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2021-12-03 11:29:13)
标签:

旅游

游记

情感

摄影

文化

分类: 老汉游记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游览连江三落厝和贝里蟹谷人员合影,左起:老彭、荣中、徐老汉、王总,童妹子、小杨、王老太、庆祥老弟)



久居闹市的人,在心灵上或多或少有着一种渴求,体验着清新空气中的田园风光生活。于是,这些年来的城里人喜爱往乡下跑,只要耳闻到哪里有古村落,便撒开双腿的奔向那里,越是原始,越是远古走来的古村落,越是慕名而去的人越多……。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镶嵌在青山环抱中的杜棠三落厝古村......)



当我们穿行在古村狭长绵延的古巷,时光的光影将我们穿越时空的带回了那个逝去久远的年代。游人的脚步扣在那些被踩磨出光泽的青石板路上,清脆的“咔咔”回响声回荡在古巷的两侧古厝中。我们从古巷老宅斑驳的墙体上看到了满是年轮的印记,那些古树、古井、古桥,那些深深庭院的残垣断壁,无不凝聚着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积淀,令我们近距离的贴近这些沧桑古村,顿然感到怦然心动的欢快,连空气里都溢满了厚厚的清新。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镶嵌在青山环抱中的杜棠三落厝古村......)



周日(1128日),与几天前便约好的兄弟朋友及昔日的同事等八人分两部轿车,按照高德导航路线,直接驰向离福州60公里处的连江县丹阳镇坂顶村,去观赏杜棠三落厝古村。车直接开到了杜棠村的“郑氏祠堂”门前,这里是建于明朝的古老建筑群落,是杜棠村民最初居住的地方,后来村民逐渐搬离,星散在周边。我们眼观那些寂静屋檐上被秋冬后的寒风瑟瑟摇曳墙头草的情景,似乎这里是一座被游人遗忘的角落。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杜棠三落古厝门头墙上的仙人掌......)




举目环望,古村镶嵌在青山环抱中,这里的古民居就是明代建筑郑氏三落厝。初到此地,我们观眼前冷清的古民居,顿时心里有种拔凉拔凉的感触,这是一个沉静的古村,觉得可游价值不大,欲放弃三落厝到贝里溪谷去游览。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杜棠三落厝古村景观:艺术家众创空间......)



“既来之则安之”,经询问当地村民后来走进了三落厝中。除了一些古厝和几堵残垣断壁外,很多古民居都是在原址上翻新修葺所建。纵观杜棠村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末时期,据有关资料记载:连江的首位进士张莹,后官至礼部尚书,即出生在此村。到了明代时,张氏七星台建筑群被大火烧毁,因张氏家道中落而无力复建。后至明嘉靖年间,由迁徙至此的郑氏家族在此基础上重建,因其地势水平三落相连,故被称为“三落厝”。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杜棠三落厝古村景观:杜棠宴......)




自嘉靖年间至今,三落古厝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雨沧桑洗礼,不修缮是不可能将古厝延续保存下来的。我们在村中观看到的那些古石舂、古石磨、练武石和经修葺的观景阁、美人靠、纳凉凳等都是保存的比较完好的建筑。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杜棠三落厝古村景观:古石臼鱼水圳......)




从村中景观介绍中悉:三落厝是连江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和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群落,是由三座四合院组成,风格与其他明清古建筑相似,共有大小房间共计200多间,每座四合院有上下两层房,中间各有一个天井。这些古民居具有着古朴的特色,每幢房屋格局异同,建筑淳朴精美,颇具日式风格。横向舒展,借过雨亭相连,院内水圳环绕,形成“山泉入宅、宅内有河、河中有房”的独特景观。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杜棠三落厝古村景观:“文革”期间的红色标语......)




古村无须游览门票,车辆停车也无需停车费。但村中惟有一家“连江溪园三落厝度假酒店”的住宿还是昂贵的。经与我们同行的小杨咨询,住宿费7001000/天。这家酒店是由400多年的老古厝改造成的,因为我们没有住宿,所以不能入内观赏。据说这家酒店的客房有多种房型,酒店内按五星级标准设计的度假酒店,在古厝的改造上花费了很多心血。然而,非住宿人员连门都进不去,酒店内的情景我们却不得而知,更无法描述。与度假酒店同期建筑的群落还有:杜棠宴、朗乡艺术馆、杜棠书院、艺术家工作室、尚书房、图书馆、陶琉坊、豆腐坊、戏台、小展馆等。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贝里蟹谷景观:“艺术墙”......)




临离开杜棠村时,由于老伴的执著,我们在村民摆的地摊上购买了两颗槟榔红心母芋头,价钱稍比福州便宜些(5/斤),老伴看其芋头品种好又新鲜,所以耐不住的买了放在汽车上。村里村民自种的黄豆成色也相当好,还有精制的地瓜丝和新鲜蔬菜、南瓜等农产品;若不是我的劝说,老伴巴不得全部都买回去……。女人嘛,不容易,平时辛苦操劳持家,为油盐酱醋的生活成天忙碌个不停,也够辛苦的。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贝里蟹谷景观:“鱼鳞坝”......)




从杜棠三落厝到贝里蟹谷约有12公里,行车半个小时就到了丹阳镇的贝里蟹谷,我们的车停泊在景区门前的停车场。从停车数量看,除了两部旅游大巴外,疫情期间这里的游客不是很多,还是比较安全的。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贝里蟹谷景观:“乌篷船”......)




沟涧纵深的峡谷间一条清澈的河溪,潺潺溪水见底,有不少鱼儿在溪中悠游自在的往来翕忽畅游着,时不时的在水里翻个身子的亲吻着水面,给游人带来了欢乐和闲趣。溪水一侧是宽阔的游览步行道,一道售票和验票的房门栅栏拦住了通道,只见售票窗前张挂着一面《购票须知》的牌子,注明着:门票35/人,对残疾人、现役军人、70周岁以上老人实行免费;对618周岁的末成年人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在校学生,6069周岁老人享受半票(15/人)优惠,客服电话:0591-26552310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贝里蟹谷景观:“十二时辰”......)




我们顺着山涧溪水溯流而上,这里的风景很美,山清水秀,恬静宜人,如诗如画的景色令人陶醉。溪两岸山壁上翠竹葱绿,林木郁郁葱葱。在北方已是冰天雪地,然而在这里确是繁春的景象。在这么一个清静之地邀上数个好友聚游,是悠闲的,恍然间疑似自己不小心闯入了桃花源。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贝里蟹谷景观:“朱熹文化园”......)




贝里溪蟹谷是一个集景点观光、休闲娱乐、乡村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胜地。贝里蟹谷源于贝里溪盛产天然大闸蟹而得名,却因恢宏的历史在此留下众多不平凡的印迹而盛名。从《丹阳贝里蟹谷旅游宣传小册》上悉:贝里蟹谷位于贝里溪中段,全长约三公里,两岸林木苍翠,谷底怪石嶙峋,飞瀑深潭,清泉流响,有碧玉潭、神牛饮水岩、大王潭、百口泉、天石阵、百丈壁、飞龙潭、绿谷氧吧等自然景观,奇葩秀丽。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贝里蟹谷景观:“大闸蟹”雕塑......)




从景区入口后观赏到的第一个大景点是“将军鱼鳞瀑布”。据说,曾在此捕过八两重大闸蟹的蟹王潭里的水,因漫过“鱼鳞坝”而形成了九级的瀑布,瀑布宽约100米,落差7米,虽然没有断崖蓦然跌下,势若大海倒泻;因堰面高低不同,倾泻而下的水流形成弧形瀑布,宛如白色鱼鳞。可惜,我们观赏此景时不是丰水期,没有看到声势恢宏的瀑布和千般姿态及妙趣横生的景观。眼前蟹王潭的水面是平静的,只能观赏到平稳的水流过“鱼鳞坝”后坠落成犹似梯田般的景观。我们在拦水坝的下游溪边观赏,这道水坝流水犹如鱼鳞状,故被成为“鱼鳞坝”。堰顶设置了石墩汀步,有的地方称其为“水跳”;游人跨步汀步而过,有着另番情趣。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贝里蟹谷景观:“丹阳壶”......)



游人踏着“水跳”石墩,方能到达邻近的“贝里十二时辰”景观,这是有十二道青砖拱门前后平行整齐排列的建筑。从第一道拱门向最后望去,拱门好像层层叠叠逐渐变小,数不出到底有多少道门,宛如是时光隧道,于是人们觉得一道拱门就是一个时辰。每道拱门两边各有一扇窗,一扇是实的,一扇是空的,仿佛是人的两只耳朵,一边进、一边出,少计较,难得糊涂。从景区介绍上道:“俗话说山中一日,人间百年,如果走过十二道拱门,就是走过了山中的十二时辰,预示你能平安顺达走过百年,最好是有情人手挽手一起走过,一定能和谐共度一生”。其实这是种变相的“愚弄”说法,世人图个吉利,也就走一走这“时光隧道”了。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贝里蟹谷景观:“四合院”......)




临近蟹王潭前,波光粼粼的潭水呈现出碧绿色的池面,两岸青山倒影在水面,水下是一群群的鱼儿,集聚成一团吃着游人抛到水面上的鱼食,顿时平静的水面被这些抢食的鱼儿漾起了粼粼的波纹。沿途一路水光潋滟的溪潭水面上,这道鱼儿戏水的靓丽风景线,情不自禁地吸引着众多的游人驻足嬉戏观赏。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贝里蟹谷景观:孝女湖旁的“孝女桥”......)




行至一处“朱子文化园”前,这里耸立着一尊朱熹雕塑,邻旁一块巨石上凿着“春日诗景”红色题刻字。中间房廊有副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描绘贝里溪春天美景“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名诗。据考证“此诗是朱熹最著名的一首诗,是朱子在丹阳结庐讲学鱼诸弟子游新阳贝里溪时所作。第一句“胜日寻芳泗水滨”,后思及孔子当年在泗水之滨聚徒弦歌讲学(朱熹从未到过泗水),己如其出,有感而发,将贝水滨改为泗水滨。此诗表达了朱熹对先贤圣人的尊崇和自己追求圣人之道的理想”。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贝里蟹谷景观:游人尽兴贝里溪......)





途经状元道,我与同事老彭寻找“连江游击总队遗址”观赏,行至“秘密练武场”,这里的雕塑显示出在清末时期,丹阳爱国青年辟贝里山谷建练武场的情景,此处是辛亥革命的弥漫据点。从此记载着19114月,丹阳10名之士随福建同盟会吴适会长赴广州参加黄花岗起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连江共有10名,其中丹阳籍就有5名,另有生还的17名义士中,丹阳籍的有5名……。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贝里蟹谷景观:“飞龙潭”......)




在四合院前,就是“孝女桥”景点,这是一个颂扬孝道的故事。我驻足在观看景点旁的简介:相传着明末陈氏人家,老母患疾长年卧床不起,家中女儿萍儿,遵乡医到贝里溪取清泉,采沾露石斛草煮供其母服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伺母辞终身未嫁,直到其母病痊愈。后人为感念秀女孝心,遂修孝女桥以示颂念,乡人也因此泉可医疾患,争相取用,成为百口泉。在我旁边一位小伙子观赏此简介后,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声:可能这个女人长的很难看,才嫁不出去……。“隔世”的代沟,顿时令我茫然了。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贝里蟹谷景观:返回途中再望“鱼鳞坝”......)




午餐在景区四合院内,每人根据喜好简单的点了些老鸭粉干面、海鲜粉干面、光饼夹糟肉、肉燕……。一碗老鸭粉干面35元,虽然景区内的价格偏贵了点,但那怕是“一箪食、一瓢饮”,为了填肚子也得吃。饭后,继续沿溪畔往飞龙潭游赏。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贝里蟹谷景观:“四合院”......)





有人说:“溯溪半晌日,阅史已千年”,我们游览贝里蟹谷已有半日时光,如此说来已是“阅史千年”,也该是离开这“天赐幽谷胜地”的时候了,于是原路返回到景区大门外。根据荣中的提议,返回福州的途中到闽安古镇游览。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闽安古镇景观:“迥龙桥”......)




闽安古镇我已游览三次了,此行是第四次。我几乎当向导的与兄弟朋友们先后游览了闽安协台衙门、巡检司,福州现存最古老的船形古石桥,闽安街道,闽安楼和炮台等景点后便驱车打道回府,结束了连江一日游程。


《游三落古厝览贝里蟹谷》

2021112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