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怎么过圣诞节的?让这4本圣诞经典故事陪你

标签:
文化读书杂谈 |
1.
《圣诞忆旧集》
作者: [美] 杜鲁门·卡波特
它像童话一样温暖,却“在不经意的细节处催人泪下”,它讲的是卡坡蒂小时候被寄养在亲戚家,和一个善良,保持着童心的老处女苏柯的温暖故事。这个老处女“从来不让一条饿狗饿着肚子离开,不看电影,没有被诅咒和诅咒别人。”,但是她”用锄头打死一条本县人见过最大的响尾蛇,偷偷吸过鼻烟。“
他们很穷,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攒钱做圣诞节蛋糕,却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要把它们寄给那些“朋友”,其中有些仅仅是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
“是否因为我的朋友在所有人——除了陌生人以外——面前都很害羞,因此只有这些陌生人,一面之交的人看来是我们真正的朋友。”我们总是想离开,生活在别处,我们是一样的人,喜欢生活在陌生人之中。
还会寄给罗斯福总统,幻想着那些可爱的蛋糕会出现在总统的餐桌上。他们从凶巴巴却不要他们钱就给他们威士忌的哈哈先生,并且为了感谢他的好心,要在他的蛋糕里多加一杯提子。
他们还去丛林深处寻找最漂亮的圣诞树,那里的“地上铺着锈朽的松针,点缀着艳丽的菇子和鸟类换掉的羽毛”,那里的太阳像“一个橘子”,他们砍来的树“一美元也不买”。
随着时间流逝,苏柯死了,奎妮死了,爸爸也死了,妈妈也自杀了,但是我们在这本书里,我们却丝毫不会觉得难过,我们在每一个人身上感受到的都是爱。我学会去爱一个陌生人,去爱爱自己的人,去珍惜,去感恩。
这样的故事,是温暖作者一生的记忆,也是温暖着我的一段最最朴实美好的文字。
2.
《圣诞老爸的来信》
作者: [英] J·R·R·托尔金
托尔金有畅销书作家、奇幻小说鼻祖等光环,但是退去这样的光环,他只是一个父亲。很多写书的人抱怨家庭生活的琐碎、孩子哭闹的焦心,甚至看见过专门有人写文描述生孩子养孩子的艰辛。其实我更愿意看到这种爱心满满的作者用他的才华来呈现自己对孩子的爱。
在他的笔下,圣诞老人是真实的,麋鹿、北极熊都是有生命力的,会撒娇会卖萌会调皮捣蛋。他们不但会派送礼物,还会给小朋友写信,帮他们实现愿望。更有意思的是,不止圣诞老人会写信,麋鹿、北极熊都会在信里“客串”一下,一旦发现圣诞老人在信里说他们的坏话,他们就会挤过来在信里写画外音:“才不是他说的那样!”
除了文字,信里还有插图。比起照相机,圣诞老人大概更喜欢手绘,所以他会亲自画贺卡给孩子们。在他的画笔下,北极熊和麋鹿都活灵活现,他们在万圣节时跟一帮小妖群魔乱舞的画面得到生动再现,他甚至变换字体和颜色,把贺卡的祝福词写得花里胡哨。
这就是托尔金在孩子身上花费的心思,一人在信中分别饰演几个角色,每一封信都是让人期待下集的美剧大片儿,小朋友在爸爸编织的童话中长大成人,他们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了父爱的隽永和细腻。
3.
《圣诞颂歌》
作者: 【英】查尔斯.狄更斯
写圣诞故事,前有古人,绝不是狄更斯首创。有的文学评论干脆直书:“《圣诞颂歌》断非狄式佳构”。偏偏这《圣诞颂歌》却红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据说在《圣诞颂歌》出版的维多利亚时代,圣诞节并不为很多英国人所知。然而,在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在西方家喻户晓后,故事中的一些情节成了圣诞节的约定风俗,诸如家庭团聚、互换礼物、圣诞餐饮,维多利亚女王也读过这部小说。一百多年来积聚的“人气”使得这篇《圣诞颂歌》成为狄更斯的小说中最深入人心的一部。文学评论家认为,《圣诞颂歌》的发表是狄更斯的创作生涯中的重大转折点;而社会学家则相信,这部作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圣诞节在西方世界的地位和价值,甚至“圣诞快乐”的说法也是由此而得以流行的,狄更斯本人也因此被称为“发明圣诞节”的人。
4.
《圣诞男孩》
作者: [英] 马特·海格 著 / [英] 克里斯·穆德 绘
《圣诞男孩》讲的是圣诞老人小时候的故事。11岁的尼古拉斯和父亲住在一起,他们的家很小。尼古拉斯最好的伙伴是一只小老鼠,仅有的两个玩具是死去的妈妈给他做的萝卜娃娃和爸爸给他做的雪橇。有一天,爸爸接到一项神秘的任务,不得不离家远行。姑妈来到家里照顾尼古拉斯。但是心肠狠毒的姑妈虐待尼古拉斯,甚至毁掉了妈妈留给他的唯一的玩具萝卜娃娃。尼古拉斯只能带着小老鼠离家去寻找爸爸。在路上,尼古拉斯救了一头驯鹿,彼此成为了朋友。他骑着驯鹿,开始了寻找“妖精堡”的奇幻之旅。
在从圣诞男孩到圣诞老人的转变过程中,尼古拉斯明白了人类最大的财富是“给予”。圣诞男孩尼古拉斯就是这样一个贫穷却善于给予的人。他救了麋鹿,又在精灵堡救了被绑架的精灵男孩,因此他得到了珍贵的财富,也得以成为了人见人爱的“圣诞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