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初治愈,这3本书给我温柔的力量

(2020-03-02 21:44:04)

作者: 周保松

年初治愈,这3本书给我温柔的力量

文学教人温柔对待世界。厉害的人不总是机关算尽也不是外表虎虎。她可以有坚硬的内心温柔的外表,可以感性但在该理性的时候可以互相切换。作者也说他会哭泣,其实谁说男人不能哭泣呢?作者选择哲学时的心境。

“从那天起,我领悟到,诚实地聆听自己的内心,踏实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真实地活出属于自己生命的那道风景,是我之所求。”

“你的梦想,会成就你的个性;而个性,是人活得好的重要前提。”长大了,对个性开始有了新的理解。童心是幼稚的,白羊的我好像就是无法祛除孩子气,现在看来其实也不是一件糟糕的事。“小王子的了不起,是他见尽人生百态,仍然能够保存童心:不市侩、不世故、不算计,率性、善良、好奇,乐于信任人也敢于去驯服人,并对天地万物有一份温柔的感受和温厚的感情。”

希望自己活成一个有温度的人。终于人品。也一定一定一定要有能力来支撑自己的价值观。想让接触我的人感慨:“噢,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这样活着呀!”人品怎么样,有的时候可能会要求牺牲自己的利益,有的时候也真的不想当一个好人。现在看来,我这个人要修正一下,不是外在的约束也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我生命的底色。如果这些德行被拿走,小王子也不再是小王子。而且,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也会让你遇到一群你喜欢的人。

2.

《给青年诗人的信》

作者: [奥地利]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年初治愈,这3本书给我温柔的力量

一个“伟大,旷百世而一遇的人”,写给一位可以说素不相识的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温柔,包容,睿智,平和,诚恳,温暖。虽然是为一个诗人在写作和工作的各个时期所给予的建议,但相信每一个读到这十封信的人都会被安抚,学着脱离来自外在世界的纷扰,从内心出发,去认识自己。“创作者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自身和自身所连接的自然界里得到一切”——其实每个人都应该这样。

在信里,循循善诱的里尔克像一个智者,他谈论寂寞,谈论悲哀,谈论爱情,对年轻的诗人无私付出着自己温暖、和蔼而多情的关怀,他原是一个如此有人情味的长者,对待稚嫩的后辈满怀理解和宽容。他写下的字字句句都好似从内心流出来,令人如沐春风后,最终又流回到自己的心里。

十封信读完,觉得“观察遍世上真实,体味尽人物悲欢”的他实在令人敬仰。

信其实是很短的,书中几乎有一半内容属于丰富的附录。其中有里尔克的诗与随笔,也有译者冯至写下的关于他们的羁绊,而冯至为此书写序前后心境的变化,也令人感慨。

很喜欢冯至的译本。书中收录的几篇冯至谈里尔克的文章也有一致的真诚温柔,而在里尔克的忍耐之外,还另有一种坚韧,在苦难中也牢牢握着一束光。

3.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

作者: [日] 石川啄木

年初治愈,这3本书给我温柔的力量

石川啄木的诗,是记录生活的诗,也记录了他的孤独和悲哀,他的悲哀源于对社会的无力,过早地体验了生活,从而过早地认识了生活的无趣。他把诗歌变成了新的东西,不受合适的限制,不受一眼的限制。用更为民俗的表达,讲他对友人的怀念,对故乡的思念,对稀疏平常之事的感慨……

石川啄木的短歌写的都是日常之情,切身之体会,感同之身受。在周作人这里,“日常”是一种价值,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书写方式。因此他追求“生活的艺术”,主张“平民文学”。

有评论说“唯有心碎之人的文章最为动人”,我深以为然。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与悲哀中,那零星半点的希望与美之于他们亮如白昼、值得怀着热泪歌颂。他们用泪水与叹息写下的文字,又怎么会不扣人心弦、给予我们那逐渐迟钝的感官以刺激呢?我们的生活太过顺心,以至于将富足的生活、关怀、爱与美都当作了理所应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