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禁苑图

标签:
文化 |
分类: 古图发现之宋元明清综合时期 |
唐禁苑是唐三苑(禁苑、西内苑、东内苑)中面积最大的苑,西内苑和东内苑面积都很小,三苑均在唐长安城北郊一带。禁苑面积宽广,北临渭水,东接浐水,西包汉都城,南至唐长安北城墙。其东西约27公里,南北约23公里,周长120公里,是中国古代最早、最大的禁苑区。
1、 禁苑图概况:
这里有2幅禁苑图:一为北宋《长安图》上半部禁苑区(北部及西南角有缺损)。这是一幅年代久、范围大、内容祥、刻制精、比例准的平面图,堪称世界之最,为国家之瑰宝。此碑被发现于上世纪,因秘藏西安碑林而鲜为人知。笔者著有专题考证论文《宋碑长安图考》(见1989年版《中国科学技术文库》)。此图刻制于北宋元丰年三年(公元1080年),近千年之久;定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图比例尺为1:9000(城内),城外比例尺更小。这是一幅高精度的大比例尺平面图,它完整的展现了唐长安城博大精深的地理景观,为古图中一绝。
另一幅《唐禁苑图》制作于元朝元至二年(公元1342年),由李好文主持编制的《长安志图》插图之一。此图特点是名称注记多而详,内容丰富,但问题不少。尤其是汉都城、大明宫压缩的面积过小,而西内苑扩大了面积,不符合实情。渭水绘制粗略仅有一段而中断。名称注记出错:启运门注成启军门,冰井台注成水井台,葡萄园注成蒲桃园等。但此图仍是较早的禁苑专题图,可以作为历史参考资料。
2、禁苑中部、东部区内容:
这部分包括西内苑、大明宫以北,汉都城以东广大地区。禁苑中城门很多,著名的有景曜门、芳林门、启运门,饮马门,招远门等。苑内建有东、西、南、北四监,置苑总监领之,分掌所管苑面宫馆园池修葺及种植之事,隶于司农寺。苑中建有宫殿(大安宫、鱼藻宫、含光殿、骥德殿),院(飞龙院),亭(临渭亭、正兴亭),池(凝碧池),仓(汉太仓)等很多建筑。
有些地方曾是帝王、贵族活动场所,如鱼藻池,池深1.4丈,以湖面水色为主景,王建有诗曰:“鱼藻池边射鸭,芙蓉园里看花”、“池北池南草绿,殿前殿后花红。”之句。唐朝皇帝与僚臣常在鱼藻宫欢宴,或在池中划船竞渡为戏。
另外,图上无法表示的禁苑边沿地方,如龙首原上还有著名的望春宫,它东临浐水,西岸有北望春宫,内有升阳殿,南北望春亭及放鸭亭等,是一处以浐水与宫亭建筑为特色的风景区。玄宗、文宗等多到此处游幸。王维有诗曰:“清歌邀落日,妙舞向春风,渭水明秦甸,黄山入汉宫。君王来祓禊,灞浐亦朝宗”,可见当年之盛况。
禁苑地域广阔,建筑很多,苑中还有大量花卉林木,是隋、唐时是最大的皇家园林行猎场所。
3、禁苑西部(汉都城区)内容:
汉都城建于公元前,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最大的国际都市,也是西汉王朝200多年的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之后又成为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初等朝代的都城,有着辉煌的历史。隋、唐之后逐渐废毁,被划归为禁苑的一部分。
汉都城四周城墙略呈方形,南墙曲成斗形,西北角折成北斗七星状,故又叫“斗城”,总面积34.39平方公里。城墙周长25.01公里,城墙外侧有宽8米、深3米的壕沟围绕。城内有12座城门,图上尚存横门,厨城门,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覆盎门,安门等。
图上注有表面注有“汉都城”三个大字。城内未标出街道,其图形面积已缩小很多,内容简略。其图形比例尺也比唐长安城要缩小许多。
4、东、西内苑:
西内苑:位于太极宫以北,因而又称北苑,其面积呈南北短,东西长特点。图上注有“西内苑”表面注记。还注有永庆殿,樱桃园(品尝樱桃之地)、通过楼、观德殿(唐太宗、高宗曾临幸,大宴群臣之地)。含光殿设有毬场,看花殿(在樱花园内)有亭台殿阁多处。但西内苑图形(尤其是南北向)显然放大了,不符合实情。
东内苑在图上位于大明宫内的东侧,这与文字记载位于东南侧和元代《唐禁苑图》位于正南部相互矛盾。由于《长安图》所使用的系唐代地图资料,应当更准确。东内苑图形与西内苑不同,呈南北长,东西窄特点。苑内有承晖殿、看乐殿、内教坊、毬场等建筑。东内苑、西内苑与禁苑并称为“唐三苑”,均为帝王的风景游赏之地。
http://s1/middle/a332b01btc9427cd04830&690
http://s7/middle/a332b01btc9427cd8b6a6&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