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批注
(2016-03-03 17:22:20)
标签:
原创教育 |
作批注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学习能力,如何做好批注呢?这里面有许多需要规范和值得用心推敲的地方。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学习作批注。
基本要求
1、使用规范而统一的符号。
2、标注符号和文字内容要整洁、清晰。
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字要尽量写得小一些,笔画要清晰。课文的行间距一般不是很宽,如果把字写得太大势必拥挤而模糊不清。第二,批注要写在离自己选取的批注点(词语或句子)最近的空白处。还得要注意不能把批注写在文中的插图上,插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美,我们最好不要用文字去破坏它。第三、对于整篇课文的总结性批注,比如课文主要内容,文章结构的梳理等,可以写在课文的开头或者结尾的空白处。第四,作批注要注意用笔,一般不能使用红色笔,如果标注词句也可以使用荧光笔,但色彩不可太浓烈,更不能掩盖文字。第五,如果自己批注的内容较为丰富可以采用辅助手段,如粘贴小的附页。最好的方法是建立一个专门的笔记本,用来记录下批注内容。
批注内容
1、生字和词语。词语以批注意思或者标注正确的读音为主。
2、语句和段落。批注句段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以下角度供同学们参考。(1)理解文字的字面意思。(2)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3)品读作者写法上的特点。
这个小学坐落在关帝庙的后殿,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四个班,四个班只有40人。
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了小学教师生涯。田老师执教40年,桃李满门,弟子不下三千,今年70岁,退休已经十多年了。
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
表面看这是很普通的三段文字,但是细细品味它却承载着很丰富的内容,我们不妨试着从三个方面品读。
第一,由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田老师是一位普通老师但是又不普通,他才华横溢却甘愿为教育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一生桃李满门,取得了最优异的教学成绩。
第二,由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对自己的老师怀有怎样的情感。作者对老师印象深刻,老师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第三,还可以品读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运用的写法。在这里作者用真实的数字,朴实的语言,表达着最真挚的情感。
这三个方面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品读同一段文字,第一理解文字字面意思。通过对字面意思的理解,读懂作者描写的老师有什么特点,什么品质。第二透过文字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那就是老师在他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以及他对老师的深深怀念。第三品读作者的写作方法,找到表达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学作批注
1、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学会作批注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更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从低年级开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培养作批注的习惯和能力。一二年级(第一学段)先培养自学习惯,自学时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动笔墨应该动什么笔墨呢?做到两点:一分清自然段,并标注自然段序号;二用圆圈和短横线圈出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三四年级(第二学段)试着做简单的批注,主要做好四点:一继续保持低学段时学到的两个批注内容;二用双短横线标注一些重要词语,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某些词语的意思,并把解释批注到书上;三给部分多音字注上正确的拼音;四给句子作批注,先找到自己认为好的句子,作批注时不求全面,只要把自己理解到的内容写下来即可。五六年级(第三学段)除继续做到前两学段学到的批注方法以外,还应做到:一可以批注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作者资料等;二对于句段的批注应该做到思考得更深入更全面些。
2、在阅读与借鉴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品读能力。
作文要有米为炊,阅读批注能力的培养也并不是凭空而来的。首先,需要同学们仿照。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查阅到与谋篇文章相关的内容,这些都是帮助我们理解一篇课文,并且做好批注的重要资料。其次,要学会正确筛选,重新组织这些资料。筛选与重组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因为这个过程既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又是深化思维,提高认识的过程。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持之以恒用心学习,做出精彩的批注并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