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分类: 教育教学论文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丁淑贞
摘 要: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是基于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翻转。其教学流程的翻转能提高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分解知识内化的难度,高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升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交往合作能力。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作者以“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为例,从课前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组织、课后总结三个阶段论述翻转课堂真正内涵与本质,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用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中图分类号:G633.55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4]是通过将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和内化过程的颠倒来增强教学效果,教学环节主要有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的任务分工,具体教学流程如图1
图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图
1.1教师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师要科学的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使学生学习的任务方向明确,可操作性强。任务单的设计要注意任务的梯度及任务之间的关联性,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教师提供“安徽省2020年城镇体系规划各市人口规模数据表” [5](表1)等学习资料,结合课本内容和课堂教学流程设制“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的课前调查表和自主学习任务单(表2),发放给学生,供学生课前使用。
表1 安徽省2020年城镇体系规划各市市区人口规模数据表
城 市 |
合肥 |
芜湖 |
蚌埠 |
淮南 |
马鞍山 |
安庆 |
淮北 |
阜阳 |
滁州 |
六安 |
宿州 |
铜 陵
|
宣城 |
黄山 |
池州 |
亳州 |
2020年市区人口 /万 |
420 |
190 |
165 |
165 |
120 |
140 |
115 |
140 |
95 |
80 |
73 |
80 |
65 |
46 |
25 |
85 |
学习任务 |
学习要求 |
具体任务 |
|
任务1 明确学习目标 |
通过观看微视频和阅读教材内容,达成目标。 |
(1)用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来划分城市等级; (2)说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种类)及服务范围的差异逻辑关系; (3)分析城市等级提升的条件; (4)说明在一个地区,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分布与城市之间的距离逻辑关系,总结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
|
任务2 完成两大学习任务 |
城市的不同等级 |
观看微视频“城市的不同等级”,结合阅读教材P25-P26,完成任务。 |
(1)说出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和城市服务范围的划定。 (2)说出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城市的服务范围。 (3)按照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将表1中的城市按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分类。 (4)完成P25活动,总结城市等级、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
任务2 完成两大学习任务 |
城市的不同等级 |
观看微视频“城市的不同等级”,结合阅读教材P25-P26,完成任务。 |
(1)说出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和城市服务范围的划定。 (2)说出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城市的服务范围。 (3)按照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将表1中的城市按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分类。 (4)完成P25活动,总结城市等级、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
观看微视频“城市的不同等级”并结合阅读教材P26-P27和案例“上海市城市等级的变化”,完成任务。 |
(1)说明视频中的哪些条件促进城市等级的提升。 (2)上海城市等级提升的条件有哪些。 (3)还有哪些因素会促进城市等级的提升,列举案例。 |
||
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
观看微视频“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阅读教材P27-P28,完成任务。 |
(1)明确城市等级体系,中心地理论概念。 (2)夯实基础 ①完成P28读图思考。总结一个地区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和分布特点。 ②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最早提出,该理论能用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通过上面的学习,并结合图2.15,总结一下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同级别城市,其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的分布趋势情况;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与服务范围及与距离的关系;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特点。 (3)能力提升 阅读“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运用“中心地理论”评价其设置的合理性。 |
|
任务3 反思与收获 建议与困惑 |
(1)对照“达成目标”,自己反思总结。 (2)针对本节的主要内容,构建一个思维导图。 (3)对照“达成目标”,总结困惑或疑惑 |
课后总结阶段。在课堂教学阶段结束后,教师要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网络平台反馈给学生,防止再次出错。教师还要再次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测试结果反思翻转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为下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1.2学生学习过程设计
表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前调查统计结果
名称 |
距离/ km |
|
前往该地的频率 |
寻求的服务功能/% |
|||||||
购买日用消费品 |
购买高档商品 |
批发商品 |
看常见病 |
看大病 |
看疑难杂症 |
上小学、中学 |
上大学 |
||||
A县城 |
0 |
11.5 |
每周一两次 |
91.67 |
5.56 |
2.78 |
58.33 |
0 |
0 |
77.78 |
0 |
B地级市 |
62 |
140 |
两三个月一次 |
41.67 |
52.78 |
13.89 |
11.11 |
25 |
13.89 |
0 |
2.78 |
C地级市 |
108 |
25 |
|||||||||
D省会城市 |
175 |
420 |
每年一两次 |
13.89 |
41.67 |
2.78 |
5.56 |
33.33 |
25 |
2.78 |
25 |
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将学生的探究行为与所授知识密切结合,并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试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3]。同时还给学生提供课堂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翻转课堂的学习评价设计
传统课堂评价过分注重定量评价,强调结果性评价。翻转课堂教学评价[6]内容是在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个人、同学、教师和家长等;评价方式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使评价趋于科学化。
表4“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学习评价量表
评价阶段 |
评价项目 |
评定等级 |
个人评价 |
家长评价 |
同学评价 |
教师评价 |
||
A级 |
B级 |
C级 |
||||||
课前阶段 |
学习态度 |
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热情高,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
在家长和教师的督促下完成学习任务 |
学习情绪低落,学习信心不足,学习主动性差 |
|
|
— |
— |
学习达标情况 |
主动完成任务单中的3个任务,自主测试中成绩优异 |
完成任务单中的部分学习任务,在他人的协作下完成测试 |
未能有效完成任务单中的学习任务,自主测验不合格 |
|
|
— |
|
|
课前阶段 |
学习态度 |
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热情高,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
在家长和教师的督促下完成学习任务 |
学习情绪低落,学习信心不足,学习主动性差 |
|
|
— |
— |
学习达标情况 |
主动完成任务单中的3个任务,自主测试中成绩优异 |
完成任务单中的部分学习任务,在他人的协作下完成测试 |
未能有效完成任务单中的学习任务,自主测验不合格 |
|
|
— |
|
|
课中阶段 |
课堂参与情况 |
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并主动发表个人见解 |
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很少发表个人见解 |
被动参与合作学习,不愿发表个人见解 |
|
— |
|
|
思维发展情况 |
能清晰、明确、有条理的表达意见,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稍差 |
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阐述缺乏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
|
— |
|
|
|
合作交流品质 |
认真倾听,相互尊重,主动交流,协助完成学习任务 |
参与互动,但主动性较差 |
不主动参与合作,互动时说闲话,注意力不集中 |
|
— |
|
|
|
课后阶段 |
总结反思态度 |
能主动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并制定下阶段学习计划 |
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学习总结,缺乏主动性 |
很少去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出现应付现象 |
|
|
— |
|
教师寄语
|
|
|||||||
学生反思 |
|
注:表中“—”代表该评价者不参与该项评价
3结束语
参考文献:
[1]钟晓流, 宋述强, 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
[2]何朝阳, 欧玉芳, 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2) : 148-15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地理必修2[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陈怡,赵呈领.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技术[J].现代教育技术,2014, 24(2): 49-54.
[5]安徽日报.《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EB/OL]. (2014-08-19)[2016-06-20]. http://epaper.anhuinews.com/html/ahrb/20140819/article_3136747.shtml.
[6]董满超, 黄莉敏. 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初探[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 37(23):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