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其铎《四五快读》印象

(2019-02-20 11:25:17)
分类: 评常见童书


杨其铎《四五快读》印象

第一次接触《四五快读》在十年前。那时我的第一个孩子一岁,想教她认字,便在网上搜到了它的影印本。不知什么原因,竟没有用它。我的第二个孩子到了必须识字的时候了,我第一个想到的又是这本书。我很奇怪,为什么第一想到这本书,是不是在为当时没有研读它而遗憾呢?于是我买了一套。

作者杨其铎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设计这套启蒙识字书的初衷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识字。这让我觉得这套书靠谱了。我为什么不先说人家是什么早慧儿童专家呢?在中国,专家的话不靠谱,地球人都知道。

首先,书中很多观点,我都想“怼”一下。“早读的孩子更易成功”“大量阅读对孩子如何好……”这些有共识的部分在书里被煽得过了点。识字早到还不会说话的孩子,过了。“早期大量阅读的孩子多优秀”过了。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最开始并不是靠文字,而是靠各种感观。如果过份地强调“早”,真的过了。再说,文字是抽象的东西,孩子认知的规律是先具体再抽象。一个还不满周岁,话都不会说的孩子,就开始识字,真的是鬼话!

“选用汉字与小学课本同步”。有必要同步吗?孩子的启蒙识字,私下认为应该同孩子的理解表达水平一致,有必要和应试教育捆在一起吗?看来又被应试教育加持了。

作者也提到了,在生字的选择时要注意先教孩子能理解的喜欢的具体的字,可是为什么又要和小学课本同步呢?在第一课里竟然出现了“太、上、下、中”等抽象字。我忽然想起10年前我为什么弃这套书不用,而自己动手现编的原因了。

“怼”完了,我想说我对这套书的总评是:除了上面的不满外,我对这套的印象非常之好!特别是“早期识字原则”作者列了14条,我就只挑我最受益的几条来说:“游戏识字”,这真是当过妈妈的人才知道,游戏模式是孩子最喜闻乐见的模式。“识字时,要密切注意孩子的眼神”,我虽然在教孩子的过程中注意到了这点,可是并没有把这一点上升到原则来重视,存在强灌现象。作者提醒得好,强灌不得,眼神散了要停,不可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时还继续教。“每次识字,在孩子兴趣最高时结束”,这个方式我也曾用过,不过,是无意用到的,真的效果好。看看人家,专家就是不一样,好的方式一定就提高到了原则高度!真是受教!这个方式可以用到我们平时对孩子的各种学习引导上。

之所以这套书让我十年不忘,是因为它的“字”—“组词”—“组句”—“成段成篇”并且在时效内重复的功夫做得非常细致而科学。很好地引导着幼儿生动地重复着汉字,比一般的死背硬记法科学了许多,并且作者提倡尽早进入阅读,让学汉字的意义体现出来,这些都是非常棒的观点。

这套书用在四五岁以上的孩子还是不错的。正如它的书名《四五快读》。我计算了一下,家长有心的话,一个月一本,半年左右就能让孩子进入简单童书自主阅读。没错,你的孩子如果满四岁了,现在开始学的话,一年以后,可以到读书班来借一二年级的孩子们读的故事看,不需要你帮忙,他自己就可以看懂了。

                                                              

                                                                   深圳 小书童读书班  佘绍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