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醒不过来

(2023-06-11 09:46:19)
分类: 生活
住院部陪护,白天是不能睡觉的。

8时-16时,陪护用的坐躺两用椅,在椅角处上了锁,这种强制操作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而早上也很难睡到自然醒(特别针对作息相对熬夜化的,我这样的小年轻来说),五六点,定时查房的护士就走了进来,“量血压”、“抽血”、“检查心率”……各种常规操作,而自己很难不被吵醒。毕竟,重心是看护。

于是白天,只能打着哈欠,继续做一些不需要灵感的工作。

比如,制表,把音频化的进度汇总。

比如,听声优老师们的作品。我会对照着纸质杂志,一字一句地边看边听,一方面,查漏补缺,看看文字版有哪些措辞需要修正,另一方面,匹配声音,听有没有明显错误。扣除诗集的录制部分,目前杂志内容已经完成了50篇的声音化,还是有一些体会的。

每个人的风格真的差异很大,有人抑扬顿挫,有人摆着一张“面瘫”的嗓音“一镜到底”,有人柔柔弱弱,有人像愤怒的初生牛犊,有人收放自如,能随意切换。总而言之,或是与文章特别搭,或是念出了与我写下文字时的情感,别样的风韵,像是转角未设预期相逢的惊喜。当然也有很不走心的“完成任务”,一次合作后就被我果断终止了的。

比如,收稿件。更意外的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boss目前因为公司地址的城市匹配错误,不能够投放岗位和接受简历的情境下,公众号无心插柳的招聘文章反而激起了一些水花。收到了一些【配音兼职】、【文字记者】、【新媒体运营】、【实习】岗位的简历。而最让我有受宠若惊的,是开始收到了投稿作品。

06:14,困了,先睡会儿。

09点06,又醒过来了。脑子里一团浆糊。

最近的作息变得有些“神神叨叨”。外婆是5号清晨5点开始入院的,当天下午2点转到了心血管内科,10号上午10点转到了泌尿外科。前五天是这样的:我和外公每天轮班两次:23-08时,我陪夜;08-12时外公,12-18我,18-23外公。昨天上午九点多临时接到通知要换病房,从心血管转到泌尿科。房颤问题经过一系列检查、用药和观察之后并无大碍,不需要进一步手术等治疗,但肾结石导致的腹腔疼痛和小编出血问题,则的确到了临门一脚的程度,需要相对根治一下了。9点45分收到外婆电话,那时我刚回家(一般我都是上午医院出来后,按照既往的生活习惯,在中山街麦当劳待两到三小时左右看书、观察和写诗),说是要换病房,因为个人物品较多,需要我也参与一下,于是我便洗了个头就赶了过去,然后一直待到下午近6点外公来接班,回家后吃完就睡了,7点吧,睡到凌晨2点半,随后带着歉疚又收拾东西出门去医院。

3点半,外婆醒了,说是找半天找不到我的人,我一般会在楼道或者另一侧尽头的阳台,做自己的事,听声优老师们新发的作品,或者自己录作品。4点,我走进病房,外婆让我回家睡觉。说是下午2点才有CT,早上没啥大事。于是我四点半又离开了医院。

其实睡觉总时长上,并没有削弱,回顾一下这种被分段切割的生活,最大的困扰在于,睡和醒,受制于外部力量。原本自然入睡,自然醒,我是不需要午睡这种操作的。但在医院这几天就很明显的不适用。精力上便大打折扣。

可见,随心所欲掌控自己睡眠的自由,是有多重要。

而作为一个文艺创作者,在这种得“恪守规矩”的环境下,精力之外的另一核心维度——创作环境,也极为严峻。

病房里没有桌子,于是我只能将电脑摆在圆凳,用往期杂志和书垒出足够的高度差,人坐在两用椅上。中途,有医生问询、护士用药和查看病患状态,有临床患者的动静,或者家属的探访。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得抽出起码一半的注意力,关注在焦点人物上。但其实外婆已经很体谅我,每当我不回应她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聊,她知道我正在工作,就也不再打扰,更多的只是自己,会悬着。

沉浸式注意力的丧失,带来的自然是创作技能的大打折扣。讲真,脑子里有千丝万缕闪耀着的,蓄势待发的,却每每在聚沙成塔的出口处,被外部的瓶颈掐住咽喉。

我认为还是自己的道行不足,并未习得“全天候”的收放自如。做一个极端的假设吧,若是这样的生活模式成为一种常态,那我显然一定能找到更为收放自如的应对平衡点。

无论如何,这些突发的境遇都在磨砺我。

九点半了,我要出门去麦当劳了,每天上午的诗歌创作可不能落下。加油呀,当代诗词之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鼓起勇气
后一篇:栩栩如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