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圆梦清华留心香(即墨二十八中 李志刚)

(2014-05-17 08:28:32)
标签:

完美人生

充满激情

毕业生

常态

教育资源

情感

分类: 教研材料转载
圆梦清华留心香
 来源:即墨二十八中 李志刚 发表时间:2012-6-27 8:36:24 访问次数:652

        在融融春日,草长莺飞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由青岛市教育局在清华大学举办青岛市名校长工程高级研修班学习。满怀对前沿知识的渴求、对世界名校的仰慕、对顶级大师的崇敬,真实地融入到清华的校园,真切地感受到清华的魅力。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学风,让我饱享知识大餐,饱经思维洗礼,饱受终身裨益。

  感知清华,梦圆清华

   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方是如今身到处。到清华来学习。多年的心愿实现得这样突然,恍若梦境,直到手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累世铭刻,仰望汉白玉的清华园二门,才醒悟到昔日清华在梦里,今日梦在清华里。

走进清华,车窗外盈目的是现代文明与古典艺术的结晶。这里有华丽的现代建筑,高大的礼堂,整洁的教区,却也不乏幽香的古色,水木清华的幽静,清华园的神秘。站在宽阔的场地中心,抬头望望天,似乎清华的天都蓝于别处。幽静的林荫道,安静的教学区,这无一不是令学子心醉的地方。精巧的日晷,铿锵的校训,是何等的激人奋进。我沉醉在清华的怀抱里。未来到之时,心中的清华是那样的神秘,遥不可及,如梦一般,醒来不会有一丝的痕迹,但如今,我正站在清华的大地上,从此刻起我知道,清华,不是梦。她是如此的真实,真是到我触手可及。清华,不是梦,梦圆清华。

车子在清华大学紫荆高培公寓17号楼下停住。孙处长早在楼下等待。28层的高楼大门口挂了4个欢迎横幅,我仔细找了半天没找到欢迎我们的横幅。原来才知道清华每天的各种培训班就有十几个,都是慕名而来。就餐是在桃李园,3层的大餐厅是清华12个餐厅中的一个。门口展示牌公示的餐厅工作人员照片,人数之多相当于乡镇一些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数目。仔细看住的教学楼真气派,和几个校长估算一下,这一座楼比我们一个学校花钱都多,而这样的楼在清华还有很多,均衡教育资源谈何容易。

  感受清华,魅力清华

     清芬挺拔的水木清华,正值百年,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土,形成了自己优良的传统和精神,探索出一条“爱国、成才、奉献”和“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成才之路。清华的风景依旧,而清华的人文精神隽永: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格、赵元任一代国学大师,为世人展示着独特的精神魅力;竺可桢、邓稼先、钱三强,众多的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其功绩、精神与清华长存……,这一切一切,铸造了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激发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学子,不断挥毫书写历史,创造辉煌。在这里,我深深地体验到了清华精神,感悟到了清华文化,从校园年轻学子的灿烂笑容中,从教授们幽默风趣、激情澎湃的精彩演讲中,从迎春园学生的朗朗诵读中……无不感受到清华的独特魅力。

徜徉在清华校园,不由的感觉清华之大,之深。幸好我们青岛市教育局定好两辆车来回接送,免除来回学习奔波之苦,体现了局领导对我们无微不至地关心。清华学子来回上学都是骑自行车,这成了清华的一道风景线,看着来回骑自行车的学子,看着这些全国精英们匆匆而去的身影,我突然想到了责任,学子们的责任,我们这些校长的责任。我们每年都会送出数以千计的毕业生,可是能有几人能进入这个校园,能有几人圆梦清华?

  感怀清华,获益清华

  大师传道 提升思想。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大学是孕育伟人,大师云集,名家荟萃的知识殿堂。怀揣梦想,走进了清华教室,这次培训班共开设了当前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等10个科目,涉及经济热点、领导科学、心理调试等多个领域。我珍惜机会,迅速转换角色,聆听清华专家教授的辅导。授课的老师多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渊博的知识,认真负责的态度,机敏的思维,以及学者特有的人格魅力,都令我从中感悟颇多,也真正体现了清华“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办学宗旨。

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专家教授们的谆谆教诲,从古到今,不仅从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出发,而且密切联系国际国内实际,信息丰富、观点明确、阐述透彻……听了田彩凤老师《走进清华园,感悟百年名校的文化和精神》,才知道不进清华不知官有多大,学问有多深;不知清华是如此美丽。听了吴甡校长《校长领导力与治校方略》才知道“校长的领导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这句话的含义;才知道“专家治校”和“基层教育家”是什么样的,听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的课,一开始有些想法,一个刚选上干了不到一年的校长,就给我们这些当了十几年的老校长讲如何当校长是不是为时过早,但是真正听完课后,才知道“术业有专攻”,她对语言母语的研究与介绍却是让我们口服心服。让我收获更大的是胡光宇教授的《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民生状况》,马永斌博士《领导之道与政治智慧》、孙学峰教授的《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外交政策和策略》、李虹教授《压力管理与心理调试》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拓展了我们的思路,是我以前参加的各种培训所收获不到的。这样的培训越多越好。因为他让我们“学习智慧”,从“教育之外看教育”。深感“大师”的风范终身难忘,获益匪浅。聆听了他们精彩的讲演,内心最强烈地感受到了震撼和启迪,及时解开了学习的困惑,使自己实实在在地感受了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自觉心声。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如同海上的灯塔,照亮航程,指明方向:思路日渐明晰,思维视野拓宽。培训课程虽已结束,而良师们的谆谆告诫还不时在耳畔响起:“我们应反对空谈,努力实践。”让人回味,发人深省。行胜于言。这句话是写在清华大礼堂前一片绿草如茵的日咎上,它代表一代又一代清华的风格,比较质朴无华,但踏实与勤勉。不在于言辞灼灼,而在于桃李不言,下自成溪。在于扎扎实实的落实与执行,特别是始终如一的去做下去,这句话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鼓励我:行动,从现在开始。

感悟清华,学习清华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激励了清华学子,造就了数代英才。我在感慨、体会、反思之余,更重要的是要学习清华超前的思维、民主的管理、发展的眼光,向具有创造性的科研型管理者目标不断迈进。

思考1:“春秋代序、时光荏苒,概观人生之变,其心为主宰!”可见人的发展关键是自己,是内因。所以我们的改革应该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重点。纵观国内外教育改革主要有两种策略:一是通过提高教师能力和积极性来提高课堂质量;二是通过课堂模式的变革提高学生积极性而提高质量。我校的这种草根研究的“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正是通过课堂模式的变革而提高质量的新经验,也为一线教师提高质量以新的启迪。

思考2:关心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是学校对教师最大的福利。”什么样的管理能让每个教师的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事无巨细的工作安排可能会使老师的创新受限。我们选择的是建立一种开放组织,让每个人参与其中。我们激励教师参与课堂改革,帮助教师建立专业发展平台。我们没有把精力放在打造几个人的公开课上;而是让老师上好每一节常态课上;没有引导教师去攀比评优选先,而是注重老师的反思和改进能力;不是几个教师的成功,而是追求一批教师的成长。正是因为有了老师们人人参与的研究热情,课堂改革的大开放,教师专业素质的大提升,才有了即墨28中今天的高效课堂。

思考3:“行胜于言”不要等所有情况都完善之后,才动手去做,如果想等到万事俱备,那么我们只能永远地等下去,应该创造条件大胆创新才能创出符合本校实际的特色。

思考4:一所优秀的学校,就应该象孔子说他门生颜回一样“不迁怒、不贰过”。所有学校成员既要“慎独”,更要把自己的教训贡献出来,大家都避免重复再犯同样错误。学校应该形成不但贡献自己的“金点子”,更要贡献失误,这是我们已试行半年的即墨28中教育集团的4所学校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集团不是靠“规模”取胜,而是靠“包容、文化、责任”发展,靠“创新”取胜。

思考5:学校干部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理顺和协调各方面关系,创新、引领、开拓,凝心、凝睛、凝力,以求“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之效。作为领导,要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就要多一份耐心,因为教育创新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教育回归原点,在返璞归真的场景当中,重新感悟教育的真谛。作为校长应做到以下四点:一是“无欲则刚”。职位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一身正气,责在人先,利在人后,才能立世有威信,改革有底气,才能团结人,干好工作。二是“有容乃大”。厚德载物,宽容得众。心胸宽广,能记人之功,容人之过,能团结各种性格的人才,保护好、发挥好所有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爱心工作”。把所有的教职员工作为自己的兄弟姐妹,爱群、乐群、利群。热爱自己的集体,热爱自己的同事;把与同志们共事当作一种缘分,当作一种至高的乐趣。四是“激情创新”。大家都深知“一个不爱学习创新的校长,即使有自己的办学思想,也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因此我们要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充满激情,有成功的渴望。我们的激情感染教师,教师的激情感染学生,校长、教师、学生的激情融会在一起,校园才能充满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学校的事业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思考6:我们仅仅思考从今天走向明天,未免沾有功利主义色彩,思考从明天走向后天,才是战略眼光。学校工作是百年树人的工作,需要我们走一步想两步: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当我们用献身、求真、创新来对待每项工作,我们就会干好学校各项工作。社会在发展,教育事业在变革,学校制度更需完善,“等待不如从改变自己开始”,所以我们将继续努力,真正让即墨28中走出全省,享誉全国,真正让“和谐互助”这块初中教育的品牌更加亮丽。

  十天的清华学习很快结束了,总感觉到时间过得太快,非常留恋清华园那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宁静的生活状态及舒适的紫荆公寓,还想再看看朱自清先生描述的荷塘夜色,静静地体验荷塘的那份安静与祥和……这次培训,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拓展了思维,还悟出了很多新的道理,重新认识了生活,我的思想和追求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样的学习机会,对我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激励,这种激励产生的效果将是持久的、终身的。学习永无止境,我会把在清华的学习当作新的起点,坚定目标:勤学加修为,自信加知性,带着阳光心态,缔造完美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