅花、樱花、胭脂花、荻花等,在诗里频繁的出现。将宏伟的景观缩小在花盆中作为盆栽也是兴起于日本,所以在内在的思想感情上,这种纤小简约的审美意识表现在日本人的纤细感觉与细腻情感上,并融入于各个设计方面与领域。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审美也在发生着改变。日本清幽的自然环境,使这个民族形成了简朴淡泊的审美取向,人们崇尚自然与朴素的颜色,含蓄、和谐的素色与简洁、恬静的装饰一直受到推崇。即使在现代生活中,接近自然的素朴色调与简约风格依旧是社会的审美主流。

   日本列岛独特的自然条件,赋予日本人的审美心理感觉,就像遍布于日本全国各地的樱花所给予日本人的心灵体验一样。日本列岛处于一个较高的纬度位置上,在南北狭长的地形上,山脉像脊背骨一样纵贯其中。随处可见的高山,经常呈现出山顶是积雪,中部是红叶,山脚却是一片绿色的景观,给人一种清幽宁静之感。但在另一方面,日本远离大陆,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经常有突发的台风、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即使再美的事物也会因自然灾害的降临而瞬间消逝,这自然助长了日本人的无常感跟宿命感。日本民族所喜爱的国花为樱花,但樱花的的花期只有七天,短暂易落,它的美是一种让人心醉更是心碎的凄凉的美。这样的自然环境给日本人以一种悲壮、崇高的壮美感,伤感的日本人感到生命的压抑、自身的渺小,更加崇拜自然。总是将生命苦短、世事无常联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解脱和超越的渴望,日本人的审美意识自然的与禅宗美学相逢了,其后禅宗美学又促成了“闲寂”、“枯淡”、“幽玄”等美学范畴,可见自然环境对人们审美意识在潜移默化中的改变与引导

   日本无可厚非的作为亚洲设计方面最为突出的第一人选,除去对装饰细节的精细考量和对功能的较高追求外,在图纹方面也有着他所特有的特点——植物纹样的运用,大量的出现在服饰、包装、书本装桢设计中。例如日本人钟爱樱花,紫藤花、牡丹花、梅花、菊花、松针、枫叶、芒草、桔梗、蝴蝶,这些都是在和服上常见的图案,并且经常是多种植物同时出现在一件和服上,通过具有特殊审美意识的艺术家精心设计,普通的花草在和服上竟能体现出协调感与视觉上的完美感受,件件各异,几乎每件都是一个艺术品。这样设计风格的流行,间接的反映出受这样的审美意识引导下,人们对自然物体的崇拜以及喜爱之情,正如日本的植物美学观所提倡的那样:审美意识的基本语词中的最重要的概念都是来自植物的大自然本身就是赤裸裸的表现,自然的事物本身就具有无形的美的魅力,都给人以一种事物本性的自然的美,是不需要修饰的。简而言之,自然即美思想之精神实质就是,或者说,作为一种美意识,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就是真实自然

   日本的园林设计最起初是来源于中国的,约在公元538年的时候,日本开始接受佛教,并派一些学生和工匠到古代中国学习内陆艺术文化。13世纪时,禅宗在日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枯山水源于缩略式景观设计,顾名思义,枯山水并没有水,是干枯的庭院山水景观,在些枯山水甚至排除了草木。其主要特点,用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如白砂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云雾,石头则可寓意大山、瀑布,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无异于精神园林,也充分体现着其独特与中国的在园林设计上的禅宗美学的观念。

   表达的是一种枯与寂的意念,是一种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在永恒的时间面前,再绚丽的美都是虚妄的幻象,都是万物轮回中的短暂的存在。也正因为如此,无法从日本禅宗庭园中感受到那种至乐之象,而是一种哀怨与枯寂之情,这种哀怨与枯寂之情是与佛教悲观主义的幻论美学和日本的物哀美学有着密切关系的。

   一个民族的审美总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历史、地理位置、民族文化都是形成整个民族艺术风格的重要基石,也正因为形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所以世界上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同美学倾向。在大的体系下,依循着审美思想,设计师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创新与改变,最终创造了缤纷多彩的艺术文化。


十本书:

1]《美学事始——近代日本美学的诞生》()神林恒道著,杨冰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11 

2]《茶道的美学:茶的精神与形式》,()田中仙翁,蔡敦达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1

3]《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黑川雅之河北美术出版社2014-1-1

4]《日本之文与日本之美》王向远著,新星出版社:20133 

5]《日本创意学》柯珊珊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9 

6]《茶道》郑姵萱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1 

7]《中日禅宗墨迹研究及其相关文化之考察》,韩天雍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3 

8《对话日本设计》王绍强沈婷编著,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10

9]《禅宗文化研究》,黄夏年大象出版社2013-10-1

10]《和风赏花幕;日本设计美学的演绎》李佩玲主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 

 

十篇文章:

1孙晓白地理环境对日本园林设计的影响,苏州大学,2014

2罗丹荔,中日园林造园艺术比较,重庆大学, 2005

3王彻,禅宗思想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作用研究,东北农业大学, 2014

4刘磊 章俊华对日本现代园林设计风格的思考,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日本千叶大学园艺学部2013

5张云路 李雄 章俊华日本枯山水的禅宗理念在现代日本园林中的表达方式——以日本科学未来馆外环境设计为例,中国园林, 201203期,34

6王向远,日本身体美学范畴意气考论,江淮论坛, 201303期,61

7赵玉萍日本古典园林的石景及其美学意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 2011

8何昕日本人的色彩意识与自然观,东北师范大学,2009

9杨赫然论《古都》中日本人的自然美学观,文学教育()201303期,17

10宋杰日本服装设计的文化性格,天津工业大学,2007

                      http://s15/mw690/002ZlEPLty6XYDBYLBYfe&690                         http://s9/mw690/002ZlEPLty6XYDC0kysa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