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人生百味就像一部厚重的书,在书中感受记录下来的生活历程、人生感悟,读的是别人的人生,却能让我们更清醒地理解现在、懂得将来。我们一边生活一边书写,每一秒就是一个字,每一分就是一个词,每一天就是一段。如果一年算一页,一生也不过是七八十页薄薄的一本。
豆瓣评分:8.9分
作者: 钱钟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书评】:
“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围城》是钱钟书先生所著的长篇小说,许多年轻人是通过影视作品了解到这本书,但它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书中包含了对社会和文化的批判,也涵盖了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的哲理思考。读《围城》,你会笑,会心的笑,不够,还要脸红的笑,笑书上的人,笑身边的人,也在笑自己。
【书摘】: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平凡的世界》
豆瓣评分:9.0分
作者: 路遥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书评】: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欢笑泪水平凡但又不简单。
【书摘】:这是人生的心酸。在我们短促而又漫长的一生中,我们在苦苦地寻找人生的幸福。可幸福往往又与我们失之交臂。当我们为此耗尽宝贵的青春年华,皱纹也悄悄地爬上眼角的时候,我们或许才能稍稍懂得实际上意味着什么……
《纽约客》
豆瓣评分:8.6分
作者: 白先勇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评】:《纽约客》是白先勇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着手创作的小说系列,留美期间,白先勇看到和亲身体验到身在异乡的疏离,由此感悟中西文化差异,抒发文化乡愁,从而写了一系列以旅美华人为题材的短篇小说。《纽约客》始终交织着人的命运和文化的命运的双重思考,人的命运凸显文化的命运,而文化的命运又制约着人的命运。
【书摘】:淹没在这个成千上万人的大城中,我觉得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一种独来独往,无人理会的自由。
《我与地坛》
豆瓣评分:9.2分
作者:史铁生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书评】: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书摘】: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是它们 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分母。比如说邮票,有些事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活着》
豆瓣评分:9.1分
作者:余华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书评】: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余华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书摘】: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一个人的村庄》
豆瓣评分:9.0分
作者:刘亮程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书评】:刘亮程是真正的作家,也是真正的农民,是真正的农民作家。作为农民,写作真正是他业余的事情;而作为作家,他却无时不在创作,即使在他扛着一把铁锨在田间地头闲逛的时候。不同于其他作家所写农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不是站在一边以“体验生活”的作家的身份来写,而是写他自己的村庄,他眼中的、心中的、生于斯长于斯、亦必葬于斯的这一方土地。
【书摘】:人一睡着,村庄便成了狗的世界,喧嚣一天的人再无话可说,土地和人都乏了。此时狗语大作,狗的声音在夜空里飘来飘去,讲远远近近的村庄连在一起。那是人之外的另一种声音,飘远、神秘。莽原之上,明月之下,人们熟睡的躯体是听者,土墙和土墙的影子是听者,路是听者。年代久远的狗吠融入空气中,已经成寂静的一部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