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中学化学教育学术年会简报
(2012-12-10 16:04:40)
标签:
化学教育化学教学教学设计论坛2012江苏年会 |
分类: 记录成长 |
2012年江苏省中学化学教育学术年会简报
12月8日至9日,由江苏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泰州市教育学会化学专业委员会、泰州市教研室主办,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承办,泰州市梅兰春酒厂有限公司等十五家单位协办的江苏省中学化学教育学术年会暨泰州市中学化学教育学术年会在省泰中附中隆重召开。该年会每四年召开一次,今年是第一次由地级市市直学校承办。与会的专家和领导包括南京师范大学博导、省化学专委会理事长陆天虹教授,泰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市教研室石志群主任,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秦志强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导王祖浩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院长、博导包建春教授,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硕导吴星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化科院、省化学专委会院长助理、副秘书长杨民富,江苏省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国树,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校长毛金余,南京师范大学化科院博导、省化学专委会秘书长马宏佳教授等。
8日下午1点30分,随着国歌声响起,本次年会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随后,与会的近400名江苏省中学化学教学一线的教师,认真听取了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秦志强会长所作的《石化工业的运行现状及展望》和华东师范大学王祖浩教授所作的《化学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两项报告。
9日上午,来自省泰中附中的李娟老师、姜堰南苑学校的周春露老师、泰州二中附中的潘键老师、江苏省泰州中学的黄波老师、江苏省姜堰中学的田益民老师等展示了五节优质示范课。随后,大会组委会从化学教学研究、教学设计研究、化学实验研究、化学学习研究、化学课程资源及实践活动研究和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等六个方面开设了九个分论坛,来自江苏省各地区的优秀化学教育工作者纷纷展示了自己在化学教学领域取得的成绩和对化学教学工作的思考。分论坛活动结束后,参会代表再次集中到省泰中附中湖源报告厅,参加了本次年会的闭幕式。闭幕式上,主持人就一年来化学专委会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开展的各项工作、取得的各项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2012年在全省化学教育领域工作出色的优秀会员进行了表彰,同时对2013年工作提出具体明确的工作设想。
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促进了我省中学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给广大化学教师提供了学术研究、交流和展示的平台,而且对引领化学教师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讨,加强省化学学会与地方化学学会的联系与合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栾欣荣王玉华)
分论坛交流报告PPT下载:http://www.jschemedu.com/zxzx/2012-12/092032_838462.html
分论坛交流报告:
姓名 |
单位 |
内容 |
丁非 |
如皋市教育局教研室 |
“化学事实学习”基本课型的实践研究 |
徐光静 |
江苏连云港赣榆县第一中学 |
例谈“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的实施方略 |
吴良根 |
吴江八坼初级中学 |
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及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
严建波 毛明 |
苏州中学,苏州市教科院 |
“阅读-探讨-应用-反思”——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范曰清 |
江苏省赣榆县实验中学 |
高效教学呼唤有效的问题设计 |
陆建源 |
南京市玄武区教研室 |
开展“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方法探究 |
宋煜 |
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 |
让问题驱动教学成为有效教学之翼 |
唐杰 |
姜堰市第二中学 |
关于“问题链·导学”模式的实施和推广的几点思考 |
程永东 |
淮安市教研室 |
基于“观念建构”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 |
符爱琴 |
常州市北环中学 |
基于 “颠倒的课堂”模式变革化学学习方式 |
汪定用 |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
初中化学回归学科素养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
徐晓春 |
常州市勤业中学 |
自信、快乐源自化学课堂 ——“展评学习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吴明清 |
昆山市张浦中学 |
论初中化学教学细节的重要性 |
孙保新 |
海门市常乐初中 |
浅谈“学习链”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陈梅 |
连云港市东海县实验中学 |
生态课堂 人性教学 |
艾璐 |
常州市正衡中学 |
化学学科思想下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刍议 |
吴国兵 |
泰兴市洋思中学 |
洋思模式与高效课堂 |
包春华 |
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
基于“对话”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
周雪春 黄友 |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 |
漫谈高中化学课堂有效预学设计 |
乔中云 |
江苏省清江中学 |
全人教育视野下化学思维课堂的构建——《化学反应中的热量》教学案例 |
李勇军 |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
“离子键”教学实录及教后反思 |
殷志忠 |
泰州市海军中学 |
洗课让化学课堂简约而有效 |
马敏 |
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 |
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
许国霞 姚建军 |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镇江教研室 |
苏教版《化学1》“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实录及体会 |
陈久宽 丁 萍 |
江苏省姜堰中学 江苏姜堰 |
开放实验室:高中化学教学变革的催化剂 |
杨晓祥 |
东台市教育局教研室 |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反思及策略研究 |
庄德刚 |
陆慕高级中学 |
在实验中探究 在体验中提高 |
张团结 |
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湖中学 |
彰显化学实验再探究的智慧,灵动建构式生态课堂 |
张玉新 |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 |
对《比较硫酸溶液和唾液对淀粉水解催化效果》实验的商榷 |
高兴邦,钱琴红 |
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省泰兴中学 |
利用色度计验证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沈小祥 |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
运用数字传感器实验突破中学化学疑难问题举隅——H+、NO3-、Br-能大量共存吗? |
辛道盛 |
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
教研组工作中引导教师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
张昌恒 |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
分类实验 彰显魅力——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探索 |
吴华君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教育局教研室 |
因为改变而精彩——以实验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变向思维的研究 |
王敏 |
江苏省海门中学 |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教学实验实施的调查研究 |
马建中 |
江阴市澄西中学 江苏 江阴 |
失败也可以是另一种成功 |
周排芳 |
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 |
设计实验教学中的“留白”,让实验课更“生态” |
王昀 |
常州市花园中学 |
逐层深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王叶思 |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 |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 |
沈世红 |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
体验式教学——化学新课程的“思”与“行” |
朱浩遐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 |
把课堂还给学生 将探究进行到底 |
张华 |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中学 |
初三化学教学良好的开端——学生的喜欢 |
徐晓娟 |
常州市勤业中学 |
"展评学习法"使化学复习课充满活力 |
吴光明 |
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 |
切实推进“合作学习”,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
陈秋明 |
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 |
提升中学生化学阅读素养的对策研究 |
王瑾 |
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 |
积极心理学——化学教育的新视角 |
王丽 |
连云港市东海县南辰中学 |
初中生化学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关系的调查研究 |
周鑫荣 |
启东市教育局教研室 |
高三化学复习中提高习题训练有效性的策略 |
徐守兵 |
南京市金陵中学 |
新课程下对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的再认识 |
施洪明 |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
数学化归与转化思想在化学平衡教学中的应用 |
丁良云 |
宜兴市丁蜀实验中学 |
化学用语教学的策略探讨 |
朱秋东 |
镇江市丹徒中学 |
浅谈比较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梁家根 |
盱眙县教研室 |
浅谈“自主三读”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朱建兵 |
丹阳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
在认知冲突中系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
黄言寿 |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 |
竞争反应研究 |
吴伟丰 |
江苏省启东中学 |
浅谈化学奥赛选手实验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
张存山 |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 |
开发利用化学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 |
倪金芬 杨银鹏 |
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
建设优秀课程资源 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
卢慧亮 |
泰州市沈毅中学 |
“初中化学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
胡爱彬 |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
构建有持续学习动力的课堂——以“Vc含量的测定贯穿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为例谈课堂转型 |
阮 群 |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
课本实验的再开发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苏教版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一课的教学为例 |
冯福五 |
江苏大丰高级中学 |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性研究 |
韩旭娣 |
无锡市民办辅仁中学 |
多样化问题情境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
高兴邦 |
泰州市教研室 |
做好化学微型课题 提升教育科研素养 |
杨晓丽 高兴邦 |
江苏省姜堰中学化学教研组 泰州市教育局 |
高中化学新课程规范教学的实践研究 |
刘 岩 |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教育局教研室 |
精心雕琢细节 提高课堂实效——例谈新手教师教学细节把握水平的提高 |
江锡钧 |
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 |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
曹金春 |
江阴市云亭中学 |
认知负荷理论对初中化学电子白板教学的启示 |
王慧 |
兴化市教育局教研室 |
兴化市城区三星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
何如涛 |
兴化市景范学校 |
剖析·探索·思考——化学试题命制与学业水平评价的实践探索 |
薛春兰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教研室 |
构建教师学堂:中学化学教师区域研修课程化的有效措施 |
刘莉莉 |
江苏南京市栖霞区教研室 |
基于“问题的课例研训结合”教研—教研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