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学习——明确课堂教学重难点的依据
(2017-07-21 17:33:31)分类: 书籍、学习与心得 |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教学中重点突出,难点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总体思路,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一、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为了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是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是知识网络中的联结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等,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它的确定不能多而杂,面面俱到。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内容:一是向学生传授的主要的、重点知识;二是对学生掌握基本技能起基础和桥梁作用的内容;三是整个教材中应用频率高、与前后章节联系密切的内容。教学过程中要恰当地处理教材,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就能事半功倍,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感到难理解或难接受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这些教学内容,或是比较抽象,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远,不易被学生理解;或是过程比较复杂,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或是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知识的储备而难接受;还有的内容本质属性比较隐蔽,或体现了新观点和新方法,或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呈现较大的差距等等都会成为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难点主要受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的制约。因此,教师确定教学难点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第一,教师备课时的难点,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第二,通过指导学生预习,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难点;第三,可以借鉴过去的教学经验确定教学难点。教学中,教师找准难点,又能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就会扫除学生理解教材的障碍和绊脚石。
教学难点具有暂时性和相对性。难点内容一旦经过教学被学生理解和解决了,难点就不复存在了,这就是难点的暂时性。 同一知识与方法对一些学生可能是难点,而对另一些学生如重点中学的学生就可能不是难点,这就是难点的相对性。突破难点,关键在于对造成难点的原因进行分析, 原因找准了, 对症下药就不难了。
三、重点和难点的关系
重点是教学内容在整个内容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的关键环节;难点是教学中就接受、理解的难易程度而言的。由此,教学重点主要是针对教材,而教学难点的对象主要是学生,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言的。重点和难点是辩证的统一,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又不完全相同。有时教学难点即重点,有时则不然。对于非重点的难点,要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有些难点如果不解决,不影响学生对重点的掌握,这样的难点可以绕过去,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有些难点如果不解决则直接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这样的难点一定要突破。
四、明确课堂教学重难点的依据
1、紧扣课程标准,吃透教材
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阅读教师用书,查阅辅导资料,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明确教学重难点。这样的教学就会明晰,不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状况,学生的学习方向也不会发生偏离。
2、分析学情。
3、明确目标导向。
教学目标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这三个目标统筹起来,做到让学生在过程和方法中掌握知识和能力,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的重难点是教学目标的细化过程,是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的。教学目标的制定直接关系到教学的重难点的形成和解决过程,教学重难点解决了,教学目标也随之相应实现。因此,三维目标对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 实施起着标准和规范的指导性作用。