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灵觉寺,本是为纪念唐代高僧“潘了拳”而建。始建于唐朝中期,距今已经历了1000多个春秋冬夏,明清期间得到多次重修,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参悟着世间的无常冷暖,广播佛法于芸芸众生,引领众生向佛向善。
西北的山岭峰奇峻秀、深山林壑幽深,生多野生赤蕨菜,故又称赤蕨岭。灵觉寺座落在赤蕨岭山坳上,面朝漳溪河水,居高临下,气势不凡,灵觉寺所处的地理位置尤为殊胜难得,寺院所坐落的山,处于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镇上黄砂村与福建省下洋镇交界,奇哉、善哉真乃众生之佛缘。。。。灵觉寺的大部分信众来自两省,称得上是福荫广庇、恩泽群生 。
穿越过蜿蜒的山路,明白了曲径通幽的内涵,沿途的风光旑旎,只有出尘于都市才会彻底的领略到大自然赋予的那份亲切的柔和和美丽。
处在群山怀抱中的灵觉寺,右有清泉从石中涌出,清洌微甜,传说之奇,客多泉水亦丰,平日里则减,千余年来亦然不变,是为“神泉”。寺院以青山翠柏绿竹为邻、山间溪流清泉相伴。林间鸟儿歌声婉转学着梵音,漫山烂漫的山花有缘向佛了愿。
http://s14/mw690/a339cb87gx6DbzplxAF2d&690
1
http://s15/mw690/a339cb87gx6DbzrWkImce&690
2
http://s3/mw690/a339cb87gx6DbB1g3HYe2&690
3
灵觉寺现任住持
传真法师
穿过灵觉寺新建的山门牌坊,随山路上行就到了寺院。 灵觉寺面向群山,广场前方有一座小亭,石崖下一环江水,宛如U字环抱着像个大寿桃一样的一座山,就先称“献寿山”吧。 寺院山门与天王殿刚刚重新修缮好的,橙黄的墙、金色的琉璃瓦,飞檐上是欲飞的祥云、正中是吉祥的法轮寓意佛光普照、法轮常转,青石雕刻的龙柱、石狮子,衬托着山门高大庄严。山门两侧楹联书写着:灵风飘赤蕨,觉岸好回头 。山门上方高悬金漆额匾,是当代高僧一诚老和尚亲笔题写的“灵觉寺”。
http://s7/mw690/a339cb87gx6DbzwXWqG66&690
4http://s16/mw690/a339cb87gx6Dbzy6Vn94f&690
5http://s4/mw690/a339cb87gx6DbzAIf0T33&690
6http://s5/mw690/a339cb87gx6DbzCN2Bud4&690
6
http://s9/mw690/a339cb87gx6DbzGNSlO18&690
7
进得山门,弥勒菩萨肚大量大笑口迎客, 左右两侧是彩塑的四大天王,手持法宝,慑人的妄念,弥勒菩萨背后是降魔的韦陀尊天菩萨,手持宝杵面向着大殿,降魔护法,破邪显正,身披金甲威风凛然。
寺院整体建筑是古建风格,红墙金瓦,在青山的掩映下,愈发显得,金碧辉煌、雄伟壮观。 大大雄宝殿两侧各有厢房,分别僧寮房、佛堂、钟楼、鼓楼、五观堂、厨房、流通处与客堂。殿前的香炉里香烟缭绕,烛火通明饱含着信众的祈愿。
http://s8/mw690/a339cb87gx6DbzJM9fh07&690
8http://s6/mw690/a339cb87gx6DbzM0APX05&690
9http://s13/mw690/a339cb87gx6DbzZo6babc&690
10
大雄宝殿供奉着三尊金身大佛,左边是阿弥陀佛、右边是药师佛、正中的端坐释迦摩尼佛,手结说法印,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塑立在佛陀两边。。殿内悬挂满锦绣的宝盖与幢幡。佛台上戒定真香的香盘里,金炉热名香,蒙熏法界,几十盏莲花灯,烛光摇曳着燃亮在佛前。十八尊栩栩如生金身罗汉,神态各异,供奉在两侧的罗汉台。大殿内整齐摆放着拜垫,几个信众在虔诚的礼佛,旁边的拜垫上一只碧绿的螳螂也匍匐在佛前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此时得到应验。
一位年轻的僧人正在照看着香烛,为信众敲响铜磬法鼓,清瘦的身躯有着慈悲坚毅的信念,用这副铮铮铁骨的双肩把如来的家业承担。侧门处架着一口古钟,铸在上面的文字告诉了人们它诞生在清代乾隆年间的,几名香客仔细的看着,若有所思,大概已经把思绪牵回了遥远的哪个从前。。。。。。
http://s7/mw690/a339cb87gx6DbA3fPeuc6&690
11
http://s2/mw690/a339cb87gx6DbA59zlD91&690
12
http://s3/mw690/a339cb87gx6DbAapN2qf2&690
13
http://s2/mw690/a339cb87gx6DbAbCy1b11&690
14
http://s9/mw690/a339cb87gx6DbAdPlKo88&690
15
http://s9/mw690/a339cb87gx6DbAnFoYEf8&690
16
http://s4/mw690/a339cb87gx6DbAhSdijc3&690
17
http://s5/mw690/a339cb87gx6DbAtXrWk44&690
18
http://s11/mw690/a339cb87gx6DbAvRQn06a&690
19
远在唐宪宗元年和十二年(公元817)三月二十五日,福建延平府(沙县),潘姓人家,有一男孩儿降生,左手自降生一直握成拳头,三天后来了一位云游和尚,口念弥陀,在小孩拳头上指划一个“了”字,男孩五指渐伸,和尚也飘然而去。男孩父母想:这孩子想是与佛有缘,取名“了拳”,并常带他礼佛朝圣,这便是后来成就的“惭愧祖师”。
潘了拳十二岁时父母先后离世,便投靠叔父为生,但因婶娘性格难以相处,在唐文宗大和八年(834)便离乡来到大埔西河上黄砂车上村,被好心游姓妇人收留,认为义子,“了拳”贤孝之名,在坊间相传。村人晚上经常听到虎啸,惊得村人夜不能眠,白天却又寻不到老虎的踪迹,搅得人心不安。少年潘了拳常与伙伴到赤蕨岭放牧,小伙伴忙着玩耍,他却独自趺坐在一块卧虎型的巨石上口诵经文,自此之后再无虎啸之声扰民。一日忽然有所感应,似神迹示现,不由自主在石上用指划了“大生石头”四字,好生奇怪,只见四字如有斧凿般的刻于石上。
这事被收录进早年间的《大埔县志》。清朝文人饶希镇曾为此事题诗:“生生大极浑无极,大大元生衍大生。亦生亦大空涵大,非大非生色映生。广大资生藏卷石,始生元大炯禅心。即心即石头应点,石何心画自竖横。”此后村人认为了潘拳非是凡人,赤蕨岭是灵山福地,就在此处建起了寺庙以求福荫苍生。灵觉寺在千百年中几经重修扩建,如明代熹宗天启二年,明代崇祯十三年,此时知州饶灯重修时,额其堂曰:悟始,乃对了拳而言曰。寺中香火鼎盛不衰。长达千余年。
现在的大雄宝殿右侧偏殿,供奉着正是这位惭愧祖师“潘了拳”,现今的香案上长明着新时代的两盏插电的五彩莲花灯,供桌摆满了信众供奉的时令水果、和本土才有的元宝客子、香烛与正在点燃着的酥油莲花灯。
http://s2/mw690/a339cb87gx6DbAIDpg591&690
20
http://s7/mw690/a339cb87gx6DbAybaWac6&690
21
http://s9/mw690/a339cb87gx6DbBeAWaQe8&690
22
http://s10/mw690/a339cb87gx6DbAATgCdc9&690
23
传真法师是灵觉寺现任住持,法师1984年礼万福寺住持上惟下灯法师剃度出家,法号:传真 字:见因。1988年到韶关南华寺求授三坛大戒。1990年受大埔佛教协会委派到西河赤蕨山灵覚寺主持寺务。传真法师爱国爱教,戒律严谨、修持精进,是大埔佛协一、二届常务理事;三、四届副会长兼秘书长;市佛协一、二、三届理事。
传真法师之德,乃此方善信之福,法师秉承佛制,统理大众,燃智慧法灯,广布佛法甘露,化度一方福泽万众。
博文、摄影:释量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