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每日书荐
每日书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634
  • 关注人气:2,2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守灵魂的独行——《自在独行》

(2017-01-24 16:05:10)
标签:

杂谈

​ 书是贾平凹的新著《自在独行》,一部四十年散文精选。书名禅意浓浓,犹有“大象无形、大音希声”醍醐灌顶之力。不过,住在高楼里悟禅,远没有走在山涧里悟禅那么来得轻巧和洒脱。

http://mmbiz.qpic.cn/mmbiz/QQ2ia8MOD0zO1mgyIxNkMbzd0OjwiaQs7HWLnDkcmnoHXaMzlSKQE6iaI41uCTNuGTrvibymURqQWH73DZgqsftV2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独不言孤独,偶尔做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

弱者都是群居者,所以有芸芸众生。弱者奋斗的目的是转化为强者,像蛹向蛾的转化,但一旦转化成功了,就失去了原本满足和享受欲望的要求。国王是这样,名人是这样,巨富们的挣钱成了一种职业,种猪们的配种更不是为了爱情。

我见过相当多的郁郁寡欢者,也见过一些把皮肤和毛发弄得怪异的人,似乎要做孤独,这不是孤独,是孤僻,他们想成为六月的麦子,却在仅长出一尺余高就出穗孕粒,结的只是蝇子头般大的实。

每个行当里都有着孤独人,在文学界我遇到了一位。他的声名流布全国,对他的诽谤也铺天盖地,他总是默默,宠辱不惊,过着日子和进行着写作,但我知道他是孤独的。

“先生”,我有一天走近了他,说,“你想想,当一碗肉大家都在眼睛盯着并努力地去要吃到,你却首先将肉端跑了,能避免不群起而攻之吗?”他听了我的话,没有说是或者说不是,也没有停下来握一下我的手,突然间泪流满脸。

“先生,先生……”我撵着他还要说。

“我并不孤独。”他说,匆匆地走掉了。

我以为我要成为他的知己,但我失败了,那他为什么要流泪?

“我并不孤独”又是什么意思呢?

一年后这位作家又出版了新作,在书中的某一页上我读到了“圣贤庸行,大人小心”八个字,我终于明白了。尘世上并不会轻易让一个人孤独的,群居需要一种平衡,嫉妒而引发的诽谤、扼杀、羞辱、打击和迫害,你若不再脱颖,你将平凡,你若继续走,走,终于使众生无法赶超了,众生就会向你欢呼和崇拜,尊你是神圣。神圣是真正的孤独。

走向孤独的人难以接受怜悯和同情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eQNlBtRmbibu7jPOuqd1x4Q0mm42wLSU03iaoazibq3Co7VbCw2bnCv1V4Wa09nxy2ZqRNf1B7nPEsSNOLnial519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贾平凹的独行世界,研磨孤独,收获自在,致每个孤独的行路人。你独自行走,不顾一切,哭着,笑着,留恋人间,只为不虚此行。独行是一场心灵的隐居,即便你认为自己是孤独的,也是可以自在的。


平凹先生素来喜静,最怕有人来敲他的房门。让他觉得自在的,要么就是行走于西北的大地,要么就是隐居在自己的书房。先生其实也喜欢热闹,只是先生的热闹并不是灯火灿烂,而是内心的安宁与独行的自在。


这本书写情感、聊爱好、谈社会、说人生。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

对于匆匆的路人,平凹先生这部文集只是用来附庸风雅的玩物。但这本书却要写给生命的行者。愿他们能懂得孤独的真义,在生活里多一些从容潇洒。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他是一位极具叛逆性的作家,但又不失淳朴的本色。他是中国少有的高产作家,更为可贵的是他每一部作品都堪称精品。毫无疑问,他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载入世界文学史册的文学家之一。不仅小说创作的成就斐然,他还是一位散文大家,而且在中短篇小说的创作舞台上也颇有建树。平凹先生低调冷智、谦和厚道,他是一位世间的智者,更是一位深沉的独行者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CONDdGicxKxldYJQg7SNIBrm86DkpX7m0DxS4FglVzogF1UlTTrpic7xUIhOrjDia453hxrour3RRDicHVcUmh5rV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高楼里悟禅悟出的是“三十功名尘与土”,而山涧里悟禅悟出的是“雨打芭蕉落闲庭”。可以说,位置决定了思考问题的角度,角度也决定了人一生远行的方向。


而贾平凹是在哪里悟禅?他要么行走在西北的大地,要么隐居在自己的书房。所以,读他的文章就有一种“长河落日圆”及“悠然见南山”的视觉冲突和情绪碰撞。


哦,怪不得他的脸长得像西北大地那么粗糙,他的文字嚼起来像羊肉泡馍那样入味,他的哲思听起来像秦腔那样旷达。这个贾平凹,活得真是一个自在。

和自在的人聊天,你当然也变得自在起来。我可以闲卧在东北大地,撇开白日的纠结,抛掉夜黑的无奈,细听他在千里之外的古城说情感、聊爱好、谈社会、讲人生。


当然,这里有他俗世的智慧,也有他生活的趣味。“读诗能耐热”,他说。可我更想说的是,读贾平凹不仅能耐热,还能祛寒。耐热和祛寒,这就是《自在独行》一剂中药的疗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