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论语》开篇有感

(2014-10-30 09:25:01)
标签:

文化

分类: 焦育楷——感悟心得

 

《论语》共20章,有人统计不到一万六千字。要说不算长,但令我能倒背如流、有所感悟的就第一章的三句话。这三句话,我以为就是讲学习、交友、快乐和心态。

记得最早中学语文课本上节选论语开篇第一章节的内容,说实话,当时学古文跟现在学英语差不多,老师简单讲解后要求背诵。随着阅历增长逐渐有所感悟。前些年于丹教授谈《论语》心得,也仅仅听了一些不完整的片段,但记住了她的一句话:“《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这句话唤起了我的共鸣,让我最欣赏的,就是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而快乐的感悟。

论语开篇三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白话意思是:学到的知识时常用于实践,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志同道合的朋友自远方来相聚,不也很快乐吗?人不了解我,而我不生气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其中“学而时习之”的“习”,多少年来各种版本普遍译为“复习、补习、温习、练习”等等,鄙人以为谬也。纯粹的理论学习枯燥无味,再让他温习补习,谁能快乐起来?鄙人以为是“实践、实操”之意。就像拓展训练我觉得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论,十年前我与教练理论过,教练硬说是欧洲人的发明创造。而我至今都认为,二战时期德国人遇到具体问题将它改良成具体实践,让大家玩得高兴之余有所感悟,实际上感悟出来的那些简单的道理,二千多年前的中华老祖先早就感悟到了,而且更加系统全面深刻得多。

“有朋自远方来”,绝不是指一般的酒肉朋友。《论语》中的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就是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孔夫子非常看重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朋友的作用。与之相对应的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就是谄媚拍马的朋友,两面派的朋友,还有那些夸夸其谈的朋友。孔子从来不主张你去结交“损者三友”,而是要你去结交那些可以完善你的品德,提高你的修养,丰富你的内涵的人,即“益者三友”。

“人不知而不愠”,我以为有两层含义,是说别人怎么看自己,我如何对待。当自己不被别人了解的时候,问题可能出在沟通不够。要主动多沟通、多交流,当然还要注意方法恰当。或有时需要耐心的等待,时间会证明一切。另一层意思,是说自己怎么看别人、怎么对待别人。如果把“知”解释为“智慧”,“人不知”就是跟自己相处的人不聪明、不明智,脑瓜不灵活,怎么办?跟这种人相处,也不生气,给他以足够的尊重和宽容。这正体现了你的风度和睿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