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7本有关地域年俗的书,让你找回想要的年味

标签:
文化读书杂谈 |
●第 1 本●
《朝花夕拾》
鲁迅 著
http://p1.pstatp.com/large/616d0000f82fd4483e24
这是鲁迅的回忆散文,平静地弯腰,凝视,回忆,捡起,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文字。“我”经常会忆起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及其鲜美可口的;都是使他思乡的蛊惑。
地域之声
●第 2 本●
《文化苦旅》
余秋雨 著
http://p3.pstatp.com/large/616c0000fef3d3422edc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也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是余秋雨30年来不懈的文化考察和人生思索的完美结晶,文人的脚步丈量着山河,大漠的雄浑,苏州的繁华,都江堰的奇伟……悠扬、多彩、绚烂的山水中流淌出的是醇厚的文化底蕴。
地域之声
●第 3 本●
《乡土中国》
费孝通 著
http://p3.pstatp.com/large/616c0000fef295aa26af
它解释了中国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的来处,抽丝剥茧地分析,“读懂中国”的上佳读本,也是学术普及读物的最佳范例。
地域之声
|
●第 4 本●
《边城》
沈从文 著
http://p1.pstatp.com/large/6169000327494205f2ef
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美丽的湘西风景,古朴的民风,孕育出的是一个个跳动的灵魂。
地域之声
|
●第 5 本●
《城南旧事》
林海音 著
http://p3.pstatp.com/large/616b00020795f5ca522f
细腻、率真的文笔,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这既是林海音童年生活的写照,又是当时北京平民生活与民俗旧貌的写真——运煤的驼队,在城里穿街走巷;“唱话匣子的”背着留声机;孩子到游艺园看露天电影;男孩子在胡同里踢球……老城的记忆与旧事就在这里展开,在天真盎然中道尽人世的复杂多变。
地域之声 |这一幅京味儿的风俗画,在英子的笔下复活,你是不是听到了胡同里那一口京片子的吆喝?
●第 6 本●
《林家铺子》
茅盾 著
http://p1.pstatp.com/large/616c0000fef406eb480b
20世纪30年代的江浙农村,“一·二八”前后,江南小镇上一家小商铺,挣扎着生存,主人公林老板擅长做生意,但苦心经营,还是以破产告终。
地域之声
|
●第 7 本●
《读城记》
余秋雨 著
http://p1.pstatp.com/large/616d0000f8305adda384
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有的粗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温情。《读城记》这本书收录了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叶灵凤的‘北游漫笔’、茅盾的‘北京旧话’、林徽音的‘我们的首都’、余秋雨的‘上海人’等52篇知名作家的关于城市的散文,在这本书里,你会发现城市别具一格的美。
地域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