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生成中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是吸附而非氧化

(2013-12-16 21:28:26)
标签:

化学

氢氧化铁

氢氧化亚铁

灰绿色原因

备课资料

杂谈

分类: 实验研究

   新华网 2013年12月11日 教育栏目转载《中国教育报》发文《湘潭三位化学教师通过上百次实验推翻教材结论》

    记者近日从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获悉,该校3位化学教师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生成”实验提出质疑,并经过上百次实验研究发现,灰绿色沉淀并不是被氧化的结果,而是吸附了亚铁离子引起的。他们设计的实验,很好地制备了白色的氢氧化亚铁,且不会变为灰绿色沉淀。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是高一学习《铁及其化合物》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演示实验,一直是化学教材的经典实验,已沿用数十年。不过,湘潭市第一中学化学教师刘炎昭、潘益民、陈鹏老师在教学当中,对于教材提出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存有疑惑,在实验当中,他们发现很难出现白色沉淀,一般得到的都是灰绿色物质。而中学教材乃至大学教材《无机化学》都回避了灰绿色沉淀形成的原因。

  经过研究,他们在一次实验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一次性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发现该过程白色沉淀较其他处理方式更明显,因而提出猜想,认为灰绿色沉淀的形成并不是被氧化的结果,而是白色的氢氧化亚铁吸附溶液中浅绿色的亚铁离子引起。根据猜想,他们设计减少亚铁离子浓度、控制亚铁离子加入速度,并完成一系列探究实验,实验上百次,成功制取到白色的氢氧化亚铁,且在该过程中并无灰绿色出现。

  在11月14日举行的2013年湖南省中学化学实验创新大赛上,他们的创新实验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肯定。专家表示,无机化学已经是一门非常成熟的学科,中学教材已使用数十年,很难找到不同的观点。他们质疑的态度和探究的精神正是现在中学教师所缺少的,实验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因此该实验荣获本次大赛一等奖。(记者 阳锡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